• 为全面提高煤炭工科高校教材质量而努力

    金学林

    <正> 教材建设是办好高等学校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现就如何抓好这项工作谈几点看法。 一、回顾与形势 粉碎“四人帮”以后,随着国家对教育、科技的重视,以及有关政策的恢复与落实,总公司教育局采取了许多积极的措施推动煤炭系统各个院校教材的建设。十多年来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77—1980年。这一阶段教材建设工作处于恢复、整顿之中,主要解决“有”、“无”问题。第二阶段是1981—1985年。这一阶段主要是调整机构、充实队伍、填平补齐,在可能的情况下提高教材质量。第三阶段是1986—1990年。在这个阶段中制定了1986—1990年度,即“七五”教材选题规划。在教材质量的提高上下了一番功夫。

    1991年04期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1k]
  • 高等教育运行机制研究简论

    王端庆

    <正> 国家教委在《中国教育发展和改革纲要(草案)》中关于教育体制改革问题提出:在今后一段时间内,随着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科技体制改革的深化,要采取综合配套、分步推进的方针,逐步改革办学体制、管理体制和中等及中等以上专业教育的运行机制。在改革高等教育的管理体制方面指出:政府通过法规、计划、拨款、组织评估等手段和人才劳务市场的调节作用,引导学校建立自我约束机制。因为教育改革是对于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探索过程,迫切需要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的积累。所以要加强教育改革的理论研究和综合试验。开展高等教育运行机制的研究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课题。

    1991年04期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3k]
  • 关于高等教育规划制定原则的探讨

    顾军

    <正> 普通高等教育规划,是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前景的蓝图,是对未来确定时期内高等教育的部署与安排,体现了高等教育的发展战略。 普通高等教育规划,在高等学校管理中占据重要地位并发挥核心作用。它是高校管理的可靠依据,也为检查评估高校工作提供了重要准则。高等教育担负着培养各类专门人才的重任,其专门人才的培养必须与国家经济、社会、科技发展的需求密切配合。由于我国普通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渠道和层次是多方面的,过去缺乏科学的宏观与微观规划,从而出现了人才培养的盲目性。普通高等教育规划是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经政府批准后,具有法律效用,因此它的制定是一项严肃而极为重要的工作。本文主要就普通高等教育规划制定的原则作一探讨。

    1991年04期 9-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5k]
  • 略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陈勇

    <正>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这是新时期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所包含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内容,所提出的一个非常明确的要求。教育为什么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又怎样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对这些问题,我们应当弄清楚。这是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深化教育改革,办好社会主义大学的一个基本前提。

    1991年04期 1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8k]
  • 关于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的思考

    周丕创,周长春

    <正> 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的新发展,是现代大生产的要求,是现代大生产、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生产劳动和现代教育相互关系的一种表现和反映,是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在高等教育中的体现。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对提高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和经济效益的作用,在认识上是一致的。从理论上分析“三结合”的必要性及其积极意义也是没有原则分歧的。这些道理讲起来都是比较容易的,但要真正结合实际情况,把这些道理变成实际行动就很不容易了。近几年,在政府和各高校的共同努力下,“三结合”取得了一些进展和成绩,但总的来说是困难重重,原因何在?笔者试图作点分析,并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以利其健康发展。

    1991年04期 16-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3k]
  • 中国矿业大学董事会召开1991年年会

    <正> 中国矿业大学董事会于1991年10月15日至17日在中国矿业大学召开了1991年年会。参加会议的有30多个董事单位的43名董事及董事代表。中国统配煤矿总公司副总经理范维唐和教育局副局长辛镜敏出席了会议并讲了话。 董事会秘书长沈通生同志向董事及董事代表作了董事会年度工作报告。与会同志在讨论会上积极发言,一致称赞沈通生秘书长所作的工作报告,肯定了董事会一年来所取得的成绩,使学校与厂矿密切合作,双方受益,做到了互惠互利。

    1991年04期 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 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的现状分析和对策建议

    张鸣皋,俞新民

    <正>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党中央作出了关于经济、科技、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以来,高等学校在各个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根据党和国家提出的“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依靠教育”的要求,高等学校与社会各界,与生产企业之间的联系也日益密切。当前各种类型、各种层次通过各种渠道建立的教学、科研、生产联合体的不断涌现,正在改变着我国传统和封闭的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正更好地向着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的方向发展,同时也使高校科技较好地转向了为经济建设服务的轨道,促进了高校教育、科研的发展。

    1991年04期 20-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6k]
  • 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回顾与展望

    李进尧

    <正>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中对教育方针的完整表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是教育的目的和方向,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教育的方法和途径,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教育的规格和结果。教育的目的、方法、结果,三者有机统一,不可分割。目的制约方法和结果,方法服务于目的,结果体现目的。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表明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在当今资本主义制度与社会主义制度并存的条件下,在国际垄断资产阶级实行和平演变战略的条件下,明确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即明确教育的阶级性,是十分重要的,本文在此不作进一步的论述。教育的方法和途径,是联系教育目的和结果的中介与桥梁,它决定着目的的实现程度、人才培养规格质量的高低,也是十分重要的。本文着重讨论这一问题。

    1991年04期 2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1k]
  • 教育的劳动性质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关于教育方针的思考

    吴松元,余咏梅

    <正>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说的一个基本原理,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一贯的指导方针。无论在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都已经并将继续为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人类社会的进步以巨大的作用。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作为我国教育工作指导方针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无可非议的,问题是对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正确理解。综观我国历次的教育方针的内容,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对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理解也不同,或者是教育为工农服务、教育为经济建设服

    1991年04期 27-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4k]
  • 全国煤炭高校学生管理教育研究会成立大会在京召开

    王增国

    <正> 全国煤炭高校学生管理教育研究会成立大会,于11月13日至16日在北京煤炭管理干部学院燕郊分院召开。50多人参加了大会,团中央学校部部长袁纯清、总公司教育局高教处处长冯克庄出席了大会。 大会期间,与会同志听取了大会筹备组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管理教育研究会章程,选举产生了研究会的领导机构。团中央学校部部长袁纯清、煤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罗承选、北京煤干院分院党委副书记唐广枫分别在大会上做了专题报告。大会还进行了论文

    1991年04期 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 关于当前大学生中深层次思想问题的几点思考

    范振杰,李学曾

    <正> 当前大学生中深层次的思想问题到底有哪些?它的核心是什么问题?几年来不少同志对此做过种种调查和分析研究,在一些会议上阐述过自己的看法,也有见诸于报刊的。我们认为当前大学生中深层次的思想问题,可以说主要集中在互相紧密联系而分出层次的三个问题上,这就是:第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前途和命运;第二,中国的社会主义前途和命运;第三,个人的前途和命运。而这三个问题的核心,可以说就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谁优谁劣,谁胜谁负的问题。

    1991年04期 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3k]
  • 我院切实加强青年教师工作的基本做法

    <正> 我院把加强青年教师工作当作一项战略任务,宏观决策,微观指导,常抓不懈。平时特别注意对青年教师在政治上严格要求,思想上正面引导,业务上培养提高,工作上放手使用,生活上关心爱护。有效地促进了青年教师的健康成长。 一、加强领导,齐抓共管 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建立、健全有效的工作体制,切实加强领导,动员各方面齐抓共管,才能卓有成效。院党政领导把青年教师工作列入议事日程,明确分工,密切配合,各有侧重地抓好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业务培养提高、优化工作环境、改善生活条件等方面的工作。确定落实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有关方面工作的牵头单位,思想政治教育由院党委宣

    1991年04期 35-37+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9k]
  • 关于加强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几点体会

    <正> 高等学校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摇篮,也是国内外敌对势力争夺青年一代的前沿阵地。师资队伍建设问题,是关系到办学的社会主义方向的重要问题。特别是当前,各高校普遍存在着教师队伍年龄断层问题,也存在着业务水平、思想素质的断层问题。加强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关系高等学校能否正确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为祖国四化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1991年04期 38-40+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6k]
  • 关于煤炭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若干思考

    邹放鸣,邱慎耕,王增国

    <正> 煤炭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如何,关系到我国煤炭事业的长远发展。正确了解和把握煤炭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对于改进和加强煤炭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对各种社会思潮最为敏感,历来是社会政治气候的晴雨表。我们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把握,既要抓住他们思想发展过程中的内部矛盾,也要分析引起他们思想变化的社会原因。

    1991年04期 4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9k]
  • 当前大学生共产主义信念分析与思考

    赵建岭

    <正> 为了更好地摸清大学生关于共产主义理想的思想状况,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理想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前不久,我们对低年级部分同学(100人)采用问卷与座谈相结合的形式就此进行了一次调查。现将这一调查的结果分析如下: 一、基本状况 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对共产主义理想的认识存在以下几种情况: 1、有49.44%的学生对实现共产主义充满信心,认为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阶段,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她的实现是由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他们表示愿为共产主义的实现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1991年04期 46-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k]
  • 对管理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的再认识

    巩维才,周德群

    <正> 近几年,管理工程教育的形势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管理专业由“热门专业”逐渐降温,毕业生分配出现暂时的“疲软”。如何正确看待这一现象,我们认为除了专业管理上的失控、企业行为的非规范化等环境因素外,与管理工程教育本身的不适应也密切相关。国家教委组织的有关调查表明,管理专业毕业生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暴露出不适应现场、甚至脱离实际等问题,主要体现在:1、现场实际动手能力明显不足;2、工程技术知识了解甚少;3、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欠缺;4、思想政治素质亟须加强。

    1991年04期 49-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k]
  • 对改革高等工科院校数学教学的几点看法

    孙志江,邱宜坪,王学谦

    <正> 根据多年从事高等工科院校数学课教学工作的体会和对多届毕业生的跟踪调查,我们谈谈对高等工科院校数学教学改革的看法。 高等工科院校数学教学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要进行改革,首先必须搞清我们高等工科院校数学教学的目的究竟是什么。我们现行的教学大纲中规定:“数学教学的目的是为将来专业学习和研究打下必要的数学基础”。但对“必要的数学基础”的理解是各不相同的。我们认为:所学的具体数学知识当然是基础,但最重要的是通过具体数学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们学会“数学的思考”,或者说在一定程度上学会数学的思想

    1991年04期 5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6k]
  • 精读课预习之管见

    杨传普

    <正>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指出,理工科院校英语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有较强的阅读能力。为实现这一目的,《大学英语》系列教材,尤其是《大学核心英语读写教程》在教材内容设置上都注重了阅读这一能力的训练。然而由于学生缺乏一个与教材这一初衷相一致、相配套的预习方法,致使编者好心编辑的阅读文章和阅读训练难以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人们普遍认为,阅读训练要当堂发阅读资料,当堂测试和核对答案,然后当堂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讲解阅读技巧,无疑,这种训练是富有成效的。

    1991年04期 55-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 利用录像手段 提高教学质量

    张士强,崔凤英

    <正> 高等学校要培养出高质量的专门人才,关键在于教学质量的管理。而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质量和人才的培养质量。因此如何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是教学管理工作的中心问题。近几年来,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我院开展了课程建设、课堂教学质量测评、课堂教学录像以及建立教学巡视员制度等一系列工作。通过这些工作的开展,有力地促进了我院教学质量的提高。下面就开展课堂教学录像工作谈几点认识和体会。

    1991年04期 57-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 根据学生特点 调动学生军训的积极性

    黄益平

    <正> 高等学校学生实施军事训练,是改革教育内容,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其德、智、体全面发展,培养“四有”人才的重要措施;是学生履行兵役义务,接受国防教育的基本形式。按照兵役法的规定和国家教委、总参、总政的要求,自1985年以来,我校先后对七届近八千名学生进行了军事训练,作了一些有益的尝试,积累了一些有益的经验。据此,本文就如何根据学生的特点,调动学生军训的积极性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1991年04期 59-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4k]
  • 全国煤炭院校《构造地质学》研究会第五届年会在西安召开

    谢仁海

    <正> 全国煤炭院校《构造地质学》研究会第五届年会于1991年10月5日至9日在西安召开。 会议进行了学术、教学经验交流和野外地质考察。地矿部构造地质学课程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地质大学朱志澄教授到会作了专题报告,并亲临野外指导地质考察。与会代表还拜访了我国地学界前辈、著名大地构造学家、地壳波浪状镶嵌构造理论的创始人、西安地质学院名誉院长张伯声教授,张老的接见和勉励使代表们受到很大的鼓舞。

    1991年04期 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 一九九一年煤炭教育顾问团高教分团年会综述

    王洁

    <正> 一九九一年十月十日至二十日,煤炭教育顾问团高教分团在福建武夷山市召开了第二届顾问团的最后一次年会。顾问及来宾共25人在一起总结了经验、探讨了煤炭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如何进一步改革的一些建议。

    1991年04期 62-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k]
  • 煤炭工科院校“八五”教材建设工作会议在徐州召开

    <正> 煤炭工科院校“八五”教材建设工作会议于1991年10月6日至9日在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召开。中国统配煤矿总公司教育局副局长辛镜敏、金学林和煤炭工业出版社副社长孙旭东出席了会议。 会议向与会同志传达了全国普通高等教育“八五”期间教材建设规划纲要等有关文件,并组织了学习和讨论。

    1991年04期 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 煤炭工业的三大使命

    汤德全

    <正> 煤炭工业的三大使命是发展生产、技术进步和培养人才。煤炭生产的发展,虽然困难很大,基本上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七五”时期,煤炭生产依靠科技进步,取得了较大成就。主要经济指标如下: 1985年 1990年 增长或下降率 原煤总产量 873Mt 1080Mt +207Mt(+23.7%) 统配机械化程度 采机化 44.98% 65.10% (+44.73%) 综机化 22.46% 35.47% (+57.92%) 全员效率 0.939t/工 1.271t/工 +0.278t/工(+29.6%) 物资消耗 万吨坑木消耗 62.7方 43.71方 -23.94方(-38.l%) (89年) 万吨炸药消耗 2989Kg 2530Kg -459Kg(-15.36%) (89年)

    1991年04期 65-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k]
  • 关于青年知识分子参加社会实践的思考

    王学文

    <正>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生产力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是人才。青年知识分子能否成为栋梁之才,将关系到祖国的前途和命运,为此,社会十分关注青年知识分子的成长。积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的经验,青年知识分子要想成为人才,必须走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 一、青年知识分子成才必须参加社会实践的理论依据 自十九世纪中叶,无产阶级以独立的力量登上世界政治舞台以来,在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不断探索培养自己接班人的规律和经验,其中对青年知识分子成才,必须参加社会实践的理论概括就是其中之一,它已成为青年知识分子成才要参加社会实践的理论依据。

    1991年04期 68-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1k]
  • 试论工科大学生工程意识的培养

    王玉芬

    <正> 高等工科院校是培养现代工程师的摇篮。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现代工程的的综合性、多样性及复杂性,要求高等工科院校培养的人才不仅要有较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宽广的知识面,较强的动手能力,而且要具有工程意识,即要求知识、技能和个人品质的统一。一个工科大学生,即使他是一个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但如果他的工程意识淡漠,学工没有从工的思想准备,很难想象他会在生产第一线做好工作。因此,高等工科院校要重视工科大学生工程意识的培养。

    1991年04期 7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5k]
  • 煤炭工业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在北京成立

    1991年04期 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 全国省级高教研究期刊负责人第三次联席会纪要

    <正> 由《广西高教研究》编辑部承办的全国省(市、区、部)级高教研究期刊负责人第三次联席会议已于7月2日至5日在桂林市召开。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讨论如何提高省级高教研究期刊的质量问题。出席会议的有(按报到的先后为序):《轻工高教研究》、《河北高教》、《煤炭高等教育》、《浙江高教研究》、《冶金高教研究》、《辽宁高教研究》、《吉林高教研究》、《湖北高教研究》、《江西高教研究》、《有色金属高教研究》、《江苏高教》、《航海教育研究》、《林业高教研究》、《陕西高教研究》、《黑龙江高教研究》、《航空教育》、《云南高教研究》、《福建高教研究》、《厦门大学高教研究》、《哈尔滨船舶学院高教研究》、《高教新探》(安徽高师学会和师大)、《机械工业高教研究》、《河南高教》、《中医教育》、《甘肃高教研究》、《上海高教研究》、《电子高等教育》、《中国林业教育》、《广西高教研究》等期刊负责人,以及广西部分高校高教研究室负责人,共55人。

    1991年04期 75-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k]
  • 全国高等工程教育第一次学术讨论会在成都召开

    <正> 中国高等工程教育研究会于1991年11月7日至11日在成市都电子科技大学召开了全国高等工程教育第一次学术讨论会。本次学术讨论会的中心议题为:1、正确、全面理解党的教育方针;2、交流贯彻教育方针的经验。出席会议的有学校、企业和政府部门的代表共165人,向会议提交的论文共有126篇。 中国高等工程教育研究会理事长王冀生司长在开幕式上作了重要讲话,并在闭幕式上对这次学术讨论会进行了总结。

    1991年04期 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 中国煤炭教育协会在北京成立

    <正> 中国煤炭教育协会于1991年11月15日在北京成立。该会宗旨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遵循“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思想,团结从事煤炭教育事业的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进行教育理论和实际问题的研究,为发展煤炭教育事业服务。 该会下设煤炭普通高等教育、职工教育、职业教育等专业学会。 中国煤炭教育协会第一届理事会由125名理事组成。理事长、秘书长、常务理事、理事名单如下:

    1991年04期 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