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期刊简介
  • 文章查询
  • 期刊动态
  • 投稿指南
  • 荣誉纪事
  • 网上订阅
  • 联系我们
 

稿件处理系统

更多>>

文章检索

更多>>

过刊浏览下载排名浏览排名

编辑园地

更多>>
  • 编辑部声明
  • 稿件授权协议

作者园地

更多>>
  • 《煤炭高等教育》2025年征稿简则
  • 《煤炭高等教育》2025年参考文献著录格式及示例
  • 《煤炭高等教育》作者操作步骤图解

访问统计

访问量:145339

2005年06期目次

  • 构建“大采矿”学科体系 培养优秀能源科技人才

    罗承选;

    中国矿业大学在近年来的改革发展中保持了固有的学科传统,构建了“大采矿”学科体系。实践证明,“大采矿”学科体系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有效地促进了学科的融合与交叉,促进了学校管理体制的创新,突出了学生创新精神、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

    2005年06期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 学术性:大学组织活动的基本逻辑

    马廷奇;

    大学从产生至今,其规模愈益扩大,结构与功能愈益复杂,但学术性作为大学组织活动的基本逻辑没有改变。笔者从大学组织活动的主题、主体以及制度根基等方面论证了“大学组织活动的学术性逻辑”的历史和现实合理性,从而为我国大学改革与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

    2005年06期 4-6+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 静思与大智慧

    王长乐;

    研究生学习的方式,应该是书本理论知识与个人生活经验及人生感悟融会贯通的研究性、探索性学习方式。学生不仅要善于进行接受性学习和发现性学习,而且要修养宁神静思、探究未知、反省辨难的学习方法。有了蔡元培先生在欧洲游学期间的静思,才有了“新北大”建设的思想和理论基础。静思是学生修养大学问、大智慧、大境界必须具备的方法和习惯。

    2005年06期 7-8+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 高等教育学学科发展的跨学科研究

    冯用军;秦国柱;

    跨学科研究这个术语在我国高等教育科学研究中出现得比较晚,但类似的研究方法实际上很久之前就有所运用。回顾高等教育学跨学科研究发展历程和方法,正视高等教育学跨学科研究的现状和问题,以此来推进高等教育学学科的发展和跨学科研究的深入。

    2005年06期 9-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 反思与建构:析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观

    徐放;陈欣;

    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内核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最终目的在于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高等教育作为社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人才培养的专门机构,也必然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依据科学发展观的理论观点,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质量、结构、效益需要协调发展;高等教育不能完全按照产业的运行规律去发展,而是必须遵循其特殊的教育规律;高等教育类型结构需要整合和科学的分类发展;高校内部改革需要以人本、创新、全面和协调为原则。

    2005年06期 1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 高等教育“国际化视野、本土化运作”的策略分析

    沈慧;高文莹;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加强,高等教育担负着培养未来一代的全球观的历史使命将更加艰巨,高等教育国际化已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在国际化时代,我国高等教育既要有国际眼光、国际理念作指导,更要立足于本土的实际运作,坚持“国际化视野、本土化运作”的原则。在本土化运作中,我们要注重比较优势,坚持“引进来,走出去”,把我国高等教育引向国际舞台中心。

    2005年06期 17-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 关于深化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几点思考

    夏广忠;王永林;

    对目前我国的硕士生招生制度的基本状况及其研究生招生制度存在的弊端和不足进行了分析,并通过与美、加等国研究生招生制度的对比分析,对深化我国研究生缺席的改革提出了几点思考和建议。

    2005年06期 20-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 浅析教育目的的两种属性

    施咏清;

    教育目的研究,是教育研究的理论起点,应该重视其应然性和实然性两重属性。在科教兴国的时代背景下,应该正确理解我国的教育目的,准确贯彻它,使实然教育目的符合应然教育目的的要求,实现实然教育目的向应然教育目的的转变。

    2005年06期 23-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 从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谈大学生自愿性失业

    贺慧;

    从我国目前提供的就业岗位数量来看,大学生还是有较大的就业空间,但事实是有很大比例的大学生宁愿选择暂时失业也不去这些岗位就业。这一现象是与我国特殊的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密切相关的。必须打破目前的这种劳动力市场分割状态,对大学生就业市场进行调控。

    2005年06期 25-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 公立高校巨额信贷的风险与对策——产权的视角

    姜传松;

    在高等教育大扩张的背景下,产权问题的突出和产权矛盾的激化,导致了公立高校巨额信贷现象的产生。公立高校巨额信贷所滋生的问题,给处于矛盾中心的高校、银行和政府带来了潜在的隐患和现实的风险。文章从产权的视角,分析公立高校巨额信贷风险产生的根源,并以明晰产权为切入点,寻求化解信贷风险的有效途径。

    2005年06期 28-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 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批判性思维教育的思考

    李华;

    为了培养具有民主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时代新人,我国高等学校必须认识到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技能和品质的必要性,并在培养目标、内容和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

    2005年06期 3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 对高校收费标准和依据的质疑

    谢亚兰;

    收费制度改革后,学生及其家庭所承担的费用比重增幅显著。但是各地区高校收费标准相差甚大,那么,昂贵的收费标准的依据是什么?依据是否合理呢?通过综合各种收费标准及其依据之说,在对现实情况的考察、分析的基础上,从理论上对高校收费标准和依据提出质疑。

    2005年06期 34-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9K]
  • 论创新型大学三大特质

    李慈章;肖云龙;

    创新型大学是时代呼唤的产物。它是一种建立在创新基础上的新的大学组织形式,是研究型大学的延伸和进一步的新发展。表现为:创新团队——创新型大学的组织结构特质;科技经济一体化——创新型大学的体制创新;自主创新和自主创业——创新型大学的行为特质三大特质独具特色。

    2005年06期 38-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 我国独立学院办学模式的重构

    胥秋;

    解析独立学院的内涵,指出独立学院目前所存在的优势和不足,在此基础上重构独立学院的筹资模式、师资模式、专业模式、育人模式、管理模式,为解决独立学院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2005年06期 40-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 我国国有民办二级学院的模糊产权问题探析

    沈璐;田恩舜;

    当前我国国有民办二级学院存在着产权不清的状况,这在某种程度上最终会束缚二级学院的发展。为此,从产权经济学的视角,对国有民办二级学院的产权结构和发展环境展开分析,提出了模糊产权是其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但又是其在未来教育市场完善后发展的主要障碍。

    2005年06期 4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 质的研究方法与比较教育研究

    吴剑丽;

    建立在后实证主义、批判主义、建构主义三种范式基础之上的质的研究方法在比较教育研究中日渐显其重要地位。比较教育研究方法的发展走过了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单一到多样化再到多样化统一、从感性到理性的演变过程,质的研究使比较教育研究趋向理性的多元整合。

    2005年06期 46-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 加拿大高等教育国际化政策及评析

    陈芳;

    简要介绍了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过程中,为确保加拿大在国际上的优势地位,加拿大政府和高校采取的一系列政策,并分析了其产生的积极和消极效果,以期为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提供决策参考。

    2005年06期 49-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 内地与香港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比较研究

    刘兴国;

    世界各国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道路是多样的,通过比较我们发现:内地与香港的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显著的特点就是两地的大众化都是属于“后发国家”类型,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短短的几年就使高等教育的入学率达到大众化的要求。在推动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原因中,政治因素的决定性作用也是两地大众化区别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共同特征。

    2005年06期 5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 高等学校开放式办学的外部支撑体系探析

    许臣;

    高等学校在开放的市场体系条件下进行办学,必须在加强内部管理的同时,挖掘丰富的外部资源,拓宽办学渠道,构建外部支撑体系。本文从高等学校开放式办学模式出发,通过对高校事业发展的基本动力的分析,探讨了在新的形势下构建高校事业发展的外部支撑体系的必要性、可行性及相关问题。

    2005年06期 56-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 关于高校新校区管理模式的探讨与思考

    石磊;陈华;

    多校区办学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必然现象。如何有效地管理多校区,是众多新校区管理者面临的一个课题。在纵观国外高校校区管理模式和调查国内高校新校区管理模式的基础上进行了概括分析,从而给正在新建校区或将要建新校区的管理者一定的提示。

    2005年06期 59-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 高校学生评教中冲突的类型、成因及对策分析

    丁福兴;

    在高校学生评教活动中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冲突与张力。根据冲突的内容,可将其分为认知性冲突、利益性冲突和感情性冲突三类。高校学生评教冲突的产生有结构性、认识性和组织性原因,它既可能发挥建设性作用,也可能产生破坏性影响。管理者应努力将潜在的破坏性冲突转化为现实的建设性冲突,使其成为改进学生评教工作的内在动力。

    2005年06期 62-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 两种教学管理制度——学分制与学年制比较研究

    李红英;

    学分制是符合现代教育理念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顺应历史的发展潮流。然而在其实施的过程中还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本文试从学年制与学分制的比较之中看目前我国学分制的实施。

    2005年06期 65-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 推动财务管理体制多元化 促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

    乔艳茹;祁慧勇;

    财务管理体制改革是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关键内容之一。高等学校的财务管理,具有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类型繁多等特点,传统财务管理体制难以适应后勤社会化改革要求。为推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高校财务管理体制必须走多元化之路。

    2005年06期 68-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 新时期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赵建岭;殷祥超;

    人才队伍建设已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对于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和竞争日趋激烈的高等教育来说,师资队伍状况如何,已成为衡量一所高校办学水平的第一要素。中国矿业大学理学院自建院开始,几任党政班子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拓宽思路,创新机制,制订多项优惠措施,出台多种倾斜政策,采取多种办法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内稳外引”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探索和形成了新形势下师资队伍建设的新机制、新模式。

    2005年06期 70-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 困境与出路:高校管理干部队伍建设之我见

    何宏成;

    高等教育改革对高校管理干部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设一支高水平的、稳定的管理干部队伍不仅是办好高等学校的基本条件之一,而且直接影响着高校的办学方向和办学水平。笔者通过对目前我国高等学校管理干部队伍现状的分析,提出了高校管理干部队伍建设的一些思路。

    2005年06期 73-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 试析教师师德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梁静;闫晓娟;

    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素质,首先要全面提高高校教师的素质。高校教师素质的核心是师德。教师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人格,对大学生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凝聚力和示范作用。提高高等院校教师的师德修养,充分发挥师德素质在教学中的作用,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2005年06期 75-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 推进信息化工程 建设数字化校园

    杨庚宇;邢红宇;

    在推进教育信息化工程背景下,文章探索了建设数字化校园的目标、内涵及其相关措施。强调以信息化推动教学现代化,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加强网上教学建设、数字化图书馆建设以及信息化工程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为培养高素质人才队伍奠定基础。

    2005年06期 77-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 高校和谐校园构建初探

    胡继民;

    和谐校园内涵体现为:它是一种以协调发展为核心的教育模式,是学校教育中各子系统及各要素之间的协调有序运转状态,是以校园为纽带,各种教育要素的全面、自由、协调、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谐发展的所形成的教育合力,是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为宗旨的良性整体效应。因此,构建和谐校园要从以上内涵出发。

    2005年06期 79-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 关于构建和谐校园的思考

    樊建武;

    努力构建和谐校园是当前高校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任务。和谐校园是充满发展活力的校园,是促进公平和正义的校园,是有序的校园、安定的校园。当前要构建和谐校园一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协调好发展要素间的关系;二要坚持以人为本,正确处理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三要坚持育人为本,培育先进的校园文化;四是坚持依法治校,完善构建和谐校园的长效机制。

    2005年06期 82-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 专业教育·就业培训·创业指导——高校在大学生就业方面的定位

    刘志坚;

    高校扩招以后,大学毕业生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大学生就业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对高校而言,大学生就业的关键首先在于定位准确,并通过专业教育、就业培训、创业指导等,为学生未来从事的职业及其人生走向奠定基础。

    2005年06期 85-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 基于知识创造的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综合素质提高

    甘大力;

    从野中郁次郎的SEC I知识创新模型出发,阐明知识转换的一般规律在学校的工商管理专业教育中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强调了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要处理好业务素质和综合素质的关系、学习和创新的关系,提出了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培养目标和教学模式的改革建议。

    2005年06期 87-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 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梁爱莉;

    时代对土木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更高的要求,即要培养“厚基础、宽口径”的人才,文章根据市场经济对土木工程专业人才的要求,对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论述,同时对土木工程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模式、课程体系设置、教学内容等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2005年06期 90-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 塑造健全人格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切入点

    黄平;

    在新的形势下,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是高校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切入点,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必然要求。笔者从大学生健全人格塑造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大学生健全人格的构成;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基本途径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2005年06期 92-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 民办高校德育工作的方法与途径

    杨超;

    近年来迅速发展的民办高校大多将精力投放在学校办学规模的扩张上,普遍忽略学生的德育工作,主要表现:对德育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应有的德育机构和德育制度、缺乏有针对性的德育工作措施。宿迁学院自建校始就注重和加强学生的德育工作,并根据民办高校的特点,创新了民办高校加强德育工作的方法与途径。

    2005年06期 95-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 湖南古代书院的学术研究与当代湖南高校的学科建设

    张芊;胡弼成;

    湖湘文化是湖南古代书院学术研究的精神实质。湖南古代书院在长期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蕴育了一系列学术研究精神。学术研究与教育教学紧密联系;著书立说,刊印发行;自由讲会、门户开放;师生互相砥砺,关系融洽;博学多思,存疑多问;经世致用,力行践履等,都是湖南古代书院的学术研究特征。这些特征启示当代湖南高校,在学科建设中必须明确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关系,科学定位教学与科研,使其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加强学术带头人建设,塑造大学名师;打破学术壁垒,加强学术交流、促进学术发展;灵活设置课程,大胆创新,加强学科资源建设。

    2005年06期 97-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 区域高校专科(高职)教育市场导向与专业发展指向分析

    管士亮;

    就业渠道吸纳力与吸引力的矛盾是造成专科(高职)毕业生就业率低的主要原因,就高校和毕业生自身来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有下列三种可选择的途径:根据市场导向,适时调整专科教育专业培养方向;改变以知识架构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以能力为本位的能力培养体系;注重职业生涯规划,改变精英意识心理预期,切实提高就业能力。

    2005年06期 101-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 从语义分析和文化内涵的角度探讨英语词汇学习

    李灏;

    从语义分析和文化内涵的角度出发,阐述如何帮助学习者理解词汇在不同的文化语境中的含义。并提出了在学习、记忆新词的同时,还要学习该词汇的文化内涵的观点,以便日后能准确运用词汇。

    2005年06期 104-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 以毕业论文为导向培养英语专业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吴格非;

    探索和实践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的新模式方面,必须重视本科毕业论文的教学与指导。就英语专业而言,强化毕业论文在英语专业本科教学中的地位,以毕业论文为导向,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大学生的独立思考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能力,是实施英语专业研究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必要和重要举措之一。

    2005年06期 107-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 隐喻与外语教学

    陆裕婷;

    隐喻是语言的一种普遍现象,是语言与文化联系最紧密的部分,是词义转移最常见的手段之一。隐喻的这些研究成果对外语教学产生了很大的启示作用,如隐喻与外语思维能力、隐喻与文化教学、隐喻与词汇教学等。因此,隐喻是提高外语教学质量的新途径。

    2005年06期 110-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 英汉句式的特点对比与英语学习

    孟丽;

    英汉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语言,两者无论在句法、词法还是在语义上都有极大的区别。英语的句子结构与汉语作比较较为突出的特点是:语序的灵活性、句子结构的紧凑性、句子的“后重”性。分析这些英语句子的特征内涵,有助于使学生从宏观上对英语语言的结构与特点有总体把握。

    2005年06期 112-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 融入社会 聚焦市场——关于“电脑绘画”课程的教学模式探析

    田晓冬;刘影;

    电脑绘画给广大美术爱好者和专业美术设计人员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绘画和设计天地,深受大家的喜爱。“电脑绘画”课程教学有其自己的性质与特点,在实施教学之前要分析社会与考察商业市场,在教学过程中要针对这些特点构建“电脑绘画”课程的教学模式并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2005年06期 114-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 从高校可持续发展看现行财务报告的弊端及对策

    蒋业香;

    2005年06期 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网络教学模式构建

    吕雪晴;王华清;刘满芝;

    2005年06期 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 浅议加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几点对策

    姜南;

    2005年06期 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 高职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重在适应社会需求

    施蕙;

    2005年06期 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 AUTOCAD在工程制图教学中的应用

    宋彦;程慧琳;孙海波;付顺玲;

    2005年06期 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 多媒体技术在“数字通信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宋金玲;郭小荟;

    2005年06期 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 普通高校篮球选项课分级教学模式研究

    樊六东;

    2005年06期 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 实验教学法在环境工程专业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

    杨燕舞;王丽萍;张雁秋;

    2005年06期 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 高校学生就医用药方面的误区分析

    郭贺;

    2005年06期 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 浅析人力资源管理的四大机制

    单香玉;

    2005年06期 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 下载本期数据


版权所有@ 《煤炭高等教育》编辑部

地址:江苏省徐州市中国矿业大学(文昌校区) 邮编:221008 TEL:0516-8399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