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三青;
“绿色矿业”是对新的矿业类学科理念的概括。“绿色矿业”是对传统矿业工程学科的改造与提升。“绿色矿业”学科的构建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即以人为本,彰显学科的人文精神;整体优化,优势先行;协调学科之间、学科与行业之间的关系,构筑“绿色矿业”的学科生态系统;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实现矿业学科的可持续发展。
2006年01期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 丁三青;
“绿色矿业”是对新的矿业类学科理念的概括。“绿色矿业”是对传统矿业工程学科的改造与提升。“绿色矿业”学科的构建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即以人为本,彰显学科的人文精神;整体优化,优势先行;协调学科之间、学科与行业之间的关系,构筑“绿色矿业”的学科生态系统;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实现矿业学科的可持续发展。
2006年01期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 陈勇;贺军生;
学生德育的家校沟通和互动,是新时期新阶段加强学生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之一。当前研究和探讨加强家校德育沟通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家庭和学校在德育沟通中各自担任重要的角色,家庭和学校德育沟通、互动将会给学生德育带来重要的、积极的作用。
2006年01期 9-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 陈勇;贺军生;
学生德育的家校沟通和互动,是新时期新阶段加强学生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之一。当前研究和探讨加强家校德育沟通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家庭和学校在德育沟通中各自担任重要的角色,家庭和学校德育沟通、互动将会给学生德育带来重要的、积极的作用。
2006年01期 9-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 孙抱弘;
从分析青少年社会适应能力提升和青少年权益保护的内在关系入手,指出提升青少年群体的社会适应能力,应以维护青少年群体生存发展的权益为保障。由于传统理念和思维定势的作用,我们正在不知不觉中侵犯青少年群体生存与发展的权益。笔者引用大量的实证资料和调查数据,揭示了当前对青少年权益的间接和直接侵犯的事实和后果,以及这些后果对和谐社会建设已经和将要造成的不利影响,并从教育社会学的角度对改变这一状况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2006年01期 14-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 孙抱弘;
从分析青少年社会适应能力提升和青少年权益保护的内在关系入手,指出提升青少年群体的社会适应能力,应以维护青少年群体生存发展的权益为保障。由于传统理念和思维定势的作用,我们正在不知不觉中侵犯青少年群体生存与发展的权益。笔者引用大量的实证资料和调查数据,揭示了当前对青少年权益的间接和直接侵犯的事实和后果,以及这些后果对和谐社会建设已经和将要造成的不利影响,并从教育社会学的角度对改变这一状况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2006年01期 14-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 王秀艳;
近几年,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出现了“供大于求”的现象,这突出表现在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等问题上。文章把这种现象称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虚高现象”。围绕这个问题,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虚高现象”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就此提出了三个方面的对策建议。
2006年01期 19-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 王秀艳;
近几年,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出现了“供大于求”的现象,这突出表现在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等问题上。文章把这种现象称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虚高现象”。围绕这个问题,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虚高现象”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就此提出了三个方面的对策建议。
2006年01期 19-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 管弦;
若以知识经济社会的发展指标作为衡量当今一国社会现代化的参照系,则当前我国与现代化目标之间尚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而积极发展高等教育,是有效地促进我国实现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2006年01期 2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 管弦;
若以知识经济社会的发展指标作为衡量当今一国社会现代化的参照系,则当前我国与现代化目标之间尚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而积极发展高等教育,是有效地促进我国实现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2006年01期 2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 徐文华;
院校研究起源于欧美并流行于美国高等教育领域。文章通过中美两国高等教育体制、大众化阶段、数据收集等方面的比较,认为院校研究应坚持中国本位,借鉴美国经验,建构中国自己的院校研究系统,为中国高校的发展和决策提供信息和咨询服务。
2006年01期 25-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 徐文华;
院校研究起源于欧美并流行于美国高等教育领域。文章通过中美两国高等教育体制、大众化阶段、数据收集等方面的比较,认为院校研究应坚持中国本位,借鉴美国经验,建构中国自己的院校研究系统,为中国高校的发展和决策提供信息和咨询服务。
2006年01期 25-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 吴连海;
工科教育在建国初十年中的院系调整中,由边缘地位上升到主流地位,一改旧中国“文重工轻”的状况,确立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基本组织结构,工程院校的数量在整个高等学校中几乎独占鳌头,其地域分布由沿海地区向内陆转移,高校中工程类系科设置比重大幅增加并最终形成了我国高校“重理轻文”的状况。文章以开放理性的态度和历史的观点看待院系调整中形成的工科教育以及其在高等教育系统中的地位。
2006年01期 28-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 吴连海;
工科教育在建国初十年中的院系调整中,由边缘地位上升到主流地位,一改旧中国“文重工轻”的状况,确立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基本组织结构,工程院校的数量在整个高等学校中几乎独占鳌头,其地域分布由沿海地区向内陆转移,高校中工程类系科设置比重大幅增加并最终形成了我国高校“重理轻文”的状况。文章以开放理性的态度和历史的观点看待院系调整中形成的工科教育以及其在高等教育系统中的地位。
2006年01期 28-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 李宏葱;
当前高校定位中普遍出现求大求全、争创一流的定位偏差,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教育制度缺失造成的,解决的关键在于改革不合理的教育管理制度。
2006年01期 32-33+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 李宏葱;
当前高校定位中普遍出现求大求全、争创一流的定位偏差,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教育制度缺失造成的,解决的关键在于改革不合理的教育管理制度。
2006年01期 32-33+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 彭彬;何慧慧;
作为全球化教育改革之特质的教育市场化现象在中国高等教育领域已经出现,但还存在一些高等教育经营的非市场化特征。笔者从高等教育体系的系列性、层次性角度来探讨高等教育市场化的保障机制建立的必要性与迫切性。
2006年01期 3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 彭彬;何慧慧;
作为全球化教育改革之特质的教育市场化现象在中国高等教育领域已经出现,但还存在一些高等教育经营的非市场化特征。笔者从高等教育体系的系列性、层次性角度来探讨高等教育市场化的保障机制建立的必要性与迫切性。
2006年01期 3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 黎军;金荷香;
《学记》中蕴藏着丰富而有哲理的教育管理思想,文章从教育管理的微观视角探讨了其教育管理思想,发掘其教育管理思想的特色和精华,以继承和革新相结合的原则对其学习和研究,探讨了《学记》中教育管理思想的现实借鉴意义。
2006年01期 3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 黎军;金荷香;
《学记》中蕴藏着丰富而有哲理的教育管理思想,文章从教育管理的微观视角探讨了其教育管理思想,发掘其教育管理思想的特色和精华,以继承和革新相结合的原则对其学习和研究,探讨了《学记》中教育管理思想的现实借鉴意义。
2006年01期 3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 刘杼;邓新跃;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突飞猛进的发展时期,现代大学理念正在朝大众化、国际化、网络化、多元化转型。在大学理念转型的同时,我国高校教师的基本素质应该强化五种意识:世界意识、创新意识、通才意识、竞争意识、终身学习意识。
2006年01期 40-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 刘杼;邓新跃;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突飞猛进的发展时期,现代大学理念正在朝大众化、国际化、网络化、多元化转型。在大学理念转型的同时,我国高校教师的基本素质应该强化五种意识:世界意识、创新意识、通才意识、竞争意识、终身学习意识。
2006年01期 40-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 曹书刚;吕灵昌;秦晓钟;
构建和谐校园首要的是建设一个团结和谐、创业创新的领导集体,核心是正确处理各类利益关系,关键是高举发展的旗帜,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前提是建设一个安全稳定的校园环境。
2006年01期 4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 曹书刚;吕灵昌;秦晓钟;
构建和谐校园首要的是建设一个团结和谐、创业创新的领导集体,核心是正确处理各类利益关系,关键是高举发展的旗帜,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前提是建设一个安全稳定的校园环境。
2006年01期 4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 赵国刚;
在学校由外延发展向内涵发展转型的过程中,必须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遵循教育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在办学功能、人才培养、办学体制方面科学定位,在管理方面有所创新以寻求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实现学校在办学思想、管理体制、学校精神文化等内涵建设的转变。
2006年01期 45-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 赵国刚;
在学校由外延发展向内涵发展转型的过程中,必须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遵循教育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在办学功能、人才培养、办学体制方面科学定位,在管理方面有所创新以寻求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实现学校在办学思想、管理体制、学校精神文化等内涵建设的转变。
2006年01期 45-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 邹友峰;
河南理工大学围绕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这一主题,充分调动各级领导和全校广大师生员工的积极性,经过宣传发动、自评自建、模拟评估、接受评估和整改等阶段,使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有了明显提高,获得了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评估“优秀"的评价,对学校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2006年01期 48-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 邹友峰;
河南理工大学围绕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这一主题,充分调动各级领导和全校广大师生员工的积极性,经过宣传发动、自评自建、模拟评估、接受评估和整改等阶段,使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有了明显提高,获得了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评估“优秀"的评价,对学校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2006年01期 48-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 高桂娟;
通过梳理教师评价研究的历史脉络,并对教师评价研究的总体状况进行评析,认为:教师评价研究的对象主要是中小学教师,由此也导致教师评价研究的内容多局限于教师教学水平评价,忽略了高校教师评价的特殊性;我国高校教师评价研究已经远远落后于现实要求,迫切需要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进行拓展。
2006年01期 5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 高桂娟;
通过梳理教师评价研究的历史脉络,并对教师评价研究的总体状况进行评析,认为:教师评价研究的对象主要是中小学教师,由此也导致教师评价研究的内容多局限于教师教学水平评价,忽略了高校教师评价的特殊性;我国高校教师评价研究已经远远落后于现实要求,迫切需要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进行拓展。
2006年01期 5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 高耀丽;
在单位制度下我国大学的组织定位是事业单位,其特征主要表现在组织依附性、组织功能多元化和单位级别化三个方面,这些特征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大学的本质属性学术性,从而对当前大学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通过对此深入分析,从而使我们更清晰地认识到我国大学改革的前提和改革过程中问题的症结所在。
2006年01期 54-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 高耀丽;
在单位制度下我国大学的组织定位是事业单位,其特征主要表现在组织依附性、组织功能多元化和单位级别化三个方面,这些特征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大学的本质属性学术性,从而对当前大学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通过对此深入分析,从而使我们更清晰地认识到我国大学改革的前提和改革过程中问题的症结所在。
2006年01期 54-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 宋鸿雁;
从现有的文献研究以及身边学校的实践当中,都能够感到学分制改革的艰难状况。通过分析美国学分制产生的历史和相关环境,认为,我国学分制改革中制度和宏观条件的具备,只是为学分制的实施提供了一个可能的平台,并不必然地导致微观领域相应改革的实现和精神的落实,并由此提出了完善学分制一些认识。
2006年01期 58-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 宋鸿雁;
从现有的文献研究以及身边学校的实践当中,都能够感到学分制改革的艰难状况。通过分析美国学分制产生的历史和相关环境,认为,我国学分制改革中制度和宏观条件的具备,只是为学分制的实施提供了一个可能的平台,并不必然地导致微观领域相应改革的实现和精神的落实,并由此提出了完善学分制一些认识。
2006年01期 58-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 吴开俊;
伴随规模的快速扩张,广东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已出现研究生层次较为薄弱和专科层次发展过热两个突出问题,形式结构则明显滞后于地区所有制结构的调整步伐。广东高等教育总量发展要考虑适当的“度”,既要构建脉络清晰、梯度合理的地区人才培养层次结构,也要形成多样化与一体化协调统一为目标的形式结构。
2006年01期 6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 吴开俊;
伴随规模的快速扩张,广东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已出现研究生层次较为薄弱和专科层次发展过热两个突出问题,形式结构则明显滞后于地区所有制结构的调整步伐。广东高等教育总量发展要考虑适当的“度”,既要构建脉络清晰、梯度合理的地区人才培养层次结构,也要形成多样化与一体化协调统一为目标的形式结构。
2006年01期 6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 朱平;
自从1984年我国成立第一个高等教育学硕士点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取得很大进展,但随着社会发展变化,出现了一些不适应社会需求的问题。文章就我国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现状作了简要分析,并试图在培养定位、学制、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等方面提出一些建议和看法。
2006年01期 65-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 朱平;
自从1984年我国成立第一个高等教育学硕士点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取得很大进展,但随着社会发展变化,出现了一些不适应社会需求的问题。文章就我国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现状作了简要分析,并试图在培养定位、学制、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等方面提出一些建议和看法。
2006年01期 65-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 蒋萍;
文章从知识经济时代和经济全球化对产业结构调整和高等教育改革带来的挑战入手,分析了产业结构调整对我国高等教育产生的影响,并提出了为适应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我国高等教育应加强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的调整。
2006年01期 67-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 蒋萍;
文章从知识经济时代和经济全球化对产业结构调整和高等教育改革带来的挑战入手,分析了产业结构调整对我国高等教育产生的影响,并提出了为适应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我国高等教育应加强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的调整。
2006年01期 67-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 李春梅;
当前,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严重失衡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现代大学制度建立的重要障碍。加强大学学术管理组织是提升学术权力、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有效途径。针对我国大学学术管理组织中存在的弊病,提出了营造宽松环境,完善组织机构,健全规章制度,规范组织关系以及提升学术诚信等建议以加强大学学术管理组织。
2006年01期 70-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 李春梅;
当前,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严重失衡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现代大学制度建立的重要障碍。加强大学学术管理组织是提升学术权力、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有效途径。针对我国大学学术管理组织中存在的弊病,提出了营造宽松环境,完善组织机构,健全规章制度,规范组织关系以及提升学术诚信等建议以加强大学学术管理组织。
2006年01期 70-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 温艳;
校本管理是以学校为本位或以学校为基础的管理,是相对外部控制为主的传统学校管理模式而提出的。校本管理是基于不同的教育假设,通过权力的下移和学校自我管理,实现多元化目标。它具有提高管理决策的科学化水平,提高学校教育及管理的有效性,增强学校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学校组织和成员发展等优势。我国高校实施校本管理,必须依法健全学校民主管理制度,提高对学校管理成员的素质要求,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促进科学决策,强化教学中心意识,推进教学改革,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完善激励机制等。
2006年01期 74-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 温艳;
校本管理是以学校为本位或以学校为基础的管理,是相对外部控制为主的传统学校管理模式而提出的。校本管理是基于不同的教育假设,通过权力的下移和学校自我管理,实现多元化目标。它具有提高管理决策的科学化水平,提高学校教育及管理的有效性,增强学校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学校组织和成员发展等优势。我国高校实施校本管理,必须依法健全学校民主管理制度,提高对学校管理成员的素质要求,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促进科学决策,强化教学中心意识,推进教学改革,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完善激励机制等。
2006年01期 74-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 李睿;
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对高校学术团队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笔者针对高校的特点,结合企业中网络组织、虚拟团队、学习型组织理念,以及企业“知识型员工”的特性,提出了高校学术团队的新模式——高校“虚拟”学术团队。通过对其模式及特性的分析,为高校学术团队的建设提供参考。
2006年01期 77-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 李睿;
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对高校学术团队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笔者针对高校的特点,结合企业中网络组织、虚拟团队、学习型组织理念,以及企业“知识型员工”的特性,提出了高校学术团队的新模式——高校“虚拟”学术团队。通过对其模式及特性的分析,为高校学术团队的建设提供参考。
2006年01期 77-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 胡卫新;张寒;苗真勇;
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是学校一项重要工作,对学校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通过分析高校考核体制滞后给高校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提出了绩效考核的新举措,探讨了绩效考核在高校中的实施,对加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06年01期 79-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 胡卫新;张寒;苗真勇;
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是学校一项重要工作,对学校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通过分析高校考核体制滞后给高校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提出了绩效考核的新举措,探讨了绩效考核在高校中的实施,对加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06年01期 79-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 饶琴;万秀兰;
美国黑人高等教育的产生和发展与种族主义密切相关。虽然在其发展过程中,教会、政府、慈善团体以及黑人自身等因素在不同程度上对黑人高等教育产生过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都功不可没。但美国社会中种族主义的长期存在势必在黑人高等教育的发展中设置障碍,使黑人高等教育长期以来仅局限于黑人院校。
2006年01期 83-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 饶琴;万秀兰;
美国黑人高等教育的产生和发展与种族主义密切相关。虽然在其发展过程中,教会、政府、慈善团体以及黑人自身等因素在不同程度上对黑人高等教育产生过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都功不可没。但美国社会中种族主义的长期存在势必在黑人高等教育的发展中设置障碍,使黑人高等教育长期以来仅局限于黑人院校。
2006年01期 83-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 刘玉辉;陈朝;马兆文;荣玲;
教育全球化特征日趋明显的情况下,尽管各国教育在总体发展趋势上呈现出一致性,但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内部机理的差异仍将决定各国教育发展的前景,教育与经济之间的双相因果互动关系决定了教育的发展状况将影响到该国在经济全球化大潮中的前景。印度在人口、资源以及近代历史状况的各个方面都与中国都有着惊人的相似,目前印度又采取了与中国几乎完全相同的经济政策。因此,印度的发展状况像一面镜子能够直接映射出中国的特征,而且印度的教育改革特别是高等教育的巨大成功正在被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所借鉴。
2006年01期 86-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 刘玉辉;陈朝;马兆文;荣玲;
教育全球化特征日趋明显的情况下,尽管各国教育在总体发展趋势上呈现出一致性,但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内部机理的差异仍将决定各国教育发展的前景,教育与经济之间的双相因果互动关系决定了教育的发展状况将影响到该国在经济全球化大潮中的前景。印度在人口、资源以及近代历史状况的各个方面都与中国都有着惊人的相似,目前印度又采取了与中国几乎完全相同的经济政策。因此,印度的发展状况像一面镜子能够直接映射出中国的特征,而且印度的教育改革特别是高等教育的巨大成功正在被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所借鉴。
2006年01期 86-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 赖雄麟;
创新在哲学层面表现为人与自然的力量交换过程。学习规律、掌握规律,使客观规律纳入人的目的要求,使其只发挥合目的性要求,体现了“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创新具有美的特征,美的不可因袭性决定了美的独创性特点。美育在创新人才培养中,对于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塑造更完美的个性人格、训练直觉形象的思维方式以弥补逻辑抽象思维的缺陷、激发创造热情等具有重要作用。
2006年01期 9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 赖雄麟;
创新在哲学层面表现为人与自然的力量交换过程。学习规律、掌握规律,使客观规律纳入人的目的要求,使其只发挥合目的性要求,体现了“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创新具有美的特征,美的不可因袭性决定了美的独创性特点。美育在创新人才培养中,对于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塑造更完美的个性人格、训练直觉形象的思维方式以弥补逻辑抽象思维的缺陷、激发创造热情等具有重要作用。
2006年01期 9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 韩宝平;邱慎耕;蔡可化;张雁秋;彭世模;汪云甲;
总结了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在依托学科优势、探索创新教育途径、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方面采取的多种措施,包括实施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实施“名师学术讲坛工程”、高年级学生进科研课题组与实行科研导师制、组建大学生科技论文写作小组等,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2006年01期 95-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 韩宝平;邱慎耕;蔡可化;张雁秋;彭世模;汪云甲;
总结了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在依托学科优势、探索创新教育途径、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方面采取的多种措施,包括实施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实施“名师学术讲坛工程”、高年级学生进科研课题组与实行科研导师制、组建大学生科技论文写作小组等,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2006年01期 95-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 杜华;周红;
为了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要求,高校教师应与时俱进,及时更新知识,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学校要加强培训的有效性,系统地规定教师培训的理念、内容、原则、方法,把以理论知识为主的培训变为思想、政治和业务全面培训,着重体现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并重、理论与实践相统一。
2006年01期 98-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 杜华;周红;
为了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要求,高校教师应与时俱进,及时更新知识,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学校要加强培训的有效性,系统地规定教师培训的理念、内容、原则、方法,把以理论知识为主的培训变为思想、政治和业务全面培训,着重体现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并重、理论与实践相统一。
2006年01期 98-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 李敏;
近年大学生的就业形势越加严峻,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大学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分析可从内部和外部两方面入手,内部竞争力又分为隐性的素质能力和显性的素质能力。结合社会需求情况,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培养可从基础能力的锻炼、加强素质教育、客观评价自己、创业教育,树立新的就业观念、完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完善就业市场等六个方面进行。
2006年01期 101-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 李敏;
近年大学生的就业形势越加严峻,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大学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分析可从内部和外部两方面入手,内部竞争力又分为隐性的素质能力和显性的素质能力。结合社会需求情况,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培养可从基础能力的锻炼、加强素质教育、客观评价自己、创业教育,树立新的就业观念、完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完善就业市场等六个方面进行。
2006年01期 101-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 蔡可化;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向来重视对大学生的道德培养。目前道德教育理论实现了教育学、伦理学与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结合。因此,高校德育教育应着重从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三个方面的培养入手。
2006年01期 104-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 蔡可化;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向来重视对大学生的道德培养。目前道德教育理论实现了教育学、伦理学与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结合。因此,高校德育教育应着重从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三个方面的培养入手。
2006年01期 104-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 王慧秋;张福俊;王欣欣;
文献信息工作整体化建设,是实现校内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的根本途径,而只有转变观念,树立全方位的信息服务意识,建立学校的文献信息统一管理机构,实施科学的管理,建设一个以大学图书馆为主的包括大学图书馆之外的其它信息源在内的大学文献信息系统并实现计算机网络整体化管理,从而形成一个适应学校发展的、完整的、系统的校本文献信息保障体系,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计算机环境下校内文献信息资源共享。
2006年01期 106-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 王慧秋;张福俊;王欣欣;
文献信息工作整体化建设,是实现校内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的根本途径,而只有转变观念,树立全方位的信息服务意识,建立学校的文献信息统一管理机构,实施科学的管理,建设一个以大学图书馆为主的包括大学图书馆之外的其它信息源在内的大学文献信息系统并实现计算机网络整体化管理,从而形成一个适应学校发展的、完整的、系统的校本文献信息保障体系,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计算机环境下校内文献信息资源共享。
2006年01期 106-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 孙宏丽;
我国下一阶段政府改革的重点是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以往的政府管理并不缺少服务的理念,然而由于制度的因素,政府部门始终缺乏为社会服务的动力,政府服务便常常以走过场和运动式的形式表现出来。从近年来我国政府的改革实践来看,通过激励约束机制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不失为解决问题的一条途径。
2006年01期 108-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 孙宏丽;
我国下一阶段政府改革的重点是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以往的政府管理并不缺少服务的理念,然而由于制度的因素,政府部门始终缺乏为社会服务的动力,政府服务便常常以走过场和运动式的形式表现出来。从近年来我国政府的改革实践来看,通过激励约束机制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不失为解决问题的一条途径。
2006年01期 108-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 何静;
精品课程建设是当前高职高专面临的一项重要工作。对于精品课程我们应有理性认识,既要认识到精品课程建设的必要性,又要谨防可能存在的问题,从而更好地发挥精品课程的积极作用。
2006年01期 111-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 何静;
精品课程建设是当前高职高专面临的一项重要工作。对于精品课程我们应有理性认识,既要认识到精品课程建设的必要性,又要谨防可能存在的问题,从而更好地发挥精品课程的积极作用。
2006年01期 111-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 冯平安;
案例教学作为一种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在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案例教学在高职教学中有着更大的发挥空间。基于教学实践,在高职案例教学适切性分析的基础上就高职案例教学的组织和实施进行了探讨。
2006年01期 113-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 冯平安;
案例教学作为一种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在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案例教学在高职教学中有着更大的发挥空间。基于教学实践,在高职案例教学适切性分析的基础上就高职案例教学的组织和实施进行了探讨。
2006年01期 113-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 沈火明;葛玉梅;
实验实践教学改革是基础力学课改革当中至关重要的环节。结合国家工科基础课程力学教学基地建设,我们从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两方面,构建了基础力学的教学新体系。
2006年01期 116-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 沈火明;葛玉梅;
实验实践教学改革是基础力学课改革当中至关重要的环节。结合国家工科基础课程力学教学基地建设,我们从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两方面,构建了基础力学的教学新体系。
2006年01期 116-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 刘超捷;
实践教学法打破了传统的部门法教学的藩篱,使同学们把部门法教学中割裂的知识密切地联系了起来。它比案例教学法、模拟审判教学提供了更加灵活和真实的训练机会,更能充分调动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践教学法运用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比如如何处理好实践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好运用实践教学法的课程与别的课程之间的关系,如何建立对学生的评价体系等都有待于进一步的探讨。
2006年01期 118-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 刘超捷;
实践教学法打破了传统的部门法教学的藩篱,使同学们把部门法教学中割裂的知识密切地联系了起来。它比案例教学法、模拟审判教学提供了更加灵活和真实的训练机会,更能充分调动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践教学法运用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比如如何处理好实践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好运用实践教学法的课程与别的课程之间的关系,如何建立对学生的评价体系等都有待于进一步的探讨。
2006年01期 118-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 陈静;
任务教学法涉及学习者通过自身的认知和交际,在完成任务中学习语言知识。与传统的以语法结构为中心的教学法相比,任务教学法更注重学习者本身。由于该教学法的特点,教师的角色也相应的有所改变,不仅仅是单纯的传授语法知识,更要求对课堂进行计划,对学生行为激发,平稳学生行为并进行必要的协助。
2006年01期 120-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 陈静;
任务教学法涉及学习者通过自身的认知和交际,在完成任务中学习语言知识。与传统的以语法结构为中心的教学法相比,任务教学法更注重学习者本身。由于该教学法的特点,教师的角色也相应的有所改变,不仅仅是单纯的传授语法知识,更要求对课堂进行计划,对学生行为激发,平稳学生行为并进行必要的协助。
2006年01期 120-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 陈维健;田静;秦晓钟;2006年01期 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 陈维健;田静;秦晓钟;2006年01期 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 薛雪;刘晓文;梁睿;2006年01期 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 薛雪;刘晓文;梁睿;2006年01期 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 罗跃娣;2006年01期 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 罗跃娣;2006年01期 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 刘贵喜;2006年01期 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 刘贵喜;2006年01期 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 2006年01期 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2K]
- 2006年01期 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2K]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