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解读

  • 教育政策意义探析

    罗建国;

    科学的教育政策的制定必然是多方利益博弈的结果,而政策一旦形成,又为各利益主体提供了依此获利的制度空间,并引导和规范人们的行为,最终对教育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教育政策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节约教育交易成本、提升教育效率、促进教育发展三个方面。

    2008年03期 No.112 7-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 我国高等教育招生就业政策与理念的变革

    谢萌;蔡琼;

    我国高等教育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经历了一个渐变的过程。高等教育招生和毕业生就业政策的变迁缘自社会的发展、政府职能的转变以及高等教育自身的可持续发展,高等教育招生和毕业生就业政策由"统包统分"转变为"缴费上学,自主择业",这表明高等教育招生与毕业生就业理念也从单纯的政府"计划"走向政府、高校和社会的共同"治理"。

    2008年03期 No.112 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 西方整合主义教育管理理论探析

    楚旋;

    西方整合主义教育管理论形成于20世纪90年代,它是在后工业社会背景下形成的,以科学主义、人本主义、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想作为其思想基础的一个较有影响的理论流派。通过对整合主义主要内容与缺失的探析,试图从总体上对西方整合主义教育管理理论进行把握,以便更好地借鉴和学习西方教育管理理论。

    2008年03期 No.112 1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博士论坛

  • 高校“仕之悠哉学”现象探析

    刘自团;

    当前我国高校中存在着"仕之悠哉学"现象,其产生既受传统"官本位"思想和高校内部行政权力泛化的影响,又与职业社会地位和高校内部管理中缺乏有效的学术评价体系与权力制衡和监督机制有关。这一现象给我们的启示是:扩大高校自主权,减少对外行政依附的同时,倡导民主治校;提高行政官员自律意识,建立高校行政人员的专业资格制度;完善高校学术评价体系与权力制衡和监督机制。

    2008年03期 No.112 18-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 把大学的“根”留住——读张楚廷《高等教育哲学》

    钟勇为;

    本着《高等教育哲学》所彰显的人本精神,通过阐释大学的"根"之蕴涵,揭示大学"失根"的症候,进而在树立大学理念、创设工作环境和关注学生心灵结构三方面提出问题供大学人反思,希冀有助于大学精神的回归、大学人生命意义的彰显。

    2008年03期 No.112 21-22+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 试论中国近代大学教材的发展——以商务版“大学丛书”为中心

    洪港;

    20世纪30年代以前,我国大学所用教材为教授自编讲义或采用西文原版两种类型,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大学教育发展的迟缓。商务印书馆在王云五主持下通过与学术界、教育界合作,组建"大学丛书"编辑委员会,确立编辑出版原则和方法等,系统地出版了包括众多学科门类的"大学丛书",从而满足了大学对于教材和教学参考书的需求,促进了近代学术独立与高等教育发展。

    2008年03期 No.112 23-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改革与发展

  • 我国创业教育运行机制与体系的构建研究

    王彩华;

    创业教育是一项涉及全社会的系统而复杂的工程,它需要相应优化的创业机制,需要系统完善的创业教育体系。当今要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创业教育,必须提高政府、社会和高校对创业教育的重视程度,建立起学校、政府、社会三位一体的、科学有序的、优化高效的创业教育运行机制与体系。

    2008年03期 No.112 28-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 发展知识生产力:高等教育创新的战略任务

    肖伟;张婷;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进入21世纪,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创新型国家的指引下,培养"最具革命性的创新一代"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创新人才的培养又有赖于高等教育领域的创新。高等教育创新的目的是通过对教育结构要素的重新组合或对教育生产函数的重新设计,为发展我国的知识生产力作出更大的贡献。因此,发展知识生产力,应当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创新的一项战略任务。

    2008年03期 No.112 3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 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教育质量提升的途径

    罗辉;

    质量是教育发展的生命线,是大众化高等教育发展的关键。提高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的质量,必须坚持高等教育的有效增长,把握"适度"原则;多渠道筹措资金,建立多元化的社会教育投入体制;大力实施创新教育;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教学体系;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加快专业建设和改造步伐;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构建与多元化质量观相适应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2008年03期 No.112 35-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 留学潮成因与影响的经济学研究综述

    曾颢;张平;

    留学潮是近年来社会和学术界关注的热点,它对我国教育和经济等各方面事业的发展都具有深远影响。从供给方和需求方驱动留学潮的成因分析,以及对留学潮所产生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的经济学研究与归纳,以期为后续的相关研究和国家制定出国留学政策奠定基础。

    2008年03期 No.112 3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专题研究_县域高等教育研究

  • 学习型社会视角下的县域高等教育体系的构建

    丁三青;张阳;张铭钟;

    我国经济社会与高等教育之间的不平衡与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不合理有很大关系。构建一个适应学习型社会的县域高等教育体系,是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突破自身局限、实现结构性嬗变的重要途径。发展县域高等教育是江苏省在产业结构调整、高等教育需求多样化发展现状下提出的。江苏省县域高等教育发展在全国处于先进水平,但仍然存在数量少、层次低等问题。尤其是在制度保障、政策规划、县域高等教育体系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及结构优化方面,需要政府在政策和法规方面大力支持,以满足县域经济以及受教育者对科技、知识的要求,使发展县域高等教育具有可行性。

    2008年03期 No.112 40-43+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 江苏省县域高等教育研究

    丁三青;张铭钟;张阳;

    2008年03期 No.112 43-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院校研究

  • 和平崛起语境下“州郡学院”的发展方策

    张振宇;刘伟;

    从界定"州郡学院"的内涵入手,简要介绍了区位理论与规模经济理论,进而详细探讨了亳州师范学院的发展规划,从中总结性提出振兴"州郡学院"的一些有针对性对策。

    2008年03期 No.112 48-50+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 论我国构建创业型大学的制度期待及其现实意义

    沈伟棠;

    20世纪70年代以后,欧洲部分大学主动通过组织上的转型来适应外界的需求,形成了鲜明的创业特色,以现代大学制度为指导实现了迅速崛起。当下我国的一些大学已经具有了创业型大学的表面特征,但是因现行大学制度的众多缺陷,使得创业之路尤为困难。以构建创业型大学为契机,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是我国实施高等教育强国战略的重要途径。

    2008年03期 No.112 5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 试论我国建立创业型大学的路径选择

    莫甲凤;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化,建立创业型大学为大学的改革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的发展范式。创业型大学依靠五个核心要素开展创业行动:强有力的驾驭核心、拓宽的发展外围、多元化的资金来源、激活的学术心脏地带、整合的创业文化。建设创业型大学的路径就是要走一条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道路。

    2008年03期 No.112 54-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 地方大学办学理念和办学模式研究

    王瑞祥;陶春莉;

    我国地方高校普遍存在办学理念趋同,办学模式缺乏鲜明特色,人才培养与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化脱节,在相同类型与层次上的竞争严重制约了办学特色的形成,并造成有限资源的重复投资。地方高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何深入分析自身条件,有效地获取资源,优化内部运行,创建办学特色,提高竞争力是当前急需解决的课题。

    2008年03期 No.112 58-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管理创新

  • 高校教学管理新模式——创新型教学组织探析

    郑海霞;

    通过分析教学管理模式从统一型、灵活型、创新型的演进,揭示了建立创新型教学组织的必然性,继而对高校作为创新型教学组织的主要特征进行了界定,并着重对高校如何成为创新型教学组织的对策做出了初步性的探讨,有助于使高校明确建立创新型教学管理模式的必然性和紧迫性,提高创新管理水平。

    2008年03期 No.112 6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 高校学科调整的双重滞后原因分析及政策建议

    徐黎华;王思华;

    在对当前高校学科调整研究现状综述的基础上,提出高校学科调整中存在科技与教育、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双重滞后现象,并进一步分析了原因。同时提出高校学科调整必须紧紧跟踪科技发展趋势,只有将学科调整植于科技发展趋势背景下,才能保持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新观点,并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2008年03期 No.112 64-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 大学学科群建设对研究生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杨再明;

    从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的关系出发,阐明了研究生教育与现代大学学科建设之间的关系,以及大学学科群与学科群建设的概念和内涵。在此基础上较为具体地分析了学科群建设对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的影响,并基于未来学科群建设的内涵,对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提出新的思考,提出以质量为中心、创新为动力、能力为宗旨重新构建研究生培养方案和研究生课程体系,以适应学科群建设背景下现代研究生教育的发展。

    2008年03期 No.112 67-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比较教育

  • 澳大利亚高校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做法和特点

    邹放鸣;

    澳大利亚高校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经过长期的实践积累,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备的理念、制度和工作体系。本文结合我国高校的状况,从学校品牌的树立、优秀人才的吸引、用人机制的健全、管理措施的完善等方面对澳大利亚高校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基本做法和特点进行述评。

    2008年03期 No.112 70-73+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 澳大利亚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及其运行机制——以斯文本科技大学为例

    张爱淑;丁三青;

    澳大利亚所有公立大学都是仿照英国大学制度、依据联邦议会或州(或直辖区)议会立法设立,大学管理和运行均以相关大学设立法和1997年颁布的联邦机构和公司法为基本依据。以斯文本科技大学为例,从董事会及其委员会制度的决策系统,行政与学术分权、重视战略管理的管理系统,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的服务系统等方面介绍并评析了澳大利亚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及其运行机制。从中我国高校内部管理应得到建立现代大学制度、责权明晰、分工协调、管理即服务、教研人员参与管理等方面的启示。

    2008年03期 No.112 74-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 澳大利亚政府在跨国教育贸易中的角色分析及启示

    黄建如;张存玉;

    近年来,澳大利亚在国际化教育领域异军突起,已成为世界上高等教育国际化程度较高的国家。澳大利亚政府经过对国际教育政策的不断调整,相应规划目标的制定,相关国际机构的建立,教育质量的全面保障等,使澳大利亚逐步形成了颇具特色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战略。文章试图通过对澳政府在跨国教育贸易中的角色进行分析,进而探寻其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特点和经验,为方兴未艾的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提供有益的借鉴或参考,从而促进我国跨国教育贸易的发展。

    2008年03期 No.112 78-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 大学与政府间中介性组织在我国的制度适应性问题微探——中西方大学与政府关系差异的视角

    薛文正;

    大学与政府间的中介性组织起源于西方,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中引入的中介组织,无论是从观念还是从管理方式上来看,都是对西方大学制度的一种模仿和借鉴。通过对中西方大学与政府关系差异的视角比较,分析在我国现有制度环境下大学中介性组织有没有活动空间及其能否发挥应有的功效,并为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大学与政府间中介组织提出建议。

    2008年03期 No.112 8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德育创新

  • 大中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自我效能感与情绪调节策略的关系

    刘志军;皮艳花;

    通过对270名大中学生进行父母教养方式、自我效能感和情绪调节策略量表的调查,旨在探讨大中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自我效能感与情绪调节策略之间的关系。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得出的结果表明,父母教养方式、自我效能感对男女生的情绪调节策略的影响不一样,它们对男生的情绪调节策略的影响较突出,尤其是在重新评价上,且大中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自我效能和情绪调节策略存在性别差异。

    2008年03期 No.112 84-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 论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环境影响

    上官凤;

    由于社会转型、经济转轨和国内外复杂环境的影响,当代大学生的政治观、价值观、道德观存在着复杂性、差异性等特点。大学生对社会制度、市场经济和价值导向的思辨,及社会、学校、学生自身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改变着自身的"知"与"行",从环境影响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以达到进行针对性教育的目的。

    2008年03期 No.112 88-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人才培养

  • 论和谐语境下高校创新人才培养

    韩锦标;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任务、方式都提出了新要求。当前高校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和谐的现象和因素,要培养适应和谐社会需要的创新人才,需要树立和谐教育理念,促进个性与共性的有机结合,坚持知识、能力、素质的辩证统一。

    2008年03期 No.112 90-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 大学生自我管理模式的构建

    邵彩玲;黎鸿雁;张洪杰;

    自主、创新是现代社会的显著特征。对大学生进行自我管理不仅与其成长、成才的需要相吻合,与高校教育目标和法律规定相一致,而且与现代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相契合。大学生自我管理模式的架构分为目标管理即纵向模块,行为管理即横向模块,以及评价模块三大板块,从外部保障和内部落实两个角度探讨了大学生自我管理模式的实施,以确保大学生自我管理价值的真正实现。

    2008年03期 No.112 93-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 高等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内部环境建设——以校内管理体制创新为视角

    陈泽龙;

    自我国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以来,创新型人才培养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创新型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除了各种主观因素外,环境,尤其是高校内部环境建设,在其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从校内管理体制创新这一视角,对高等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内部环境建设进行探讨意义重大。

    2008年03期 No.112 96-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 基于未来诉求的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张甲勇;徐国君;

    通过分析当前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人格培养缺位、重知识传递轻思维培养、没有引导学生做出科学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提出从人格、知识、思维、能力等四个维度,建立基于未来诉求的"四维一体"的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并对与之配套的课程体系、教学方法、考核评价、师资配备等内容做了有益的探索。

    2008年03期 No.112 98-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 高校非专业素质教育模式探索

    于威;周生虎;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非专业素质教育日益受到关注。加强高等教育课程体系改革和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式的改革,培养新世纪优秀人才,更要加强非专业素质教育的研究与实践。

    2008年03期 No.112 101-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教研天地

  • 相长、责任和补遗——记教学生涯中的二三事

    王振生;

    王振生教授通过回顾教学生涯中的二三事,概括出他作为一名大学教师的教学历程。相长、责任和补遗是大学教师由外及内进行能力与精神培塑的过程,是大学教师发展由因到果的逻辑,是一名大学教师的教学活动由个体行为转化为社会行为的总结与升华。我们衷心希望更多的老教师们来本刊"补遗",希望更多的青年教师从中受益。

    2008年03期 No.112 103-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 “固体矿床地下开采”课程教学探讨

    曹树刚;

    固体矿床地下开采课程是高校采矿工程本科专业十分重要的专业主干课程之一。固体矿床地下开采课程所涉及的知识十分丰富,既有全矿井生产系统布置,也有区域性生产系统布置,还有具体的回采工艺和技术设计、设备选型。对该课程教学体系、教学方法进行深入分析,对提高该专业的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2008年03期 No.112 105-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 “大学生法律援助——诊所式法律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杨思留;

    美国的诊所式法律教育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借鉴模式,弥补了我国现阶段法学教育的不足。通过简要介绍诊所式教育的基本内容,继而结合大学生法律援助活动这一法律诊所的具体实践,分析了法律诊所式教育的实践意义,指出了我国诊所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2008年03期 No.112 108-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 工科“计算方法”教学改革探索

    柴玉珍;张洪斌;

    "计算方法"是一门介绍科学计算的基础理论与基本方法的课程,对培养学生的科学计算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该课程设置和教学上存在学时偏少、重理论轻实践等问题。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教学内容,适当地淡化数学理论的证明,重点要求学生掌握各种数值计算方法的逻辑结构与使用原理,培养和训练他们的数值近似计算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2008年03期 No.112 111-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教育广角

  • 煤炭行业2007年职工教育统计分析报告

    王廷弼;

    对27个大中型煤炭企业调查统计显示,职工教育培训工作有了新发展,煤炭行业职工队伍文化结构、职称结构、技能等级结构有所改善,但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2008年03期 No.112 113-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 新时期高校参与公务员培训问题探讨

    刘升忠;苏祖勤;

    当前公务员培训存在以下问题:内容老化,专业技能涉及不足;渠道单一,培训力量整合不足;资金缺乏,教学手段和设备落后;师资薄弱,缺乏高素质教员,等等。高校有培训公务员的先天优势。完善高校有效参与的公务员培训体系一是要更新观念,做好参与公务员培训的高校规划;二是聘请高校学者,优化培训师资队伍;三是组织高校专家,编写新型培训教材;四是拆并基层党校,实现资源优化;五是做好M PA,为培养高层次的公务员队伍服务。

    2008年03期 No.112 116-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 大学生家庭教师维权探析

    许政法;

    家教是大学生校外兼职的首选形式,是大学生生活费的重要来源。大学生主要是通过中介寻找家教的。大学生家庭教师身份的特殊性、"从业"的非正规性、维权成本高及维权意识淡薄等使大学生家庭教师维权陷入了困境。在现有法律框架下,探索大学生、政府、实施法律援助的组织和个人(律师)、高校、社会媒体共同参与的大学生校外兼职维权机制,有助于帮助大学生家庭教师走出维权困境。

    2008年03期 No.112 119-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 人性化管理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孙少威;段鑫星;

    人性化管理是现代企业流行的管理模式。通过分析研究人性化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相通之处,更好地发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在管理人、帮助人、提升人方面的作用,使企业人性化管理得到更完善的发展,藉此阐明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人性化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以期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得到重视。

    2008年03期 No.112 12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