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探讨

  • 高校教学过程和谐论

    陈坤华;

    高等学校教学过程和谐就是构成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的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各要素,在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统一体中能够互相包容,协调运作,使高等学校教学处于健康、富有生机和活力的状态之中,体现各要素的协调发展。教学过程和谐的生成条件是教学过程公平、师生满意及师生之间的尊重与宽容。教学过程和谐的生成策略是教学民主化、建立平等师生关系和完善教学过程公平的保障机制。

    2008年05期 No.114 9-1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 试论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中政府角色的转变——基于有限政府理论的分析

    马骁;

    随着高等教育发展规模越来越庞大,各国政府面对日益增长的高等教育支出也越来越感到力不从心,以往政府大包大揽举办高等教育的行为受到了广泛质疑。于是,减少政府干预、扩大办学自由成为了各国政府的普遍做法。"有限政府"是新自由主义理论的组成部分,它主张政府权力的有限性,减少不合理干预,提高行政效率,从而实现"有效政府"。

    2008年05期 No.114 1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 高职心理教育研究方法体系的构建

    陈新文;

    高职心理教育研究起步较晚,发展也较缓慢,尤其是对高职心理教育研究方法的研究,更是当前高职心理教育研究中的缺位。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职心理教育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也影响到高职心理教育实践的发展。在高职心理教育研究方法体系的构建中,高职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是基础,相关学科研究方法的发展是动因,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是创新的基本条件。

    2008年05期 No.114 1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 关于“教育产品”基本理论的探讨

    翟小会;

    教育产品研究是推进教育市场、教育产权及学校经营研究的逻辑起点,对于国际教育贸易的开展、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通过对有关教育产品研究文献的分析,呈现我国教育产品研究的现状,并对教育产品的概念、性质等作出经济学视角的反思及探讨。

    2008年05期 No.114 18-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改革与发展

  • 威斯康星思想对我国民办高校转型与发展的启示与借鉴

    武毅英;朱淑华;

    威斯康星思想在高校职能的发展史上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威斯康星思想对我国民办高校的转型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我国民办高校的发展应该找准社会需要的空缺,准确定位;多样化发展,注重教学质量;走出"象牙塔",与社会和谐发展;打造特色校园文化,注重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培养服务型人才。

    2008年05期 No.114 21-22+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 现代大学理念下财务制度的变革与创新

    毕宪顺;辛波;

    在大学管理制度建设和创新过程中,要善于学习、研究和借鉴国际通行的大学理念和与之相对应的管理制度,并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因地制宜地加以消化、吸收和创新。新时期我国大学财务制度的变革与创新必须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充分考虑到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相关利益者对大学财务制度变革与创新的新要求——信息披露;树立风险与稳健观念;体现大学的经营成本;借鉴国外一些先进的做法与经验;等等。

    2008年05期 No.114 2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 试论社会资本视野下的区域高校社会服务的管理策略

    刘干;刘明昌;

    社会服务是大学的三大职能之一。目前,提供高质量的社会服务已成为办学者追求的目标之一。在大学办学自主权日益扩大和高等教育发展战略已逐步由数量的扩张转移到质量提高的背景下,区域高校如何发掘高校内部、外部社会资本,健全高校社会服务的管理策略,有助于挖掘内部资源,提供优质社会服务,提高办学质量。

    2008年05期 No.114 27-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 从学生学习现状看高校教学改革

    黄烈佳;

    培养人才是高等教育的基本任务,也是高等教育的核心职能。本文从高等教育面临的新形势入手,在对某高校文科学生学习现状问卷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高校教改的对策与建议:首先应更新教育观念,培养创新人才;第二,要与时俱进,改革教学内容、方法以及教学考核方法与评价体系;第三,应建立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进行教学方法改革的激励机制,促进学生早日成才。

    2008年05期 No.114 30-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博士文苑

  • 经营视角下的大学治理结构改善

    张欣;

    随着大学与社会、市场的联系日益紧密,经营大学成为高校管理中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大学不仅要树立"经营"的意识和理念,而且还要尽量提高经营水平。政府监管权力要合理归位,拓宽大学经营空间。大学要按照学术组织的特点确立大学的经营模式,以责、权、利对等原则向大学基层分权,提高经营的活力;以学术为核心促进大学发展,培养学术经营能力。

    2008年05期 No.114 3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 熵值法在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效益评价中的应用

    马丹;

    运用熵值法客观赋权,构建了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湖北地区高校为典型案例,定量评价了1998~2004年湖北地区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效益。评价结果对于优化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结构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同时,结果也表明熵值法是科学有效的。

    2008年05期 No.114 37-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 美国高等教育“非歧视政策”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陈飞虎;

    弱势群体高等教育权益的实现状况是衡量国民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美国法律保证个人不因性别、种族、肤色、宗教信仰以及所来自的国家而丧失平等的接受高等教育机会。虽然美国高等教育领域里的"非歧视政策"受到了严重的挑战,但其立法与实施对我国高等教育政策的制定有明显的借鉴意义。

    2008年05期 No.114 4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 英国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力的经验与借鉴

    邹治;陈万明;

    在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日益严峻的形势下,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是缓解其就业难的途径之一。英国政府重视高等职业的教育政策,通过设置各类项目和专项基金配置培养学生就业能力,以及英国高校的在课程设置、就业服务方面的经验,为我国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完善就业指导体系提供了借鉴。

    2008年05期 No.114 44-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教师发展

  • 基于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FD实施模式研究——以上海海洋大学为例

    李杲;程彦楠;郑卫东;

    以上海海洋大学推进FD制度的实践为例,基于大学教师的专业发展,从推进FD制度的实践依据、实施目的、创新之处、模式与措施等方面对FD实施模式进行研究,以期对拓展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开发的内涵、保障大学教育质量、提升大学品质与竞争力产生积极影响与借鉴意义。

    2008年05期 No.114 47-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 教师评价制度及其教育生态学思考

    任珂;

    针对我国现行教师评价制度的特点,即以学校行政管理为主的评价目的、以行政管理人员为主的评价主体和以量化评价方法,为主的评价方法运用教育生态学中的教育生态位原理,为进一步完善教师评价制度提供新的研究视角。

    2008年05期 No.114 50-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 高职院校教师合作文化的建构

    严东强;

    高职院校多为合并高校,由于不同价值取向以及不同的兴趣爱好,不同学校有着特定的学术氛围与学术交流的传统,高职院校教师文化呈现多元文化格局。消除各校文化之间的摩擦、冲突,使他们的多元文化和谐并存,实现深度融合,创建和谐、创新的教师合作文化成为必然。通过对当前高职教师合作文化中存在的问题,从四个方面提出了建构高职院校教师合作文化的基本策略。

    2008年05期 No.114 53-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 瑞典教师职业发展概况研究

    钱小龙;

    瑞典教育在20世纪60年代迎来了发展的高潮期,从最初教师教育计划到后来的在职培训都经历了巨大的变革。因此教师以及相关教师教育的一些事件与这些任务和期望有着非常迫切和复杂的关系。一般来说,这包括为教师提供合适的职业支持和培训,还涉及到如职业道德、职业结构、教学思想、教学文化、策略中心,教育质量以及教育研究在职业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等等。

    2008年05期 No.114 56-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高校管理

  • 转型时期地方高师院校院级学科建设管理的定位与职责

    戚洪;

    学科综合化成为转型时期地方高师院校的基本特征之一。综合化转型促使地方高师院校组织结构产生变化。基于学科的学院制是地方师范院校加强学科建设管理的组织保证。院级组织在学科建设管理中既要明确定位,又要从院级学科建设的顶层设计、院内学科组织内环境优化、院级学科建设权力体系协调、学科团队与成员管理落实等方面履行相应的职责。

    2008年05期 No.114 59-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 高等学校绩效审计评价指标的构建

    周燕;

    绩效审计是考核高等学校办学效益的重要审计模式,绩效审计评价指标是审计人员在绩效审计中提出审计意见、作出审计结论的基本依据,在整个绩效审计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从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角度,构建了目前理工类综合性大学绩效审计评价指标结构模型,利用层次分析法科学计算出了这些评价指标在绩效审计评价中的权重。

    2008年05期 No.114 63-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 高校科研管理的现状及创新途径

    王清;丁可可;

    科学有效的科研管理工作对于提升高校科技创新的能力与水平,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本文阐述了提升高校科研管理水平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当前我国高校科技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推进我国高校科技管理创新的对策和建议。

    2008年05期 No.114 66-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 论一般地方普通高校办学特色的培育

    杨科正;

    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高教发展态势,办学特色的培育及强化是一般地方普通高校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一般地方普通高校应强化特色办学意识,明确办学特色建设思路;深化专业、课程及教学方法改革,培育个性鲜明的应用型人才;依托地域资源,精心培育特色学科及科研特色;开展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活动,积极为地方社会发展提供特色服务。

    2008年05期 No.114 68-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比较教育

  • 美国多元招生制度在我国实行的文化瓶颈探析

    王金利;

    高考招生向来是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反映了大学选才的标准,是基础教育的"指挥棒"。从文化的视角分析,美国实行的多元招生制度是与美国的教育分权制度分不开的。我国的高考招生改革在借鉴美国的多元招生体制时一定要考虑中国的文化传统,处理好身份取向的"人情味"与契约取向的相对冷漠、学而优则仕的惟一取向与实用主义的多元取向、道德诚信与法律约束等等的矛盾和冲突。

    2008年05期 No.114 7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 加拿大合作教育模式评介

    刘昌明;

    加拿大是合作教育的成功典范。滑铁卢大学的大学合作教育模式、莫哈克学院的社区学院合作教育模式、国际合作模式等,为我们提供了不同的合作教育模式类型,具有不同的借鉴价值。

    2008年05期 No.114 74-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 澳大利亚高校的学生教育管理——以悉尼大学为例

    邹放鸣;

    以悉尼大学为例,介绍了澳大利亚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四个方面的特点,从新生入学教育、就业指导服务、心理健康咨询、危机事件处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学生组织的作用、校园文化活动、思想道德教育等八个方面,对澳大利亚高校学生的日常管理和教育的实际运作情况进行了具体描述和分析思考。

    2008年05期 No.114 77-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 澳大利亚高等职业教育经费筹措保障体制略论

    袁迎菊;

    高等教育经费筹措是世界各国发展高等教育过程中普遍关注的问题。为了应对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国际化的挑战,澳大利亚在高等职业教育经费筹措保障方面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体制。这些体制的形成与实施对我国筹措高等教育经费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2008年05期 No.114 82-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 澳大利亚高校就业工作及其启示

    高明生;冯烜;孙凤义;

    澳大利亚在高校就业工作方面,从建立系统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采取积极的就业推介工作到培训专业的职业指导教师等方面,为学生的就业提供了良好的保障。针对我国高校在大学生就业指导方面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借鉴澳大利亚的经验,认为需要从专业设置、就业指导、教育质量保障、师资培训方面去努力。

    2008年05期 No.114 86-87+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德育创新

  • 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实效性分析——以就业为主导的入学教育

    国万忠;袁艳平;王文峰;

    多数高校新生的入学教育一直沿用为转变现实生活、学习习惯所采取的教育方式方法,还留有以往计划经济时期的痕迹。在就业方式日趋多样、就业压力大的今天,大学新生的入学教育必须以就业为主导,以就业所需智能结构为标准,以树立和不断完善就业意识为重点。

    2008年05期 No.114 88-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 大学生Kidult现象研究

    陈文;李江涛;王思华;张爽;

    成人孩童化心理的大学生Kidult族是近年来众多大学生时尚文化群体中的又一领军部落。大学生Kidult族的行为特征、群体心理及Kidult时尚文化对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教育带来了冲击。高校思想教育工作应该时刻把握校园时尚文化走向,通过有效的思想教育模式,从心理上、精神上引导大学生逐步担当起一个成年人应有的家庭和社会责任。

    2008年05期 No.114 90-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 对“网瘾”大学生扶助问题的团体工作设计

    韦春北;

    青少年团体工作中团体认知治疗的理论和技术可以从技术层面帮助大学生改变网络依赖的现状,使之重新回归正确健康的社会认知轨道。团体治疗方案的设计与运作不仅需要学校方面提供组织、制度、师资、经费等方面的资源保障和支持,而且需要学校调整管理和教育的观念和做法,使治疗活动融入一个社会系统中,从而保证治疗的效果。

    2008年05期 No.114 93-94+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 论党员在构建和谐校园中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

    丁恒星;

    党员因具有广泛的先进性而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校园的重要依靠力量。实践中,我们要在加强教育的前提下,通过设置模范先进岗为党员参与和谐校园建设搭建平台。同时,还要制定相应的考评机制来促使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2008年05期 No.114 95-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 大学生就业心理分析及其对策研究

    李德福;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有力地提高了我国劳动力的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但随之而来的大学生就业难题也日益凸显,导致毕业生就业心理多样化,使毕业生就业时出现焦虑、从众、攀比、依赖、抑郁等心理现象,非常不利于大学生就业,因此有必要加强对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进行分析,找出成因,进行疏导,使之具备过硬的心理素质,勇于面对社会竞争,以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2008年05期 No.114 97-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教育与法

  • 《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的适用与法律问题探讨

    刘宇;

    根据规定,《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是由毕业生、用人单位和高等学校签订的,并作为制定就业计划和派遣的依据。经过几年的实施,该协议书的使用已经被毕业生、用人单位、高校所接受和适应。然而,由于其法律规定的不尽完善,存在协议书的称谓容易与劳动合同混淆等问题,需要对就业协议书的法律性质做进一步的探讨。

    2008年05期 No.114 100-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 日本私立大学与我国独立学院政策法规的比较研究

    汪明;张存玉;

    日本私立大学对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而且为日本经济腾飞、科技进步、国民素质的提高也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通过日本的私立大学与我国的独立学院在政策法律、经费筹措、产权制度等方面的比较分析,为同处亚洲和同属私立高等教育的我国独立学院发展提供一些借鉴。

    2008年05期 No.114 103-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 公立高校法律定位的单一化取向及其路径选择

    伍红军;罗英姿;

    现行公立高校的事业单位法人的法律定位不合理,公立高校承担的法律主体角色呈现出复杂化状态,严重制约了高校的健康发展。直接由立法机关以单行法规独立规范公立高校的法律地位,在大学与政府平行分权的基础上,确立公立高校独立于行政机关的公法人之特别法人的法律地位,可以提供完整的、对大学主体人群的权益保障,从而确保大学自治的实现。

    2008年05期 No.114 106-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会议纪要

教研天地

  • 在游戏中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以汕头大学工学院EIP-CDIO素质拓展训练营为例

    陈智武;陈珠琳;陈文滨;蔡映蜺;姚熠;

    职业核心能力是关乎学生的就业和职业生涯发展。依据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职业活动导向特性,结合汕头大学工学院EIP-CDIO素质拓展训练营的实践,探讨如何通过会议与沟通体验、领导才能拓展、心灵成长训练等游戏提高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

    2008年05期 No.114 112-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大学物理教学革新

    李海宝;宋作忠;吴云鹏;刘炳胜;任敦亮;

    在省属高校中,非物理类大学物理教学目前面临学时缩减、内容增加、对象多元等问题。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推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技术的改革,是新世纪物理教学改革的一个突破口;充分认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并彰显教学规律的人性化,是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

    2008年05期 No.114 115-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 课程设置改革与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

    张月玲;刘梅月;刘超;

    课程教学作为研究生培养过程的一个基本环节,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课程设置在整个课程教学工作中又起着基石性和原本性的作用。本文在分析我国现行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面向创新能力培养的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的改革措施。

    2008年05期 No.114 118-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 财务管理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马元兴;

    高等职业教育要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化,强化学生能力培养。财务管理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主要是指以研讨财务管理课程岗位、设计"教、学、做"一体化方案、开发"双堂双纲"教学标准、营造"校企合一"教学环境等,实现财务管理课程的职业性、开放性、实践性。

    2008年05期 No.114 120-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 论民办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王波;

    民办高校将培养应用型人才作为办学的立足点,有必要积极采取措施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根据民办高校的教学工作现状,构建应用型实践教学体系的主要措施包括:完善教学计划,明确教学目标;充实教学环节,创新教学内容;加强教学保障,提高教学质量;创新培养方法,强化实习环节,等等。

    2008年05期 No.114 124-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 怎样看待一流大学建设

    王长乐;王小青;

    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个需要国家及大学都必须努力的活动。其基本要求:一是大学应该是一个纯粹的教育和学术机构,不能是行政或准行政机构;二是需要本国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要素的支持;三是一流大学建设中的"创",应该是建设实质性的现代大学制度。其关键是培育一代新人,开一代新风。为此,应该允许社会批评,并将其转化成大学进步和发展的动力。

    2008年05期 No.114 1-2+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 大学文化的基本特征与建设策略

    周倩;

    大学文化是大学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在内外部环境的影响下,经过历史的积淀,逐步形成的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形态。继承大学文化,建设大学文化,能够确保大学以其特有的历史沿革、学科专业优势、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目标等增强和显示自身的独特竞争力。

    2008年05期 No.114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 大学市场化与高等教育质量保障

    莫丽娟;王永崇;

    大学市场化使高等教育成为由相互竞争的大学提供的一种特殊商品,教育服务按质论价。准市场化制度环境下,高等教育出现了稀缺性、竞争、认知、选择等制度变迁的基本动因。高校要转变制度观念,增强市场适应能力,从而健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2008年05期 No.114 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