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伟;张万红;
从中国历史的不同时期考察中国政府与大学的关系,表明:新时期政府与大学之间的根本冲突已经不复存在,政府对大学的控制表现较为强调大学对政府的实用价值,强调大学为国家和社会服务的作用,而忽视大学自治权力对大学发展的重要作用。符合时代要求的创新型人才和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精尖科学技术是政府与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在保证高等教育质量方针的贯彻与实施情况下,政府必然愿意赋予大学更自由的学术环境。但是这一过程是大学与政府间的博弈,需要经过较长的历史发展过程。
2008年06期 v.26;No.115 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 孙秀玲;
注重社会服务是近代中国教会大学从创立之日起就明确的一种指导思想。起初,它只是基督教精神的一种世俗表达,但随着社会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社会服务逐渐泛化为教会大学各项工作的准则,并成为其办学特色之一。
2008年06期 v.26;No.115 35-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 任初明;付清香;
通过对1997年以来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研究状况的整体把握,描述了这10来高校学生工作研究的进展及取得的成就,提出我国学生工作研究总体水平不高的根本原因是研究工作仅仅停留于工作研究的层面而没有树立起专业化视角,提出树立专业化视角是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研究的必然选择的结论。
2008年06期 v.26;No.115 38-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 车如山;崔永红;
蔡元培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尤其是在高等教育方面,他在借鉴和融合西方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先进经验和管理模式基础上所形成的高等教育办学思想,通过其在北京大学实施的改革举措体现得淋漓尽致,为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创立和发展确定了一种范式,奠定了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的基础。
2008年06期 v.26;No.115 42-43+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 田水承;张剑;
进行办学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办学资源使用效率和运作的效益,是大学经营的本质属性。大学实行经营管理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应对高校面临的校际竞争、解决自身存在问题的需要,也是国际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实践推动的必然要求。大学经营就其内在逻辑特征上主要分为产品经营、资产经营和资本经营,本文主要从这三个方面探讨、分析地方高校的经营策略。
2008年06期 v.26;No.115 44-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 祝木伟;
煤炭应用型本科教育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机遇与挑战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应用型教育教学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前提下,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深化课程体系改革,强化实践教学,使人才培养方案与人才培养目标相协调,更好地适应煤炭企业的需要。
2008年06期 v.26;No.115 48-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 王宗祥;尹小萍;
苏北高校人才流失对高校办学成本、工作绩效、教师士气、高校形象等方面都产生重大负面影响。如何留住人才,防范人才流失事关苏北高校的长远发展,对提高苏北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用理论分析和访谈相结合来分析人文环境、高校管理体制、职业选择、发展机会和社会需求等因素对苏北人才流失的影响,进而提出具体解决措施和相关对策。
2008年06期 v.26;No.115 50-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 刘丽;欧向军;
通过分析苏北经济与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可以得知,苏北地区陷入了教育与经济均不发达的不良循环之中。苏北地区要突破教育与经济均不发达的不良循环,必须适度超前发展高等教育;苏北高校要主动服务地方经济,切实履行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职能,从而实现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2008年06期 v.26;No.115 53-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 向欣;
大学生的智能发展潜力巨大,但由于存在着一些常见的问题,大学生智能训练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按照智能发展教育的进程,大学生智能发展教育策略主要有四种:引起注意、动机激发策略;阐释理论、认知重组策略;实践练习、知行结合策略;强化效果、信息整合策略。
2008年06期 v.26;No.115 67-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 黄元元;
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依赖性强,动手能力弱现象,而改变这一现状的重要措施之一是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不同于实习,在各个教学环节中具有过程性、渗透性、灵活性和目标上的关键性。从阐述加强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方面所存在问题的角度,从认知能力、应用能力、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四个方面提出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新思路。
2008年06期 v.26;No.115 70-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 曾青霞;陶美重;杨清;
从农村学生高等教育入学率、在各层次高校中所占比例以及在各学科专业的就读情况三个方面分析我国农村学生在高等教育消费中的弱势地位。并指出形成农村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中处于弱势地位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其弱势地位是长期逐层积累起来的,二是现行相关政策使其地位进一步恶化,三是高等教育预期收益的降低和就业风险的增加影响了农村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积极性。
2008年06期 v.26;No.115 72-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 张金健;段鑫星;
近年来,各地先后爆发出不少大学生参与非法传销的事件,既荒废了学业,又给其身心带来巨大伤害。因此,从投机心理、无知心理、成就心理三个层面分析大学生参与传销的心理动因,提出从学校、学生个人、社会三个方面做好防范,把日常思想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双管齐下,防止更多的大学生上当受骗,保障大学生健康成长。
2008年06期 v.26;No.115 77-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 胡海山;
网络成瘾的类型可分为网络游戏成瘾、网络交友成瘾、网络色情成瘾、计算机成瘾等等。解决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需要了解和把握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特点,认识网络成瘾对大学生自我控制行为的影响;需要个人、家长、学校以及政府部门的共同努力。
2008年06期 v.26;No.115 79-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 李玲;陈全君;
在分析高校学生职业观所具有的现实与理想并重、求职意愿趋向多元化、择业过程矛盾重重的特点的基础上,探索高校艰苦专业学生树立正确职业观的方法与途径。
2008年06期 v.26;No.115 8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 施永红;赵鹏;
学生党建工作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内容。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骨干力量,思想政治辅导员在学生党建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对辅导员从事学生党建工作现状及面临的挑战的分析,对辅导员如何在学生党建工作中正确定位、更好地发挥作用提出了建议。
2008年06期 v.26;No.115 84-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 樊建武;
大学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中坚力量,加强宗教知识教育有助于大学生正确认识宗教文化现象、正确分析宗教问题、正确对待宗教信仰。针对当前大学生思想实际,要充分发挥"两课"主渠道、主阵地作用,不断创新教育形式和方法,积极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切实加强科学精神教育、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和党的宗教政策教育以及宗教知识教育。
2008年06期 v.26;No.115 86-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 荣敏;
人格是人的行为、心理特征的总和,健全的人格是现代化人才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也是当今社会对人的发展提出的最迫切要求。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人格教育应处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地位。教育者要熟悉人格教育的基本特征,通过全方位的努力,实现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2008年06期 v.26;No.115 89-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 安明霞;
中国传统的孝道思想丰富而深刻,既有超越时空的普适性,又有受历史制约的局限性。从建设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和理论价值两个方面,分析了大学加强孝道教育的迫切性和重要性,最后提出大学要对新型孝道教育的内涵进行探索并努力加强对大学生的孝道教育。
2008年06期 v.26;No.115 9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 王廷弼;孙希明;
行业协会是现代化社会的中介组织和自律性行业组织,是政府、企业和市场间的桥梁和纽带;行业协会具有资源、人才、信息、地位、宣传、科研、人脉、系统等八大优势;中国煤炭教育协会在创建学习型企业推进工作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2008年06期 v.26;No.115 107-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 程宜康;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课程模式是由技术教育特征所决定的。依据职业与技术教育的概念,高等职业与技术教育的基本特征需要从技术素养、技术能力、技术知识等角度进行系统概括。按照定向、定位、定格的"三定原则",职业与技术教育课程模式的构建可分九个维度,其中环境维度、教学模式维度、管理维度和文化维度是有别于一般课程模式构建理论的新的考量。
2008年06期 v.26;No.115 110-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 涂瑞珍;
大学排行在公众眼里是了解大学教育的重要信息渠道。而我国目前的大学排行很难全面反映在校生的情况,数据过于单薄,不能正确反映一所大学人才培养效率状况。基于学生角度的大学排行榜指标设计应遵循三条原则:一是为高中毕业生和大学新生起到咨询和引导作用;二是关注学生在校的学习和生活状况;三是增加对学生毕业及毕业后状况的考察。这三方面能够较为全面地反映一所大学对学生的吸引力、教学质量、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以及社会、用人单位对大学的认可度等。
2008年06期 v.26;No.115 114-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 裴笛;
"慎独"作为儒家倡导的道德修身的重要方法和人格修养的理想境界,蕴含着丰厚的思想意蕴、哲理取向和价值追求。有效解决现代社会中的网络道德伦理问题有赖于对"慎独"资源的充分利用。一方面,"慎独"对主体内省、真诚、自觉、深沉式的道德诉求和伦理期待,可以为解决当下网络道德伦理问题提供借鉴;另一方面又要着眼于内在局限、外延延伸和内蕴拓展,对"慎独"进行现代转换,实现现代生成,进而使之成为全社会的整体道德规范。
2008年06期 v.26;No.115 117-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 杜华;
期刊是信息的重要载体和主要传播媒介。作为期刊的编辑,担负着多元的职业责任,有对社会的责任、对学术的责任、对思想与文化的责任、对读者的责任和对作者的责任。只有充分、正确地认识和理解了这些责任,才能真正做好本职工作。
2008年06期 v.26;No.115 120-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