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喻道安;刘超;王瑛;
第一轮高校评估对地方高校进一步明确办学指导思想和教学工作思路、提升对本科教学中心地位的认识、改善办学条件、规范教学管理以及总结和凝练本科教学的传统和特色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存在没有充分发挥被评地方高校积极性、分类指导不够、效益不高以及过分强调结果等不足。建议对地方高等院校的评估应尊重被评学校的意见,分类指导,注重办学效益评价,最终引导地方高校通过评估建立和完善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2010年03期 v.28;No.124 14-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 栾兆云;
校长专业化视野下大学校长的责任,从校长群体层面来讲,主要包括政治责任、经济责任、法律责任和伦理责任;从校长个体层面来讲,大学校长应代表本原的教育价值取向、代表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代表理性化的人文教育观。落实大学校长责任的具体策略主要包括:更充分地落实高校的办学自主权;加强与社会及家长的沟通;构建多元化、系统性的校长培训机制;强化对校长工作的评价与监督。
2010年03期 v.28;No.124 17-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 李建中;
大学教育通过知识的传递和转化实现从内涵上培养人才的价值。文章通过运用SECI知识创造模型,分析大学教育活动中知识传递与转化的过程,提出在知识经济时代大学教育创新的路径。
2010年03期 v.28;No.124 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 魏海婴;汪雅霜;
大学经过几百年的发展,逐渐具有"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服务社会"三大职能。基于大学三大职能的视角来考量我国的大学,其存在着"人才培养的失职、科学研究的失范、社会服务的失位"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我国大学应着重打造人才的成长摇篮,营造自由的学术氛围,并提供学术性的社会服务。
2010年03期 v.28;No.124 24-26+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 刘伟利;
教育评价中技术主义的核心是弱化了人在教育中存在的完整性和复杂性,其表现在注重即时性的评价,不注重终身性的评价;注重确定性的评价,而不注重模糊性的评价;注重共性的评价,而不注重学生的个性评价。以对人性的卓越追求来超越当下教育评价中的技术主义取向是对其反思的核心路径。
2010年03期 v.28;No.124 27-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 付梦芸;
多源流分析框架是美国政策家约翰.W.金登提出的一种政策分析方法,他认为整个系统中存在着三股源流,即问题流、政策流和政治流,而"政策之窗"对三者起了耦合作用。推动1999年我国高等教育扩招政策出台的"问题流"主要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政策流"是著名学者对发展高等教育的理论探索,"政治流"是我党对教育公平的关注,"政策之窗"便是金融危机的爆发以及汤敏夫妇的建议。扩招政策的出台促进了教育公平,推动了高等教育的发展,但是与之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各部门要采取有力措施,更加关注效益和质量。
2010年03期 v.28;No.124 3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 潘芬芬;
自主招生制度自2003年起历经7年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步入了正轨,但是仍然存在诸多为人所诟病的现象。四川大学"双特生"的招生迈出了新的步伐也引发各方议论,在大部分高三年级学生所走的高考大路之外的自主招生绿色小路,是否能够经受得住各方考验,能够不辱使命,扮演好高考的补充角色,关系到我国人才培养方案,也将辐射到中小学的教育,因此是十分重要的议题。
2010年03期 v.28;No.124 3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 宋燕;
2010年高校面向应届本科毕业生招收硕士专业学位。学术性学位按学科设立,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偏重理论研究,培养大学教师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专业学位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应用,毕业生主要不是从事学术研究,而是从事具有明显的职业背景的工作。"硕士专业学位招收应届本科毕业生"政策的出台有深刻的时代背景,为使其不流于形式,达到真正优化研究生培养结构,满足社会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国家应当立足长远,发展规划合理化;高校应当强化要素,培养体系专业化;社会应该综合协调,教育职业一体化。
2010年03期 v.28;No.124 37-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 丁三青;
研究大学学术组织既要熟悉相关的理论基础知识,也要熟悉当前高校的机构设置及运行机制,更要有相当丰富的大学管理经验。本文所列举的若干对关系,既有在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理念上的思考,如原创性与嬗变性的关系、历史与价值的关系等;也有对当前大学学术组织运行机制的审视,如知识发展与组织演变的关系、政府与大学的关系等;也有在管理实践基础上的反思,如基层学术组织和大学内部治理的关系、服务社会与学术中立的关系等;也有对研究方法提出的建议,如方法与假设的关系、借鉴与本土化的关系等。
2010年03期 v.28;No.124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 毛善君;
上天不易,入地更难。当前,矿山开采,特别是我国的井工煤矿开采因重大事故频发、从业人员总体知识水平低下已经成为"低技术"的象征。本文以航天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借鉴,以钱鸣高院士提出的"绿色采矿,科学采矿"理念为指导,对煤炭科研院所教学、科研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实现诸如数字煤矿、智慧煤矿、无人采矿等高科技采矿的新思维。
2010年03期 v.28;No.124 7-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 罗建国;林娟;
学位授权是我国学位教育工作的"触发装置"。学位授权政策研究的价值体现在:第一,它必然涉及对我国现行学位授权政策效应的把握,并给予政策调整以科学、有效的指导;第二,学位授权政策是国家创新人才培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位授权政策进行研究,将有助于推动国家创新人才制度建设;第三,有利于全面、深入把握学位授权工作的现状与问题,完善我国的学位授权政策。
2010年03期 v.28;No.124 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 2010年03期 v.28;No.124 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 2010年03期 v.28;No.124 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5K]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