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科蓉;
现代大学制度已成为我国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和教育改革的难点问题。通过对国内现代大学制度研究的文献梳理,发现学术界对现代大学制度的研究存在各种视角。不同的研究视角虽然有助于拓宽我们的视野,但对如何建构适合我国国情的现代大学制度这一根本问题并没有提出有效的建议。
2010年05期 v.28;No.126 13-16+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 罗婷婷;
依据伯顿.克拉克的高等教育三角协调模式,我国大学教师人事制度改革的走向最终取决于国家权力、市场力量和学术权力这三种力量的对比变化和合力作用,而目前人事制度改革成效甚微的根本原因在于学术权力的缺失,因此聚焦学术权力问题,归还学术权力应有空间显得极为重要。
2010年05期 v.28;No.126 17-19+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 杜卉卉;孟莉;
大学章程在大学的建设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大学章程在制定与实施的过程中存在着法律地位不明确、缺乏程序性规定、可操作性不强等诸多问题。针对上述问题,高校在大学章程的制定与实施中应当坚持以下原则:提高对大学章程的认识,明确大学章程的法律地位;明确大学内部各权力关系,凸显学术权力在章程中位置;进一步明确教师与学生的权利与义务;规范章程用语,增强可操作性;遵循合法的程序制定章程;建立监督机制,提高大学章程的公开性和透明度。
2010年05期 v.28;No.126 20-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 钱玲;彭红军;
我国高等教育学费制度存在着缺乏必要的成本约束机制、无法体现不同学校或专业间的收益差异、实行"一刀切"的学费模式、政府投资不足、学生机会成本受到忽视等问题。鉴于此,我国高等教育学费制度应当确定合理的学费标准和定价周期,加大财政对教育的拨款,完善奖学金及助学贷款制度,国家坚持对经济落后地区的投资倾斜政策,建立高等教育成本核算与控制评价制度。
2010年05期 v.28;No.126 24-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 蒋铁汉;
高等教育学立场是高等教育学学科发展中应该坚持的一种思维、一种心态、一种气量、一种信仰。复杂性思维的复杂性、整体性、反思性、开放性四个特征给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提供了很好的启示,高等教育学研究对象的特征是高等教育学立场提出的基础。高等教育学立场对高等教育学科发展坚持本土立场、应对学科危机、完善学科理论、反思认知模式具有积极意义。
2010年05期 v.28;No.126 28-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 李婷婷;刘在洲;
学科融合是当今学科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文章从物理学中"场"理论出发,尝试构建"知识场"。知识场是客观存在的,是知识的一种运动状态,具有不平衡性,它的自组织特征又会引起知识内涵改变和外延增加。通过知识场效应即知识的扩散和吸收分析了学科融合的内在动力机制。
2010年05期 v.28;No.126 3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 苌光锤;李福华;
学术共同体是一个使用频率很高的词汇,但又是一个模糊不清的概念。很多学者常常把科学共同体与学术共同体二者相等同,混淆了概念,造成了学术共同体内涵的缩小化趋势。本文主要从学术共同体的概念以及特征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对学术共同体能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
2010年05期 v.28;No.126 36-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 郭恒亮;
教育个性化思潮席卷世界,由此引发了各国的教育教学改革。教育个性化的思想体现于各流派思想之中且不无相通之处,都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生命的完整与灵动,具有重新界定教师的"导师"作用,并倡导系统性与倾向性教学相一致,揭示了教育的最终走向。当然,教育个性化思潮也有其不完善之处,关键原因在于一些流派思想哲学基础的缺失,教育工作者需对其折射出来的不当之处应看得更为深远。
2010年05期 v.28;No.126 39-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 高燕;
俄罗斯女子高等教育经历了一个多世纪发展,在数量、比例、专业、层次方面均取得了较大成就。苏联解体以来,女性对社会政治、经济体制变化具备了一定的适应性,所选专业主要分布在人文和社科领域,随着教育层次的提高女性人数与比例逐渐减少,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集中在就业方面。
2010年05期 v.28;No.126 6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3K] - 周倩;李莉;朱银银;
英国高校创业教育由20世纪60年代发展至今,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形成了鲜明的特点。如:政策支持,教育资金有保障;三位一体,共建创业教育网;高校支持,创业教育环境优;结构完善,教育课程种类多;方法灵活,学习模式重实践;等等。这些经验值得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借鉴。
2010年05期 v.28;No.126 65-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 陈磊;
被称为"美国心灵的攀登"的通识教育改革运动,极大地促进了美国大学本科教育的进步。其中,以赫钦斯、柯南特以及克尔为代表的不同价值取向的大学校长,为推动通识教育改革的进行与深入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大学校长在其中的领导作用,保证本科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这是美国通识教育改革给予我们的重要启示。
2010年05期 v.28;No.126 69-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 沈士德;
美国社区学院是全球职业教育的成功范例,被世界各国所效仿。其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与企业和社会保持了长期的有效联系,能够满足企业和公众的需求,使市场、就业、教育达到完美的结合。借鉴美国社区学院的经验,我国的职业教育应当以人为本,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注重校企合作;实现教室、实训室、办公室"三室合一";注重发挥校友的作用。
2010年05期 v.28;No.126 73-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 刘文华;
目前,对大学排行的关注,多是从排行本身的利弊、如何完善以及对大学与社会的影响方面,而较少从学生的角度来审视大学排行的影响。实际上,大学排行对某些即将进入大学的学生而言,在择校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参考。同时,大学排行对来自排行中大学毕业生的未来职业生涯发展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在职业生涯的早期。文章以美国大学排行对学生的影响为参照,以期能折射出我国大学排行在学生择校、就业过程中的作用,从而为我们更好地利用大学排行提供一定的启示。
2010年05期 v.28;No.126 76-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 朱洁义;张楚;
对"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问题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与综合,发现当前许多高校在如何培养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问题上存在着四个误区: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束缚了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没有创新意识的教师来培养创造性的学生、用别人的经验来培养自己的学生与追求创造性思维培养的立竿见影。针对这些误区,结合相关案例研究,尝试性地提出四点建议:依据文化环境培养创新人才;更新传统教育观念和学习观;培养具有创新意识与创造性思维的教师;注重校本特色,避免"一蹴而就"心理。
2010年05期 v.28;No.126 79-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 章冬斌;
贫困生是大学毕业生中的弱势群体,由于受社会关系壁垒、地域壁垒、户口壁垒、名校壁垒等制约因素,贫困大学生的就业之路更不平坦,主要变现在:经济压力沉重、职场应聘中往往处于心理劣势、就业行为取向短视等特点。因此,结合贫困大学生在求职竞聘中暴露出的问题,必须在求职环节和培养环节有针对性地开展高校的就业服务与指导工作。
2010年05期 v.28;No.126 83-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 李红娇;
通过了解压力应对理论的发展和我国大学生压力应对研究的现状,认为当前我国大学生压力应对方面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在研究方法多维度、研究手段科学性、实践应用广泛性上存在不足等问题。因此,提出规范压力应对的科学研究、构建压力应对实践体系是增强大学生压力应对能力的关键。
2010年05期 v.28;No.126 86-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 宣力亢;
资金问题是民办高校生存和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民办高校面临着资金链风险。本文分析了民办高校资金链的历史与现状,对主要以学费滚动发展的民办学校、企业等主体投资的民办学校和独立学院这三种类型的民办高校提出相应的风险预警信号,并提出了金融危机下民办高校资金链风险防范的社会整体策略。
2010年05期 v.28;No.126 89-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 陈丹;
我国法学本科教育长期以来奉行的是"宽口径"培养理念,易造成理论与实践脱节。而且在对学生职业伦理以及法律文化素养的塑造方面还存在着诸多不足,最终反映在法律实践中诱发许多现实问题,影响到社会公众对司法职业的正向评价。对法学教育理念进行深度重塑,应当成为我国法律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2010年05期 v.28;No.126 92-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 方跃平;
师生关系的建立,一般要经历产生-建立-发展-提高、由初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教育是在人与人之间交往中展开的,没有师生关系的交互性,就不可能有教育活动。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通过交往得以维系与进一步发展,师生在这种交往式教育中得以相互体认、彼此信赖、教学相长、达到理解,最终实现教育的价值。
2010年05期 v.28;No.126 95-97+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 郭东;赵玺雅;戴彬;
高校的安全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单一的高校安全工作责任制度已经无法适应安全管理的全面开展。高校必须按照分级负责、分类管理、责任到岗的原则,构建由学校统一领导、职能部门分类管理和二级单位全面负责的高校安全工作责任体系,通过全面推行目标管理制度,切实保证高校安全工作责任体系的有效实施。
2010年05期 v.28;No.126 98-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K]
- 吴财芳;秦勇;
近几年来,我国煤层气勘探开发事业蓬勃发展,这就要求高等教育能够培养出新型的煤层气专业人才。中国矿业大学目前已经具备了开设"煤及煤层气工程"专业已经具备了所有条件,包括坚实的专业基础、雄厚的师资力量、优越的学习条件、良好的校园环境以及乐观的就业形势。中国矿业大学将在"煤及煤层气工程"专业的专业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建设等方面作进一步的研究与实践。
2010年05期 v.28;No.126 110-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 袁爱之;罗云;
加强选修课建设是提高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质量的客观要求。研究型大学应当提高对选修课建设意义的认识,加大选修课建设的力度,增加选修课的数量和比例;科学设计选修课的内容,确保选修课的教学内容与人才的培养目标相适应;优化选修课的结构,建立科学化的选修课体系;完善学生选课的服务工作,提高学生选课的质量;加强对选修课的教学管理,努力提高选修课的教学质量。
2010年05期 v.28;No.126 113-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 王素玉;李建楠;陈修龙;
高校课程建设应当正确处理好接受知识数量和质量的辩证关系,对现有课程进行选择和重新组合。根据工科院校机械类课程建设的实际情况,基于异质相关课程群的概念,可采取以下改革措施:立足于我国的教育背景,转变教育理念;组建异质相关课程群建设教学团队;优化与整合教学内容,实现课程综合化;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2010年05期 v.28;No.126 117-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3K] - 许永忠;董守华;祁雪梅;
根据高校开设"数字图像处理技术与应用"课程的益处,结合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的体会,提出对该门课程教学方法的一些改革:利用可视化形象教学;分层次教学;以兴趣为主线,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堂上的互动沟通策略;开放的评价体系以及通过综合作业达到应用能力培养等。
2010年05期 v.28;No.126 120-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 邹虹;
本文探讨了理工科院校外语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要性,提出理工科院校外语专业应充分利用理工院校的学科环境优势,走与强势专业结合的道路,通过有效地教学资源整合,提升外语专业的科技教育内涵,建立复合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体系。西安科技大学将外语专业同地矿、机电等优势学科相结合,不断创造外语专业发展新的生长点,走出了一条理工科院校外语专业发展的特色之路。
2010年05期 v.28;No.126 123-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