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与发展

  • 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的内涵与特征分析

    高新柱;徐晓媛;

    教育质量的危机目前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国,高等教育质量管理已经成为不可回避的话题。高等教育认证、高等教育评估和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是保证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进行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其中,认证是一种衡量标尺,评估是价值判断工具,保障是改进手段。从其发展轨迹来分析,高等教育质量管理是基于"利益关系人"的管理,是从技术层次向文化层面过渡与转型的管理,是一个在注重对质量进行真正保障基础上强调不断改进和提高的管理。

    2011年06期 v.29;No.133 8-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 地方性高校社会化服务绩效影响因素分析

    向延平;

    地方性高校社会化服务绩效评价是评价地方性高校服务社会功能的强弱和对社会贡献力的大小。从社会服务观念、学科专业、科研实力、信息服务和社会化服务绩效评价机制等方面对地方性高校社会化服务绩效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以期为地方性高校社会化服务绩效评价提供新的研究思路、方法和建议。

    2011年06期 v.29;No.133 1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 从大学章程的视角论新疆高校学术竞争力的提升

    杜芳;蔡文伯;

    大学章程是现代大学制度构建的根源,在大学内部治理中具有领导和制约其它规章制度的作用。以大学章程制定为契机,对高校学术管理和发展做出明确的规范和约束,有利于大学学术竞争力的提升。新疆高校的学术竞争力普遍不高,其原因是多样的,其中行政权力过大是其主要原因。以大学章程的合理制定来规范内部治理制度并提升学术竞争力是新疆高校获得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新疆高校治理逐步走向规范化、合理化、法制化的起点。

    2011年06期 v.29;No.133 16-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 江苏高职院校规模效益研究的结论分析与发展对策

    秦澄;

    高等职业院校办学规模与综合效益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受到教育主管部门和院校的关注。根据江苏省高职院校规模效益研究中投入产出主成分分析、主成分回归分析、主成分数据包络分析的结果,对高职教育办学规模与办学效益、经费投入与办学质量以及如何实现科学发展展开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2011年06期 v.29;No.133 19-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简讯

校长论坛

  • 论转型期高校科学发展的战略思考

    郭金创;

    随着高等教育进入新的改革期、发展期,高校一方面要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转变,另一方面要主动实现发展理念、人才培养模式和管理战略的实质性转变。在发展理念方面,要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各项要求的前提下,努力营造"创新发展、开放发展、和谐发展"的氛围;在管理战略方面,要大力实施"质量立校、特色兴校、学科强校、人才名校"战略。

    2011年06期 v.29;No.133 2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 新疆煤炭人才集团化培养模式探索与创新

    朱印岗;黄朝华;余斌;

    新疆煤炭煤电煤化工人才培养基地是自治区已建立的五个职业教育集团之一。成立以来,基地积极探索与创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通过构建模式改革基础平台、探索模式改革主要形式、探求模式改革有效路径,努力构建起"合作共赢、互惠互利"的合作长效机制。

    2011年06期 v.29;No.133 27-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高校管理

  • 基于角色理论视角的高校师生关系失调的研究

    屈勇;

    高校师生角色关系是一种围绕教育教学过程而形成的特殊人际关系,是教师和学生角色互动的结果。基于角色理论的视角,探讨目前高校师生角色关系失调的主要表现为:师生角色间冲突、师生角色不清和师生角色失败;究其原因主要是:角色规范的表面化使得师生角色行为缺乏指导和制约、角色期望的模糊不清或者冲突使得师生角色行为无所适从;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从角色环境入手明确师生角色规范和期望、从角色主体入手强化师生对角色规范和期望的认同两方面改善师生角色关系失调的建议。

    2011年06期 v.29;No.133 30-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 高校课题制科研项目全成本核算初探

    熊伟;李爱彬;

    本文突破现行科研项目成本计算方法的局限,将全成本管理理论引入高校科研项目成本管理中,系统地构建了高校课题制科研项目全成本核算体系,提出了建立科研经费全成本核算动态控制机制,在项目的申报、审批、预算、过程控制、验收结题等各个环节实现财务信息的有效共享。这一研究是对高校课题制科研项目全成本核算研究领域的理论发展的深化和推进,对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011年06期 v.29;No.133 34-35+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 高校搜查权的限制

    万金店;

    高校搜查权的存在有其必要性,但是高校搜查权的过度行使,则有可能给学生的隐私权造成不必要的伤害。针对高校搜查权的现状与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必须要对高校搜查权进行必要的限制,以便于更好地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2011年06期 v.29;No.133 36-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 基于阅读的高校图书馆之功用

    刘红兰;

    阅读活动是实现文献价值的手段,而高校图书馆为了更有效地实现对知识信息的传播和使用,则应该针对师生的特点和阅读需求提供多样化的文献,建设多条文献信息与读者的通道,打造温馨怡人的阅读场地,形成一种环境推动读者进步和读者进而改造环境的良性互动。

    2011年06期 v.29;No.133 39-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德育创新

  • 论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阻滞力因素及其对策

    李显棠;段鑫星;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异质文化冲击、信息来源复杂、西方国家的意识形态渗透、社会转型期经济政治领域矛盾的凸现等多方面的阻滞因素。同时,由于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活动的复杂性,决定了接受主体在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中总会遇到程度不同的心理障碍。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当把握体、认相结合的原则;显、隐相结合的原则;受教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2011年06期 v.29;No.133 4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 网络条件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路径探析

    张兵;

    为准确了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知状况,有针对性地利用网络传媒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通过对连云港市3所高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后得出的总体概貌是:大学生对传统理论灌输模式认可程度不高,高校也没能发挥好校园网络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作用。对此,高校可以进一步从加强校园网站阵地建设、培养大学生媒介素养、构建多样化的网络舆论引领机制、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等多方面入手,发挥好网络传媒的独特优势,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

    2011年06期 v.29;No.133 46-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 贫困与关爱的相遇——基于徐州工程学院贫困生资助状况的调查

    郭莉;

    给贫困生提供全面的人文关怀是贫困生资助的根本任务和价值。人文关怀的缺失影响了高校贫困生资助的效果。高校贫困生资助人文关怀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即以贫困生为本;提高高校贫困生资助效果的关键是人文关怀的回归并构建体现人文关怀的长效机制;和谐校园建设是高校贫困生资助人文关怀最重要的实现载体和路径。

    2011年06期 v.29;No.133 50-5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 “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研究

    江冰雪;

    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西方文化思想潮流和价值观念正强烈冲击着现代的大学生,"90后"的大学生更是如此。计算机的使用和网络的大规模普及深深影响着"90后"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表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更是对他们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产生了深远影响。文章在分析"90后"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基础之上,提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路径,以期能够加强"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

    2011年06期 v.29;No.133 53-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人才培养

  • 高校按大类招生人才培养模式的SW OT分析

    张扬;孙志良;

    实行按大类招生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我国高校教学改革的一大趋势。通过运用SW OT分析法,对按大类招生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分析。最后的建议是:在实施按大类招生人才培养模式过程中,教学管理者必须考虑学校自身实际情况,结合学校的办学资源、人才培养目标、相配套的培养方案、教学管理制度等谨慎地实施。

    2011年06期 v.29;No.133 57-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 大学生非学历证书考试的学习动机研究

    蔡砚秋;

    本研究对大学生参与非学历证书考试的学习动机进行调查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大学生参加非学历证书考试的主要学习动机是自我兴趣和奉献国家事业。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国家需要的学习动机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自我兴趣的学习动机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在简要分析调查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一些改进的对策和建议。

    2011年06期 v.29;No.133 60-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构建

    陈翊;

    培养不同类型人才需要不同的教学体系。随着越来越多高校从培养研究型人才转向培养应用型人才,调整教学体系势必成为一个新问题。本文分析了高校人才培养定位和能力目标,探讨了应用型人才需要具备的高中低三个层次的能力,设计了对应的实践教学体系、理论教学体系和提升教学体系三个教学体系,并提出了实施教学体系中应该注意调整教学方法、借助社会力量和注重情商培养的三个问题。

    2011年06期 v.29;No.133 63-65+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 大学生国学教育的思考

    高忠芳;

    对大学生加强国学教育,是高校发挥文化传承与创新功能的基础性工作,能在知识拓展、品德培养、思想传承、为人处世等方面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通过开设国学课程,举办第二课堂活动、设计校园空间文化等途径对大学生进行国学教育。

    2011年06期 v.29;No.133 66-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学生事务

  • 服务性学习——高校学生社团创新发展的有效途径

    胡继冬;孟秀丽;

    高校学生社团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充分发挥社团的育人功能和促进社团创新是高校学生社团研究所要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从高校学生社团的功能、特征及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入手,通过分析服务性学习与社团创新发展的关系,探究服务性学习与高校社团建设的契合点,从而发现服务性学习是促进学生社团创新发展的有效途径。强化社团活动的反思性,推动社团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创新;增强社团成员的合作性,推动社团组织形式的创新;丰富社团活动类型,促进社团活动形式的创新;积极与社会相结合,实现社团发展空间的创新。

    2011年06期 v.29;No.133 70-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 公共管理视角下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制度改革

    蒋远喜;

    制度是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的依据和基础,当前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以及学校服务职能的凸显,对学生教育管理过程的制度设计、形成、执行、运用有了新的要求,即体现规范、服务、互动的特征。

    2011年06期 v.29;No.133 74-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 体育俱乐部:奥运精神引领下大学生群众性体育运动开展的新探索

    柏贞尧;吴汉锋;邵全;

    当代大学生在校园文化生活的主动性和开放性明显增强。本文基于对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机会较少而体育锻炼需求日益多元化这一趋势的认识和思考,积极倡导"五结合"的工作理念,将大学生体育俱乐部打造成带动大学生群众性体育运动的"动车组",将奥林匹克精神渗透到日常体育文化活动和体育教学当中,努力实现"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一个体育爱好"的工作目标。

    2011年06期 v.29;No.133 77-79+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招生与就业

  • 社会资本与弱势群体子女大学生就业的相关性分析

    李子彦;

    大学生就业不仅关系到每一位大学生的自我生存和发展,也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文章阐述了社会资本的内涵及其在我国就业市场运作的可能性和必然性,分析了社会资本对弱势群体子女大学生就业产生的影响,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2011年06期 v.29;No.133 80-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 论大众化背景下高校的生源危机及其影响

    葛柄含;孙建民;

    随着高等教育逐年扩招和生源数量开始持续减少,两者的反差带来的危害已经开始出现端倪:一些省市的高校已经出现争夺生源的现象,且大学之间竞争加剧;教育乱收费现象严重;大学出现寡头垄断现象;教育资源从紧缺到浪费。面对生源数量减少带来的种种危机,大学应重新思考办学定位,有意识地增强核心竞争力,并逐步推进国际化策略。

    2011年06期 v.29;No.133 84-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 宏观经济策略视角下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现象剖析

    商亮;

    宏观经济政策与大学生就业具有显著的相关性。一些政策制度的不完善、不科学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就业难。垄断性行业收入畸高,刺激了大学生的攀比心态;收入的地区差异偏大,加速了大学生向主要劳动力市场集聚就业;中小企业在经济刺激政策中受益不多,导致"无就业增长";产业结构不合理,导致结构性失业等。促进大学生就业,就要厘清就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确立"就业优先"的战略目标;调整收入分配差距,消除劳动力市场分割;积极扶持中小企业,加快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积极调控房价,完善住房社会保障体系。

    2011年06期 v.29;No.133 87-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课程建设

  • 美日创业教育课程的比较及启示

    张朋飞;付冬娟;

    创业教育课程是开展创业教育的基础和关键,是落实创业教育思想、提升大学生创业意识和能力的重要途径。美日两国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教育体系,梳理两国创业教育课程设置与发展,比较分析其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类型和师资力量等,对于我国创业教育课程的开发和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

    2011年06期 v.29;No.133 9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 气象院校地理信息系统精品课程建设探讨

    尹静秋;邱新法;何永建;

    "地理信息系统"课程是遥感科学与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的核心基础课程,也是相关气象专业的重点课程之一。本文从教学团队建设、教材建设、课程体系建设和课程的网络化建设,探索了气象院校地理信息系统精品课程建设的思路与方法。

    2011年06期 v.29;No.133 95-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 “固态相变”实践研究型课程建设与改革思路

    王晓虹;沈承金;冯培忠;孙智;

    "固态相变"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集原理、工艺和实践三位为一体,与材料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紧密相关。针对课时减少而课程相关理论技术不断发展等矛盾,课程建设从实践研究角度,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改革展开了探讨。将教学与科研实践联系,将课堂与网络联系,培养了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也改善了教师的教学效果。

    2011年06期 v.29;No.133 97-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学术动态

  • 煤炭高校第十三届校长论坛综述

    余本胜;丁三青;

    <正>7月31至8月1日,"中国煤炭教育协会高等教育分会2011年会暨第十三届校长论坛"在河南焦作举行。本次会议以"十二五规划与煤炭院校发展的战略思考"为主题,由中国煤炭教育协会高等教育分会主办,河南理工大学承办。教育部党组成员、

    2011年06期 v.29;No.133 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K]

教育广角

  • ICF理念下残疾人康复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新探

    张立松;何侃;

    近年来,我国残疾人康复服务的需求正在发生着改变,国际上一些新的有关残疾、健康、康复的理念也逐渐被我国康复领域的学者及从业人员所认识与接受。其中,《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的提出,让全世界对残疾与健康有了新的理解,也对残疾人的康复服务有了新的思考。我国残疾人康复服务人才正处于亟待发展壮大的阶段,因此从ICF的理念出发,以ICF理念对我国康复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的启示及残疾人对康复服务的需求为主要依据,搭建了适合我国康复服务的人才队伍,并深入分析了ICF对残疾人康复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的支持。

    2011年06期 v.29;No.133 101-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 “××体”现象的模因论分析

    朱惠华;

    近年来,"QQ体"、"淘宝体"、"非诚体"等各种所谓的流行体不断出现,在人们日常交际中广为传播,影响我们的语言和社会生活。模因论从社会生物学角度出发,为我们分析这一现象提供了新的视角。"××体"作为语言形式在人际不断被模仿复制传播,是一种活跃的语言模因。在"××体"形成、变异并传播的生命周期中,其传播类型发生变化,且社会实践始终与其密不可分,为其提供诱因,动力以及语义理解时的语境,反之"××体"作为一种强势的语言模因,反映了其宿主的需求和情感,也影响人们的话语模式,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2011年06期 v.29;No.133 106-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 高校财务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王爽;

    财务管理是高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高校财务管理的环境和内容也随之不断变化,高校财务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日益显现。本文从传统高校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出发,分析目前高校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2011年06期 v.29;No.133 110-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教研天地

  • “组织行为学”研究型教学实践:方法与效果

    郝丽风;陈红;

    研究型教学是以学生作为教学主体,把研究、教学以及学习有机整合在一起,对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进行培养和训练。本文总结了组织行为学研究型教学的具体实践方法,并对组织行为学研究型教学的教学效果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学生普遍比较喜欢这种教学方式,认为研究型教学可以培养自己发现问题、创造性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但同时,学生也承认这种教学方式给他们带来了比较大的学习压力。

    2011年06期 v.29;No.133 112-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 “项目管理”课程研究性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甘大力;

    在明确大学研究性教学的基本内涵与特点的基础上,以"项目管理"课程的主要特点为依据,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对工商管理专业"项目管理"课程研究性教学从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内容的精选、教学模式的构建和实施、教学环境的创建等四个方面进行了具体的实践探索,取得了一定效果。

    2011年06期 v.29;No.133 116-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 英语专业“三维一体”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潘冬;韩海燕;

    英语专业"三维一体"实践教学体系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由实践教学平台、实践教学内容和实践教学保障三个模块构成。该体系保证学生在具体实践教学过程中,能亲眼目睹、亲身体验、亲自动手,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和研究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2011年06期 v.29;No.133 120-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 翻译能力体系构建及培养途径分析

    钱春花;李冠杰;

    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以"翻译能力要素"为主题对受访者进行开放性访谈、半结构性访谈、焦点团体访谈,逐级归纳总结,构建了由内驱力、语言能力、认知能力和操作能力等4种一级能力要素、11种二级能力要素构成的金字塔模型,进一步提出了在实践教学中学生的内驱力、语言能力、认知能力和操作能力的培养途径。

    2011年06期 v.29;No.133 123-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 社会背景与时代动因:道德领导与大学“德治”

    梁国利;马坤;

    当前对于大学道德领导与"德治"的研究有其必要性和迫切性。从社会背景与时代动因的角度分析:经济社会的"道德缺失"引起了人们对道德问题的反思;行政管理中的"道德缺位"引起人们对"以德治校"的重视;大学道德的退化与大学精神的衰微是大学"德治"的时代动因;当代思想家"德治"理论的探讨和实践的探索,引导我们步入新的视阈;大学治理的当代困境是"德治"的现实需要。

    2011年06期 v.29;No.133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 校企合作教育的时代变迁与概念辨析

    洪林;马培培;许劲松;

    职业教育与企业有着天然的联系。随着时代变迁和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模式也在不断演变,从"企业配合"到"校企联合"再到"校企一体",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校企合作的内涵也在不断扩大,致使诸多校企合作教育研究论文中时常出现"校企合作教育"、"校企合作"、"产学研合作教育"、"合作教育"等概念混用的现象。明晰其阶段性特性、厘清概念,无论是对校企业合作教育的理论研究还是对职业教育的深入实践都具重要意义。

    2011年06期 v.29;No.133 5-7+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 征稿启事

    <正>1.《煤炭高等教育》以高等教育领域内的行业、学科、院校研究为支点,崇尚学术,设有"改革与发展"、"理论解读"、"博士文苑"、"教育与经济"、"高校管理"、"比较教育"、"思想库"、"高教风景线"等栏目,选稿不拘一格,欢迎国内从事相关研究领域的学者前来投稿。2.来稿者应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文责自负。如有抄袭,本刊编辑部不承担任何连带责任。全文

    2011年06期 v.29;No.133 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