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与发展

  • 基于世界一流大学的“985工程”大学发展定位研究

    郝蕊;

    "985工程"大学是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主力军。以全国39所"985工程"大学为研究对象,从发展总目标定位、学科定位、类型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服务面向定位等方面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存在如下问题:发展总目标定位趋同;追求学科门类齐全且忽视特色学科建设;类型定位分类依据不统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内容含糊、雷同且缺乏面向世界的气魄;服务面向定位缺乏侧重点且缺少引领社会发展的气魄,等等。合理引导并实现高校科学定位,需要正确处理政府决策与学校自主定位的关系,建构科学、公正、多样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加快我国高等教育的法制化进程。

    2012年02期 v.30;No.135 14-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 高校贫困生弱势群体社会支持的实现路径

    米杨军;宋国英;

    高校贫困生目前已成为有着一定数量和规模的社会群体。这个群体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具有明显的弱势群体特征。通过对高校贫困生弱势群体特征的考量,"能力贫困"是他们之所以归属弱势群体的内源性因素。他们不仅需要经济上的资助而且需要精神层面的扶助。其实现路径为:优化社会扶助体系结构,完善有偿支持保障;拓展社会扶助渠道,加大精神关怀力度;理性运用社会扶助,主动拓展能力素质。

    2012年02期 v.30;No.135 20-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 研究型大学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探讨——以兰州大学为例

    李雄鹰;

    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是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是大学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是大学创新的动力源泉。兰州大学面对地域、环境等不利因素,长期以来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历经了一条"稳定队伍—建设团队—提高质量"的师资队伍建设路径,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奠定了基础。

    2012年02期 v.30;No.135 23-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理论解读

  • 21世纪美国公立大学变革之道——基于《21世纪的大学》要义研究

    刘文霞;

    变革一直是美国公立大学发展历程中的主题。当前美国公立大学面临着学习型社会带来的挑战。在市场驱动的压力下,公立大学必须从教育、科研与学术、服务社会、管理和领导以及资源、技术和多样性等各个方面加以变革才能从容应对社会的需求。美国公立大学在变革的过程中坚守了大学的学术价值观,并不断提高应对挑战的能力。

    2012年02期 v.30;No.135 28-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 生态平衡: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愿景——思源《高等教育生态论》

    马鹏媛;米红;

    生态平衡是生态环境生态化过程中物质、信息、能量循环的一种相对的稳定状态。高等教育系统的生态平衡是高等教育系统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利益均衡的状态。《高等教育生态论》提供了一个从生态学理论系统分析高等教育生态环境运行的崭新视角,为深入认识并解决高等教育系统运行中存在的生态问题提供了可行性路径——生态化。在当下高等教育语境中,生态化的发展趋向是高等教育生态系统走向平衡的过程,是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愿景。

    2012年02期 v.30;No.135 3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 论大学理念、大学人与大学制度之关系——基于雅斯贝尔斯大学思想的阐释

    程伟;蔡少萍;

    在对大学思想进行探讨时,学者们始终绕不开大学理念、大学人和大学制度这三个关键词。在现实中,人们并没有清晰地认识和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常常出现重制度建设,轻价值理念与人文关怀的现象。雅斯贝尔斯曾从其存在主义哲学思想出发,深入论述和阐释过三者之间的关系:大学人是大学的根本,大学理念是大学的灵魂,大学制度是大学得以运行的外在保障。雅氏的大学思想对扭转时下工具理性迷信的世风和促进国内大学健康良性发展颇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2012年02期 v.30;No.135 35-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比较教育

  • 为“象牙塔”与“百草园”铺路——美国社区学院功能及特征探讨

    赵师红;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不仅需要对自身重新审视,而且还需要借鉴和吸收国外高等教育的有益经验。长期以来,美国社区学院在坚持教学功能、强化服务功能、拓展教化功能的过程中形成了鲜明的特征:在方向上注重终身性;在办学措施方面注重实用性、灵活性、多样性;在教育管理上注重灵活性与开放性。这些功能与特征为我国高等院校的明确定位、拓展新的功能等方面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借鉴意义。

    2012年02期 v.30;No.135 39-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 日本古代学制的创建和发展

    彭文娟;雷雄;杨棉华;

    日本古代学制的建立较晚,它的发展深受中国唐朝学制的影响。日本古代学制从创建到《净御原令》、《大宝养老令》颁布后的确立,发展进程中几经奈良后期及8世纪前半叶到9世纪期间的改革直至繁荣。日本古代学制伴随唐朝学制的发展而成熟,逐渐形成了以儒学思想为教育内容、以实用实利为指导思想和以身份等级为限制条件等特征的学制,并在本土社会文化的影响下日益形成其民族特色。

    2012年02期 v.30;No.135 43-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 美国私立高校董事会制度探析

    吴守伦;

    美国私立大学不管是在教育、科研、社会服务,还是文化传播等各方面都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长久以来,众多的美国私立大学都在社会和学术各个领域拥有至高的声誉。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这些大学无一例外地选择了董事会管理制度作为其内部核心管理制度。因此,研究美国私立大学董事会制度对当前我国大学的发展,尤其是对于我国正处于探索阶段的民办学院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2012年02期 v.30;No.135 48-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 中美高校贷款问题之比较

    钟云华;余素梅;

    中美两国高校贷款有不同的历史脉络,贷款原因、贷款方式与贷款期限等方面存在巨大的差异。在当前我国应该借鉴美国高校贷款的成功经验,从拓宽融资渠道、寻求多元资金、贷前实行合理规划、防范贷款风险、贷中完善监管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与贷后制订和实施专项"还债"战略等路径解决高校贷款问题,从而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2012年02期 v.30;No.135 5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教育心理

  • 论宋明时期新儒家思想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崔家新;马建新;

    宋明时期,新儒家中的"理学"、"心学"思想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积极的指导作用。"理学"一派中脱离自我的情感以及寻求快乐的情感释放方法,同样适用于大学生的情感处理;而"心学"一派中的"知行合一"观点,知不妄想、行不枉行,对于明辨大学的心理问题、及时实施心理干预具有积极意义。

    2012年02期 v.30;No.135 56-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 论心理委员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角色定位

    阳锡洲;林丽娅;廖秋梅;

    从大学班级心理健康委员的职责、角色定位及工作开展等进行分析,发现主要有无所事事型、工作冒失型、自身障碍型等数种角色定位不当类型,在工作开展中对于哪些能做哪些不能逾越的认识还有待清晰。对大学班级心理委员的条件、职责、选拔流程、培训、活动开展等方面进行探讨,以进一步澄清认知、统一思想,提出大学生班级心理健康委员应以发展性心理辅导、心理健康主题班会为主要形式和主要导向,组织心理活动,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

    2012年02期 v.30;No.135 59-60+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 试论课堂教学中心理契约的建设

    张丽影;沈山;

    心理契约是维系与管理雇佣关系中组织与员工间协调合作的有效工具。将心理契约引入课堂教学便产生了课堂心理契约,它是教师与学生对于相互之间责任与义务的相互期望和主观理解。良好课堂心理契约的构建,为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了保障,有利于教学管理的有序开展。本文阐释了课堂教学中心理契约的内涵与特点、必要性与功用,并结合课堂教学过程中问题行为的出现,对课堂教学中心理契约的建设做了初步的探讨。

    2012年02期 v.30;No.135 6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院校研究

  • 企业所属院校培养工程硕士竞争力与发展策略探析——基于SWOT分析方法

    周太军;

    本文阐述了我国工程硕士培养现状,应用SW OT分析方法,探讨了企业所属院校培养工程硕士的态势与竞争力,提出了企业所属院校在培养工程硕士过程中应细分市场及目标顾客群,找准自身定位;打好品牌、扩大影响并发展规模;依托共建企业,建立专兼职工程实践教师队伍等发展策略与思路。

    2012年02期 v.30;No.135 65-68+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0K]
  • 独立学院质量工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以山东科技大学泰山科技学院为例

    王以功;邵洪强;

    "质量工程"是教育部为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由规模扩张转向内涵发展、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本科教学质量而启动实施的重大战略工程。如何高质量推进教学质量工程建设、加快实现学校内涵发展、不断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成为本科院校增强核心竞争力、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关键所在。山东科技大学泰山科技学院注重教学基本建设、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以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为契机,围绕课程建设、专业建设、实验室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研究等方面扎实推进质量工程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2012年02期 v.30;No.135 69-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 试论地方高校高级实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建立——以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学院为例

    张忠福;

    根据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实用型高技能人才的迫切需要,结合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学院高级实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通过分析高级实用型人才的能力培养目标,提出了构建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方案、围绕能力培养中心深化教学改革、构建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实践教学体系等具体措施,形成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高级实用性人才的培养体系。

    2012年02期 v.30;No.135 72-74+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高校管理

  • 基于团队建设的教学管理模式改革

    陈锡坚;

    教学团队是大学开展教学科研活动的基础力量和有效的组织形式,是科技教育创新的主要生长点,是培养和造就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的沃土。因此,深化教学管理模式改革和管理思想创新,必须从团队目标建设、人力资源建设、课程建设、教学学术、制度建设等方面提升教学团队的整体水平,这对于提高高等院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具有现实的意义。

    2012年02期 v.30;No.135 75-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 提高本科实践教学质量管理的研究

    沈秀;乔元明;戎红仁;

    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是高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而实践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教学环节,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高校教学质量的全局。高校重视实践教学质量,但由于实践教学自身的特殊性和复杂程度,使得实践教学的质量管理落不到实处。因此,必须遵从实践教学自身的规律,积极探索增强实践教学质量管理有效性的新方法。

    2012年02期 v.30;No.135 78-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 基于季节性规律的大学生安全稳定工作研究

    赵文永;

    确保大学生的安全与稳定,不仅关系到高校的自身建设与发展,而且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立足于大学生安全稳定工作,必须坚持着眼长远和把握全局的思想方法,搞好总结分析和实践探索,超于眼前看到长远,超越一切看到全局,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高校要立足于工作实际,深入研究把握工作中的季节性规律,本着客观条件与主观认识结合的原则,归纳和总结规律性特点,并依据规律特点开展工作。

    2012年02期 v.30;No.135 8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 加强当代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有效途径

    苏延立;

    如何加强当代大学生安全教育是当前高等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新课题。通过分析加强当代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必要性和目前大学生安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从思想重视、加强安全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将安全教育纳入教学管理和教学计划中、多渠道开展大学生安全教育和广泛开展安全咨询活动等五方面阐述加强当代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有效途径。

    2012年02期 v.30;No.135 84-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教学评价

  • 美国在职教师评价体系及其启示

    王麒舒;刘桂秋;

    美国在职教师评价体系有着体系严谨、评价多元化等特点。通过对美国在职教师评价体系的评价原则、评价内容、评价标准以及评价方法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结合我国教师评价存在的评价目的不明确、认识不充分等现实问题,提出改善我国教师评价内容、明确评价标准、建立多元评价体系和注重教师的自我评价与教学反思等建议,以建立适合我国教师专业发展特点的教师评价体系。

    2012年02期 v.30;No.135 87-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 我国高校校内专家评教制度探析——以沈阳师范大学为例

    王兢;朴雪涛;

    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大学的社会声誉,直接影响到大学的生存和发展。我国高校普遍重视教学质量内部保障体系的建设。建立校内专家评教制度,就是高校建设内部保障体系、促进教师教学效能改善的重要途径之一。以沈阳师范大学为例,分析并针对该校校内专家评教制度中存在的教学督导员队伍设置不科学、督导评教结果运用不合理以及教学督导评教制度实施的局限性等问题提出合理化提升策略,以达到提高该校教师教学质量的目的。

    2012年02期 v.30;No.135 9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 班级规模对本科生评教结果影响的实证分析——以A大学为例

    石洋;丁妍;曾勇;

    通过A大学本科生评教资料,对班级规模和学生评教打分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发现评教分数和班级规模之间线性相关总体并不显著。将班级规模分类检验,7-21人以及95人以上的班级,两者呈现显著正相关,而占据主体地位的其它规模的班级,班级规模和评教分数之间相关性较弱。表明班级规模并不是影响学生评教结果有效性的重要因素。

    2012年02期 v.30;No.135 95-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4K]

人才培养

  • 采矿工程专业“3.5+0.5”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施

    张建华;孙志文;卜桂玲;王英;

    人才培养模式体现办学思想、办学方向和人才培养目标,是教育教学水平的综合标志。采矿工程专业"3.5+0.5"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从而满足煤矿企业对人才的需要,有利于采矿工程专业可持续发展。其特点是:素质教育得到加强,"成人"教育与"成才"教育并举;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同步推进,学用结合得到重视;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专业技能和科学精神的培养得到加强;民族特色得到体现,等等。

    2012年02期 v.30;No.135 100-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 培养实用型人才为目标的本科教学改革思路——以“环境工程”专业为例

    张春晖;何绪文;于彩虹;

    针对"环境工程"专业本科教学存在的课程设置、实验与实践教学和考核制度等主要问题,逐一提出了改革思路,并得出以下结论:对于课程设置,应适当削减政治和英语的课时比重,灵活政治课程的考试形式,并使英语课程与学位获取、就业等彻底脱钩。实践教学应与科研相结合,使本科生参与其中,并做到与用人单位相结合。注重学生的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考核,作到全面发展。同时,要加大专业课程的考核难度,使学生把专业知识掌握扎实,为将来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012年02期 v.30;No.135 103-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专业与课程建设

  • 凸显煤矿特色的自动化专业建设研究与实践

    赵延明;周少武;

    针对目前煤矿企业的实际情况,湖南科技大学借"国家自动化特色专业"建设的有利时机,采取凸显煤矿特色重构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完善特色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构建完善的特色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具有煤矿自动化专业知识的师资队伍等一系列措施,培养学生的特色专业技能,提高学生适应特色专业的动手能力、实际操作技能、工程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研究能力,使学生成为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组织管理的实际工作能力的煤矿特色的自动化专业技术人才,为煤炭工业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2012年02期 v.30;No.135 105-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 论德语口译教材的选编

    万云慧;

    在德语口译教学的基础上,根据口译工作的特点,从五个方面探讨了德语口译教材的选取和编写原则,力求口译教材以口译理论为基础,以技巧传授为目的,以社会需要为导向,使学生逐步掌握口译的基本技能和方法,促进德语专业口译课程的完善和改进。

    2012年02期 v.30;No.135 108-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高职教育

  •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风险管理研究

    姜越;宋爽;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风险具有客观性、不确定性、相对性和对称性等特征,其风险类型主要有信用风险、产权争议风险、共同利益风险、操作风险和学生安全风险。在对各类风险成因进行分析的前提下,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风险管理程序包括确定风险管理目标、识别并评估风险、制定并实施风险管理计划、评价并反馈风险管理成效四个步骤。高职院校和企业要共同加强风险管理、完善风险管理机制,从而推进校企合作的深度发展。

    2012年02期 v.30;No.135 11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 高职院校实施作业成本法的成本效益分析

    武美云;

    作业成本法可以提供"相对精确"的成本信息,高职院校运用作业成本法核算教育成本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作业成本法并未在高职院校教育成本核算中得到广泛引用,其最大障碍是"计量成本",带来的效益很难衡量。本文试对高职院校实施作业成本法进行成本效益分析,并提出在高职院校实施作业成本法应注意的问题,为高职院校是否实施作业成本法提供参考。

    2012年02期 v.30;No.135 114-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教育广角

  • 社会资本对“二代移民”教育公平的影响

    骆徽;刘雪飞;

    流动人口由于其自身社会资本的匮乏,其子女,也就是所谓的"二代移民"在接受教育中存在着"隐性"不公平。通过社会调查研究统计,探究流动人口自身拥有的社会资本与其子女的受教育机会,教育过程中的人际关系和教育质量的关系,揭示出社会资本视角下的教育公平现状。

    2012年02期 v.30;No.135 116-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5K]
  • 多元视角下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初探

    万谊;何侃;

    结合近十年我国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用多元视角观察思考解决特殊儿童心理问题的方法与路径,并视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为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规模化产物。在分析我国目前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五种基本模式的基础上,探讨了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多元整合的总体趋向。

    2012年02期 v.30;No.135 122-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 创业教育:高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现实选择

    朱景坤;

    在创业型经济迅速发展、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深入的过程中,在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在就业形势日趋严峻、人才竞争更为激烈的境遇中,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无疑成为国家的蕲向和高校的使命。当前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离社会和学生对创业教育的需求还有较大的差距。建设有利于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教育培养体系,需要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树立明确的培养目标、构建系统的课程体系、培养优秀的师资队伍、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搭建多维的实践平台等。

    2012年02期 v.30;No.135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 哈贝马斯的认识兴趣理论与大学身份的“重构”——兼评《后现代大学来临?》

    谢冉;

    《后现代大学来临?》是英国学者对于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英国大学身份及其存在合理性进行探讨的一本论文集。通过分析、梳理书中学者们的观点和哈贝马斯的认识兴趣理论,发现哈贝马斯的认识兴趣理论和书中学者们均强调现代大学应该重新审视技术兴趣在大学中的地位,通过强调实践兴趣和解放兴趣的培养来对自身身份进行"重构"。

    2012年02期 v.30;No.135 6-9+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 究竟什么是通识教育——基于对美国通识教育历史发展阶段的分析

    刘帅;汪霞;

    我国高校的通识教育实践主要学习美国。美国通识教育发展史上有六个关键阶段,每个阶段改革都有不同的背景、目的、课程设置与要求。但是无论在哪个阶段,专业主义、宽厚的基础、共同的文化理解都是通识教育中不变的要素。这些要素是通识教育的精髓,它们对于我国纠正大学专业教育弊端、培养学生宽厚知识基础和对社会理解的共同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012年02期 v.30;No.135 10-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 征稿启事

    <正>1.《煤炭高等教育》以高等教育领域内的行业、学科、院校研究为支点,崇尚学术,设有"改革与发展"、"理论解读"、"博士文苑"、"教育与经济"、"高校管理"、"比较教育"、"思想库"、"高教风景线"等栏目,选稿不拘一格,欢迎国内从事相关研究领域的学者前来投稿。

    2012年02期 v.30;No.135 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