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与发展

  • 我国高校去行政化的现实选择:制定大学章程

    李勤;

    高校"行政化"包含政府以行政的方式管理高校以及高校内部管理高度行政化两个方面。高校"行政化"势必会导致大学自主权虚化,学术本位不彰。而目前正在推进的大学章程制定,旨在重新定位高校与外部权力的关系,落实办学自主权,理顺高校内部的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的关系。因此,以大学章程的制定为契机来去除大学时行政化,不失为一种比较现实的选择。

    2012年06期 v.30;No.139 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 走出模式化、空洞化大学章程制定的困境

    方锦芬;

    大学章程的制定是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关键,关涉到多方群体利益的博弈。当前大学章程的制定受到教育主管部门的力推,各高校都纷纷制定自己大学的章程,且很多高校都将制定自己的大学章程当作是新一轮的政绩工程,在这样的大的环境下制定的章程就会存在很多的弊端:大学章程出现"千校一面"、"一纸空文",各高校制定出来的章程模式化、空洞化,大多的学校不能在关键的问题上突出大学的特质化。然而,这些困境的出现与章程法治地位的重视、章程主体的确定以及生成方式的选择有很大的关联。从章程的法治功能的定位、制定主体的确立以及生成模式的完善等三个方面提出走出模式化、空洞化的章程制定困境的路径。

    2012年06期 v.30;No.139 10-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 论以人为本多样化的人才观——兼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许丽玉;

    中国近代高等教育自产生以来,在不同时代和不同社会发展背景下有不同的高等教育人才观和人才培养模式,从较早的通才教育到新中国成立后受苏联模式的影响而实施彻底的专才教育,再从改革开放后对专才教育的反思到素质教育的提出,直至有创新人才观的提出,无不是高等教育人才观和人才培养对当时社会发展需求的反映。为回应当下中国社会发展对人才资源的迫切需求,正面临着转型、改革、创新和发展任务的我国高等教育人才观必须与时俱进,确立以人为本为核心的多样化的人才观;以此人才观为指导,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等学校应当依据各自的办学定位确立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在学时数和学科门类上的比例,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社会培养大量的高素质的各级各类人才。

    2012年06期 v.30;No.139 13-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 技术本科教育发展研究——基于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和课程的比较视野

    杨斯茗;杨连生;

    发展技术本科教育是基于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技术人才的战略需求,其对完善高等教育分类和我国高校重新审视自身定位及人才培养方向有着现实意义。通过对德国和台湾地区的技术本科教育从发展背景、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和课程教学四个维度进行比较分析,总结他们发展技术本科教育的经验和教训,以期对我国技术本科教育的发展起到借鉴作用。

    2012年06期 v.30;No.139 18-20+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 大学人才培养定位的历史演化与现实选择

    范乾坤;

    大学是一个以人才培养为重任的场所。大学人才培养目标正在从"精英"向"精英与大众并存"转化。无论哪一种人才培养方式,只要尊重教育规律与时代要求都会取得成功。当前我国的大学在人才培养定位方面存在着混乱现象。其原因一是和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阶段相关,二是与大学对自身社会责任的认识不清晰相关。大众化背景下我国大学在人才培养策略选择上有着与政府、社会等利益博弈关系。

    2012年06期 v.30;No.139 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理论解读

  • 基于4C理论的学校品牌建构之营销策略探索

    楚红丽;

    通过对4C营销理论的内涵及模式研究之综述分析,提出将其作为建立学校品牌建构及营销策略工具的一个理论基础,并依据上述之探讨,在对教育领域的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促销策略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教育机构品牌建构及营销策略的相应建议与对策,据以作为教育机构科学利用产品、价格、渠道、促销营销工具改进和发展学校之参考。

    2012年06期 v.30;No.139 24-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 委托代理理论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

    刘文华;

    大学与政府机构的关系一直困扰着高等教育理论界,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缺乏一种理论分析框架。委托代理理论起初是一种经济学理论,后来被多个学科广泛引入。在高等教育领域应用委托代理理论,首先是从委托代理理论的两种最基本的分析视角——经济学和政治学视角来阐释高等教育现象,然后从委托代理理论解读教育政策及其制定、大学管理中存在的"规避责任"、委托代理理论对高教管理系统的阐释、不同委托者的不同影响等四个方面阐述委托代理理论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应用。

    2012年06期 v.30;No.139 29-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院校研究

  • 论资源整合下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培育

    玄黎娜;安心;何茂炳;

    面对公办高校和其它多种办学形式的挑战和竞争,我国民办高校缺乏市场竞争力,严重制约了这类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如何在残酷的高等教育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成为民办高校求发展要思考的首要问题。民办高校应吸收和借鉴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以资源整合为切入点,通过对学校内外部的各种资源进行优化整合,以期培育出自身特有的核心竞争力,从而为民办高校获得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形成强有力的支撑。

    2012年06期 v.30;No.139 3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 应用型本科高校办学模式研究

    张丽娜;

    办学模式是学校根据自身发展状况,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达到特定的办学目标,经过不断的教育实践后,逐渐形成的使学校教育资源达到合理配置的一种结构体系,主要解决"办什么"、"谁来办"、"怎么办"的问题。应用型本科高校需要通过准确的学校发展目标定位、人才培养规格定位和服务面向定位以落实办学目标;通过积极引入一切可利用的资本以形成多元办学主体;通过合作化的办学方式、多样化的办学形式、民主化的决策机制和分权化的管理体制以优化办学机制,回答好"办什么"、"谁来办"、"怎么办"的问题,逐步探索和选择适宜自身发展的办学模式。

    2012年06期 v.30;No.139 35-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 交通行业特色院校文科发展对策探讨——以山东交通学院为例

    张宝运;李洪华;

    交通行业性大学主要指由原国家交通行业部门所管辖的高等学校,以其学科专业设置上的针对性和灵活性,人才培养上的独特性和科学研究上的应用性,凸显行业特色和为行业服务的办学理念。在以交通类工程学科为主的交通行业性大学里,人文与社会科学的发展要充分利用自己的工科优势和交通行业优势,优化办学环境、创新管理体制,大力推进文科与主干学科的交叉融合,强化基础、突出应用,不断培育特色学科生长点。

    2012年06期 v.30;No.139 39-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比较高等教育

  • 美国大学博雅教育的坚守、演进与当代定位

    胡英姿;游柱然;

    博雅教育不仅是美国高等教育的源头,也是当代美国大学最为重要的指导思想和实践模式之一。然而,博雅教育在美国的传承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其中既有对其核心价值的执着坚守,也蕴含了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自我调整与演进。而美国大学对于博雅教育的当代定位,则进一步揭示了博雅理念在当前复杂、多元、多变的社会环境中所具有的特殊教育功能。

    2012年06期 v.30;No.139 4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 美欧高校联盟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郭建耀;

    国际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加强,促进了高校联盟的发展。从美欧高校联盟发展看,加强高校合作,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已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一大趋势。借鉴美欧高校联盟发展的经验,推动我国高校联盟的发展,重在提高对高校联盟的认识,营造高校联盟的氛围,创新高校联盟形式,在自愿、平等、互利基础上,积极推进高校间的交流与合作,以实现共同发展。

    2012年06期 v.30;No.139 46-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 瑞典高等教育的U-68改革研究

    徐亮;

    U-68改革是瑞典高等教育史上一次重要的改革,研究U-68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通过分析U-68改革的背景和改革的动因,介绍U-68改革的具体措施,从精英教育与大众化教育并存、职业教育与通识教育两种教育模式并存、实行公正的高等教育招生政策、促进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同时也要注重本土化四个方面得出U-68改革的启示,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地方。

    2012年06期 v.30;No.139 50-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 中英大学生创业教育比较研究

    商亮;

    英国是世界上大学生创业教育开展得较为成功的国家之一,其创业教育呈现战略性、素质教育、专业化和社会化等风格;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则具有自发性、应试教育、学院派和自助式等特点。学习借鉴英国的经验,要把创业教育视为促进人力资源开发的素质教育,视为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确立共同责任,构建社会化、开放式的创业教育支持援助体系;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大学生的自我雇用性;要培养跨学科型教师,建设一支"双师型"的专兼职师资队伍。

    2012年06期 v.30;No.139 53-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德育创新

  • 加强大学生信仰教育 抵御境外宗教思想渗透——以辽宁五所高校大学生宗教信仰状况为例

    张军生;戎寒;

    大学生是宝贵的人才资源,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确保国家人才培养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环节。当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各类西方思潮以及境外宗教思想的渗入,我国社会思想领域呈现出多元化和复杂化的特征,越来越多的高校大学生开始接触宗教并开始信仰宗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新的工作内容和挑战,因此文章以辽宁地区高校大学生宗教信仰状况为切入,深入了解大学生信仰宗教的原因,并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的普遍性、特殊性特点,制定相关的教育对策,从而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宗教问题,树立正确的宗教观。

    2012年06期 v.30;No.139 57-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 大学生幸福指数指标因子初探

    王传棨;

    幸福指数是衡量百姓幸福感的标准,是社会运行和民众生活状态的"晴雨表"。通过对江苏省四所高校大学生对幸福的认知、感受以及自我幸福感的问卷调查,运用SPSS软件进行了不同背景下大学生幸福指数指标项目的差异分析,对大学生幸福指数指标体系的组成因子进行了比较和筛选,探索提出了大学生幸福指数五维结构的评价指标。

    2012年06期 v.30;No.139 6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高校管理

  • 高校管理人员专业化制度探讨

    聂伟进;

    制度建设是高校管理人员专业化最重要的制约因素。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管理人员专业化建设在分类制度、培训制度、考核制度、晋升制度、薪酬制度等方面均存在着缺位现象。为保障高校管理人员专业化发展,应在借鉴美国经验基础上,建立和完善我国高校管理人员专业化制度保障。

    2012年06期 v.30;No.139 65-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 论内部审计的全面质量管理

    周燕;侯翠婷;

    从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基础入手,利用现代管理学相关的观点,结合内部审计的质量和质量管理,从高度关注顾客、坚持持续改进、重视全过程改进组织各项工作的质量、遵照执行明确的质量标准、全员参与质量管理这五个维度详细论述了内部审计全面质量管理的内容与方法,提出了人力资源、责任制度及作业技术水平是内部审计全面质量管理的三大保障要素。

    2012年06期 v.30;No.139 68-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 刍议提升高校科研档案开发与利用的途径

    王华;

    高校科研档案是高校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现代科学与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其开发与利用程度受到了诸多因素的影响而普遍较低。如何应对当今科技手段不断进步的发展趋势,如何更好、更有效地使高校科研档案开发与利用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就成为摆在档案管理工作人员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2012年06期 v.30;No.139 7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教师发展

  • 河南省民办高校教师工作满意度现状实证研究

    程贵林;

    通过对河南省部分市6所民办高校181名教师进行工作满意度的问卷调查,从民办高校教师的实际出发,采用多种方法对河南省民办高校教师工作满意度现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河南省民办高校教师整体工作满意度中等偏上,但不是很高;(2)年龄、职称在河南省民办高校教师工作满意度上存在显著差异;(3)性别、学历在河南省民办高校教师工作满意度上差异不显著。并根据该结果提出四点建议:(1)加大教师参与管理的力度,增强教师主人翁意识;(2)建立公平合理的工资改革制度,提高教师物质待遇;(3)优化教师工作环境,营造和谐校园氛围;(4)加强教师专业发展,关心青年教师成长。

    2012年06期 v.30;No.139 73-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 西部地区高校提升教师教学能力面临的困难及其对策

    韦桂美;罗秋兰;

    西部地区高校提升教师教学能力面临着几个特殊的困难:优秀人才相对短缺、教学经费相对紧缺、教学管理相对弱化、教师负担相对较重。而提升西部地区教师教学能力,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学校的竞争力,有利于促进教师个人的发展,也有利于促进高等教育公平。对此,教育主管部门、学校领导、有关职能部门和学校基层单位以及教师本人都要各司其职、通力合作,形成促进西部地区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强大合力。

    2012年06期 v.30;No.139 77-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人才培养

  • 高校本科人才培养质量长效保障体系的构建

    张丽;赵俊伟;

    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正处在由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的转型时期,然而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长效保障体系建设仍存着许多问题,如教育理念滞后、培养模式雷同、课程体系单一、师资与经费投入不足、忽视环境文化建设等等。基于对现实问题的反思与建构,河南理工大学从人才培养定位出发,以课程体系改革为突破口,以制度建设为抓手,以教学质量保障为主要内容,初步建立了本科长效质量保障体系。

    2012年06期 v.30;No.139 80-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 高校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的探索——以南京师范大学为例

    王丽萍;

    人才培养方案是高校人才培养的纲领性文件,制定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是高校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而进行的人才培养改革的一种趋向。总结长期以来我国高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研究国内外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与趋势,并通过介绍南京师范大学对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的探索和实践,旨在为国内高校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提供可资借鉴的参考。

    2012年06期 v.30;No.139 83-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 就业视野下的普通高校专业结构设置与调整

    廖莉萍;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大学生就业难主要不是因为总量上的提供过多,而是由于结构性失衡导致的。其中专业结构性失业是大学生失业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专业结构的调整直接关系到了高校的生存和发展。为此,促进专业设置的优化和调整成为迫切的任务。通过对大学生就业的视角下分析,探讨普通高校专业结构设置的问题与影响因素,并为实现专业结构的优化设置和合理调整提供建议和对策。

    2012年06期 v.30;No.139 87-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学生事务

  • 提升核心竞争力 破解研究生就业难题

    赵越;教立营;王之琼;

    当前研究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提高研究生就业率及就业质量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而解决研究生就业困难的关键是培养提升研究生的核心竞争力。东北大学中荷生物医学与信息工程学院以2008-2011届研究生为研究对象,围绕职业规划能力、资源获取能力、科研创新与实践能力三个要素开展研究生核心竞争力培养,提出破解研究生就业难题的对策。

    2012年06期 v.30;No.139 9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 企业高额奖学金的激励效果评析——以南京林业大学制浆造纸基金会奖学金为例

    周吉林;高江勇;彭斌;

    通过对近5年获制浆造纸基金会奖学金学生的学习和专业发展情况进行跟踪调查,从统计结果来看,由于制浆造纸基金会设奖金额高、奖项设置标准合理,对吸引优质生源、资助困难学生完成学业、激励学生热爱专业起到了显著作用。高校需要准确定位发挥企业奖学金的导向作用,继续优化改进企业奖学金的评定标准,同时与企业建立长效机制突出奖学金的教育功能,促进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整体提升。

    2012年06期 v.30;No.139 94-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高职教育

  • 大学文凭一定要与毕业论文(设计)挂钩吗?——发达国家应用型高校的启示

    程东岳;王淼;

    毕业论文(设计)是我国大学本科毕业生获得文凭及学位的一个必要环节。但近些年来,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缺乏创新性、与实际脱节、形式化倾向明显,毕业论文(设计)存在的必要性引起了社会的广泛讨论。通过对美国社区学院与技术学院、英国多科技术大学和加拿大社区学院的文科专业学生获取学士学位的条件与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研究,为我国应用型高校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

    2012年06期 v.30;No.139 98-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 校企联合培养高职学生职业精神的具体路径

    王金娟;

    通过校企联合培养具有职业精神素养的高职学生,既是高职教育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高职院校、合作企业和高职学生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高职院校应精心统筹校企双方资源,着力有序推进"理论平台、实践平台、文化平台"建设,积极探索符合校企双方实际的高职学生职业精神培养具体路径。

    2012年06期 v.30;No.139 101-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 高职院校图书馆馆员“工作倦怠”之探析

    刘红兰;戴宁;

    当前,由于高职院校的发展现状及其图书馆人员的构成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高职院校图书馆的社会期望与理想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并且影响着人们对它的态度。通过对高职院校图书馆馆员的"工作倦怠"现象进行的个体及环境分析,从而明确:在目前情境下高职院校图书馆馆员"工作倦怠"是相对普遍存在的,而非个别现象,并据此提出缓解图书馆员"工作倦怠"的途径和对策。

    2012年06期 v.30;No.139 104-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教育广角

  • 公派留学选派与管理工作的改进:基于问卷调查的分析

    冯洁;陈何芳;

    通过对472份自编问卷的调查,从国家公派博士生回国意愿的影响因素入手,探讨了公派留学选派工作和管理工作的改进:前者要求立足学业、身心和诚信的三重考察实现精选精派;通过改进保证金和担保人制度来更好地坚持"签约派出";动态调整并适当提高资助金额。后者要求通过转变观念来加强服务职能;充分发挥驻外使领馆和国内推选学校及导师的作用;关心公派博士生在外期间的学业、安全健康和情感需求。

    2012年06期 v.30;No.139 107-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 国外师生非言语交流研究的进展与启迪

    周鹏生;

    国外对师生非言语交流研究进展表现在研究方法的多元化、研究视阈多向性和研究成果多样化等方面。研究方法既宏观又细致,既有描述性研究也有推断性研究。借鉴国外研究成果,需要考虑本土化,考虑有特色的研究思路,并在实践训练上加以应用,为有效地改善和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服务。

    2012年06期 v.30;No.139 111-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教改实践

  • 大学生低碳节能素质教育长效机制研究

    赵爽;

    大学生低碳节能素质教育已成为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因素之一,其开展在我国现阶段极具必要性、迫切性和特殊性。因此,对大学生低碳节能素质教育中的政府角色与学校推进策略展开研究具有积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政府决策是实现大学生低碳节能素质教育的前提和关键,学校推进策略在改变低碳节能素质教育现状的进程中发挥着具体作用。

    2012年06期 v.30;No.139 116-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 面向煤炭行业“卓越工程师”培养的研究型教学

    陈宾;向蓉;刘波;谷舒;

    推进研究型教学是实现"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目标的关键。通过分析煤炭行业高等教育现状及"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现实意义,笔者对研究型教学方法应用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进行了论证,提出推进研究型教学改革应以"突出学生主体性、构建多元研究型教学方法体系、提高教学内容开放性和前瞻性、完善‘双导师’培养机制和丰富学生考核体系"为重点。

    2012年06期 v.30;No.139 120-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 MBA“公司理财”课程案例教学的改进与创新

    祝立宏;

    针对"公司理财"专业课程的内涵及特色,结合我国MBA"公司理财"课程的案例教学现状,分析"公司理财"案例教学中普遍存在的诸如国外案例的适用性、本土化案例的质量、授课时案例的选取以及案例教学中角色的定位等问题,提出了MBA"公司理财"专业建设模式的改进与创新。从教师应提高案例选取能力、摆正角色定位、积累实践经验和提高案例编写能力,应坚持优质本土化案例为主和国外经典案例为辅的案例选取原则,以及提高学生在案例教学中的参与程度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2012年06期 v.30;No.139 123-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 劳动力市场多重分割与大学生就业制度创新

    马廷奇;彭忱;

    与西方劳动力市场的功能性分割不同,我国劳动力市场由于发育不成熟,呈现出一种以体制性分割为主、行业性分割和地域性分割为辅的多重分割格局。当前,大学生就业面临的实践困境也是这种劳动力市场多重分割的制度性反映。现在的关键问题是要通过制度和政策创新,打破大学生劳动力市场的分割格局,促进大学生顺利就业。

    2012年06期 v.30;No.139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 “大四现象”的反思与对策

    丁三青;

    "大四现象"已经成为普遍关注甚至引起社会担忧的现象,它是学习族、打工族、应试族、恋爱族、玩乐族、郁闷族等现象的综合体现。"大四现象"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学校因素也有社会因素和个人因素,突出地反映了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我国高校教育管理上的弊端。"大四现象"问题的解决牵一发而动全身,既需要学生个人的自醒自觉也需要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体制的改革。

    2012年06期 v.30;No.139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