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作评述

改革与发展

  • 高校战略转型的决策过程研究——以扬州大学为例

    张继龙;

    战略转型是高校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面临的重大抉择。战略转型的决策过程是理性地审视战略历程、开展战略评估、落实战略定位、实施战略选择、规划战略路径的过程。扬州大学的实践提供了一个战略转型的决策过程研究案例。

    2014年03期 v.32;No.148 17-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 从985和211大学的区域分布看我国高等教育的公平性

    彭贤;陈礼灶;

    我国高等教育的公平性问题主要体现在高校区域分布不均,尤其是高水平大学区域分布不均问题更为突出。通过对985和211大学在东部、中部、西部分布的差异,以及二者在京津沪、高考大省及其他省分布的差异进行研究,并通过对东部、中部、西部985大学专任教师与新生人数的平均比重进行研究,可以发现我国985和211大学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和京津沪地区。由于985和211大学对本地生源的照顾,从而加剧了我国高等教育在区域上的不公平。相应的建议是:增加中西部985和211大学的数量并加大支持力度,985和211大学在各省的招生数要符合其人口比重等。

    2014年03期 v.32;No.148 2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 新公共服务视角下独立学院发展中的政府角色定位研究

    于忠华;金蕊;

    新公共服务理论认为,以公共利益为目标的政府应将提供相关服务以帮助独立学院发展作为目的,而非"控制"或"驾驭"独立学院。面对独立学院发展中政府角色定位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独立学院发展中政府角色定位的建议:即明确独立学院的法律地位;理清独立学院的法律关系;推进独立学院依法治校;加强对独立学院的政策扶持;给予独立学院必要的财政资助;积极培养和发展独立的第三方服务组织。

    2014年03期 v.32;No.148 26-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 论民族地区院校特色办学模式改革

    向前;蒋超;

    民族地区院校建立在民族或地方特色之上的"特色优势学科"的传统办学模式,陷入了"为特色而特色"的办学误区,所培养人才无法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对人才成长性的要求。民族地区院校应当建立起以培养学生的自我完善能力为中心的课程体系改革,作为特色办学模式的突破口,通过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以人才培养的实际社会效果回证民族地区院校特色办学的成功。

    2014年03期 v.32;No.148 30-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比较高等教育

  • 美国高校校园安全管理建设探析——基于康奈尔大学的实证分析

    李文燕;蒋洪池;

    高校校园安全管理建设是维护学校自身安全稳定和维护广大师生员工正当权益的基本保障,对高校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校园安全管理理念构建、机构设置及人员配备建设和校园安全服务设施建设等方面,探究美国康奈尔大学校园安全管理建设的现状,认为校园安全管理理念人性化,管理队伍专业化及管理机构设置多元化、各部门职能明确化,是其校园安全管理建设的特点,旨在为我国高校校园安全管理建设提供借鉴。

    2014年03期 v.32;No.148 3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 海外学习结果评估:来自美国高校的经验启示

    陶敏;

    进入21世纪以来,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不断加快,众多美国高校将开展海外学习项目作为促进学校国际交流的重要方式。为监测项目的实施效果、保障学生学习质量,美国高校陆续开展了海外学习的结果评估,并在过去数十年中取得了一定成果,逐渐完善了评估流程与方案,并开发了相应的评估测量工具。我国高校的海外学习项目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而我国高等教育界却鲜有针对海外学习结果评估的研究。因此,从美国高校的实践中汲取经验具有重要意义。

    2014年03期 v.32;No.148 37-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教育史

  • 中世纪三所大学前身的起源与比较

    李昭团;

    现代的大学来源于中世纪的大学。至少有三所大学时常被列入中世纪最早的大学。它们分别为萨莱诺大学、博洛尼亚大学、巴黎大学。这三所大学的起源很值得去研究。其起源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它们究竟是如何克服那些问题的?笔者认为,这三所的共同和不同之处一定能够给予现代的大学某些启示,使得大学能够发展得愈来愈完善。

    2014年03期 v.32;No.148 4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 论毛泽东的学生社团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胡继冬;陆凯;刘晶;吴卓平;

    毛泽东的学生社团思想是在具体的社团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发展起来的。通过对毛泽东学生社团实践活动的历史分析,可以发现毛泽东的学生社团思想发展变化经历了五四运动前、五四运动后至建国前、建国后三个阶段,并呈现出阶段性、实践性、开放性等特征。毛泽东的学生社团思想不仅对中国革命和建设产生过深远的影响,而且对于指导我国当代高校学生社团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2014年03期 v.32;No.148 46-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高校管理

  • 应用型高校考试改革中教师的角色定位

    范炳良;

    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直接决定着这类高校的生存与发展,怎样培养好这类高校的人才,措施与方法很多,考试改革就是其中之一,但在应用型高校考试改革中,教师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人们对此还没有形成正确的认识。应用型高校推行考试改革有利于人才培养及其质量的提高,教师应该扮演考试改革制度的设计者、考试改革的积极引导者、考试改革制度的推动者、考试改革制度的执行者的角色。

    2014年03期 v.32;No.148 50-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 论高校GIS专业教师职业技能

    王莉;景海涛;

    为适应目前我国地理信息系统(GIS)学科的发展以及社会对GIS人才的需求,迫切需要专业教师加强自身职业技能的培养。通过分析目前我国GIS专业高校教师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进而探讨如何不断丰富专业知识,提高教学质量,成为一名合格的GIS专业教师应具备的职业技能,即扎实的专业知识能力,目标明确的专业教育能力,教育信息资源获取及应用能力,系统化教学设计能力。对于培养高素质的GIS专业教师,进而培养GIS专业创新型人才,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意义。

    2014年03期 v.32;No.148 53-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教师发展

  • 论香港师训会对香港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

    施雨丹;张岩;

    我国香港地区师训与师资咨询委员会是香港教师教育领域最重要的咨询机构,对香港教师专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是香港教师专业发展的规划者和推动者,以及政府、学校、教师三主体之间的协调者。在分析师训会的相关重要文件报告基础上,详细论述师训会对香港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以期对内地架构和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咨询体系提供借鉴。

    2014年03期 v.32;No.148 56-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 澳门教师专业发展新动向评析——基于《非高等教育私立学校教学人员制度框架》的分析

    邓韵卿;

    文章对澳门《非高等教育私立学校教学人员制度框架》颁布的背景、主要目标、内容和特点作了简要述评。阐述了该法案对培养澳门私立学校未来教师和促进教师的专业持续发展所具有的重要意义,体现出澳门教师专业发展"以人为本"的原则和终身持续发展的理念,从而促进澳门教师教育逐步走上规范化和专业化的轨道。

    2014年03期 v.32;No.148 62-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 台湾地区中学教师职前培养模式研究——以台湾师范大学为例

    黄晋;

    1994年以来,我国台湾地区教师教育体制从封闭走向开放,教师教育迅速发展。近5年来其教师教育改革的目标主要集中在师资质量的提高、数量的控制以及培育评鉴方面。教师职前培养模式在改革中也有了新发展。完善的法律体系、严格的筛选制度、职前教育课程多元化以及规范的教育实习课程可以为我国大陆地区的教师培养提供参考和借鉴。

    2014年03期 v.32;No.148 68-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研究生教育

  • 美国专业科学硕士教育特点研究

    庄丽君;

    专业科学硕士教育起源于美国,是研究生教育的一种创新,目前世界各国包括我国纷纷仿效开设。美国的专业科学硕士教育在招生、课程设置、实习实践、吸纳用人单位参与人才培养过程等方面具有显著特色。以美国太平洋西北地区设立的第一个应用物理学专业科学硕士教育和美国第一批设立、开设项目较多的生物技术专业科学硕士教育为典型案例,分析美国专业科学硕士教育的成功经验,以期为我国硕士层次专业学位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启示。

    2014年03期 v.32;No.148 73-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 韩国研究生教育及启示

    宋大钊;许飞飞;

    韩国研究生教育在二战尤其是20世纪60年代之后发展迅速。通过分析韩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文化与社会背景,探讨其培养模式。结合目前我国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以韩国为启迪,从以下四个方面提出了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对策与建议:研究生教育多样化发展;适当增加私立及民办研究生教育的参与度;采用更加灵活的教学方式;提升导师综合素质与教学质量。其研究成果,对于借鉴韩国研究生培养的教育教学经验,摸索适合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新思路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2014年03期 v.32;No.148 78-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 国外高校世界遗产研究硕士生培养特征

    王敏;

    国外一些高校不仅设立了世界遗产研究专业,且实现了本科、硕士、博士的系统性和连续性培养,而我国高校世界遗产研究硕士生培养仍处于探索初创阶段。国外高校此类专业的培养目标明确而具体;培养方式灵活,充分融合了各方资源;涉及的学科领域全面而又专深;课程体系成熟完善,课程内容先进而求新;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主导,与实际应用结合紧密;考核评估方式多样化。国外此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和经验,对我国有借鉴作用。

    2014年03期 v.32;No.148 83-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人才培养

  • 新形势下采矿工程专业本科生培养探讨

    李桂臣;卫英豪;万志军;范军;

    实现高等教育人才输出应与各行业人才需求的平等对接,人才培养必须围绕行业发展趋势的转变做出积极调整。"十二五"发展阶段,国内煤炭开采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开采深度的延深、生态环境保护的紧迫性、机械化水平的提升及对经济投资效益的重视;相应地,其对采矿工程专业本科生在深部开采理论知识的储备、知识结构的多学科交融及专业实践能力的提升方面形成新的要求;新形势下,结合采矿工程专业本科生现行培养体系的不足,应通过调整专业课程体系、强化专业综合技能训练体系和优化专业考核标准的策略,积极面对煤炭开采发展新趋势。

    2014年03期 v.32;No.148 89-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 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机制探索——以西安科技大学为例

    李振;杨超;

    在总结矿物加工专业"工程型人才"培养普遍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以列入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之一的西安科技大学为例,探讨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机制建立的思路与方案,通过拟定科学可行的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方案、培养一批有工程和国际背景的教师、融合一批有责任意识的企业等方面的探索,为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提供理论与实践基础。

    2014年03期 v.32;No.148 93-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高职教育

  • 高职学生课外阅读现状调查分析

    王茜;

    随着经济及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特别是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仅局限于课堂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课外阅读也非常重要。通过调查,了解到高职学生的课外阅读不尽人意,甚至令人堪忧。针对当前学生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引导学生正确合理进行课外阅读,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2014年03期 v.32;No.148 96-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 高职院校贫困大学生资助主体的伦理学分析

    郑荣伟;高美娟;

    高职院校贫困生救助既是一项经济问题,也是一项社会问题与伦理问题。政府是高校贫困生救助中的重要责任主体,对于政府而言,在实现高职院校贫困大学生资助过程中应当遵循公正原则、差异性原则及公共性原则。各方社会主体应当体现出关爱、风险及尊重原则。经济上的外在支持只能暂时性地应对策略,坚毅的伦理品质才是高职院校大学生脱贫最为彻底的保证,需要大学生做到诚实守信、自立自强。

    2014年03期 v.32;No.148 100-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 优化高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实习模式的有效途径

    崔鸿涛;

    顶岗实习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就形式而言,几乎所有的酒店管理专业都重视实习环节。但是实习的预期效果与实际的目标效果往往存在着很大的偏差。通过发放调查问卷、专业教师顶岗实践、实习生在线交流、阅读实习生日志等调研手段进行收集信息和探索研究。目的是提高酒店实习管理的有效性,使实习效果得到改善,实践教学水平得到提高,力求探究出优化高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实习模式的有效途径。

    2014年03期 v.32;No.148 104-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招生与就业

  • 行业划转高校招生计划编制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张振中;奚家米;

    生源质量不仅是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更是关乎划转高校生死存亡的生命线,科学、合理的招生计划是划转高校提高生源质量的关键环节。针对行业划转高校计划编制工作的影响因素分析,提出了行业划转高校招生计划编制应把握好的几个关系:招生规模与办学实际条件相适应、生源布局与当地经济结构相契合、专业配置与办学特色相统筹、招生管理与学生就业相衔接、专业规划与冷热程度相协调。

    2014年03期 v.32;No.148 108-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 大学生求职行为特点及就业对策研究

    樊立三;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要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就必须了解大学生求职行为特点,探究大学生求职影响因素,笔者通过查阅文献、进行访谈和发放问卷的方法进行调查研究后,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对策:一是,学校要提供个性化就业服务,引导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二是,学校要树立全程化就业指导服务理念,构建就业教育服务体系;三是,争取社会支持资本,构建就业信息资源体系;四是,毕业生要端正心态,提高求职就业核心竞争力。以期为大学生求职就业和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提供借鉴,构建科学的求职就业辅导体系。

    2014年03期 v.32;No.148 11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教学实践

  • EIP-CDIO理念下工业自动化教学探索

    李守军;马小平;邱义臻;

    EIP-CDIO体现了最新工程教育理念,是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通过分析目前EIP-CDIO教育的研究现状,进而探讨CDIO教学大纲制订与开展教学实践方面工业自动化课程CDIO教学设计方法。同时从EIP-CDIO培养框架的设计,主动学习和实践教学方法,保障体系等方面阐述EIP-CDIO教学模式,从中给出CDIO项目式教学实践探索过程,并分析CDIO教学成效。

    2014年03期 v.32;No.148 114-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 基于认知风格调查与应激测试反馈的课程互动环节设计——以矿业特色高校工程经济类课程为例

    李鑫;周伟;席文佳;金晓红;王丽华;

    分析矿业特色高校涉矿类专业工程经济课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需要,利用问卷调查掌握该类高校学生的课堂表现,揭示学生课堂疲劳程度与教学体系的关系,针对该类课程教学和受众特点设计知识教授与反馈体系:在教学模块开始前引入认知风格调查手段进行心理测试,针对测试结果有针对性地设计课堂教学互动环节;同时,通过建立实验环境,利用应激测试方法,采用测试效果反馈去修改教学设计参数、改进课堂教学,从而形成动态调整的教学互动模式。

    2014年03期 v.32;No.148 118-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K]
  • 论因材施教理念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运用

    单宏健;

    因材施教既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教育和教学中的一种教学方法。高校声乐教学作为一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活动,需要充分考虑如何在受教育者与教育者之间架起有效沟通的桥梁。作为传统而经典的教育理念,因材施教既兼顾了教材与人才培养之间的密切联系,又强化了教学活动与教育对象的契合程度。通过分析因材施教理念的内涵及其与声乐教学特点的契合,然后从教材选择、教学内容的剪裁以及教学原则、教学方法四个方面探讨因材施教理念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运用,以期对高校声乐教学的改进有所裨益。

    2014年03期 v.32;No.148 122-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 准确与模糊:高校合理定位的思考

    郭必裕;

    理想中,准确定位成为遏制高校千校一面,促进高校特色化发展的有效途径。基于学界认同的高校趋同发展的根源在于定位不准,面对高校准确定位应然与实然的巨大差距,通过对准确与模糊两类定位的分析,阐明准确定位是定位理论中的一种聚焦。高校定位系统是准确定位与模糊定位的集合,类型定位准确不等于高校自动走向趋异,合理的定位应是准确或明确,做到可考量与可评价,提出合理定位促进高校发展的建议。

    2014年03期 v.32;No.148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 学术信息

    安宁;

    <正>《高等教育》(Higher Education)杂志被认为是国际领先的高等教育研究期刊,其关注世界各地高等学校及职业教育机构中的教育发展,跟踪公立和私立高等教育机构的发展情况,发表不同国家重要学者撰写的探讨师生、规划者和管理者所关注的问题,刊载对特定问题的权威性综述和比较研究分析

    2014年03期 v.32;No.148 5+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 跨学科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以中山大学为例

    许长青;

    大学基本职能表现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如何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是研究型大学的重要使命与社会责任。中山大学坚持"人心向学"的办学理念,不断探索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构建学科会聚平台,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是中山大学近年来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系列探索的重要体现。面向未来,中山大学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作育"世界一流人才"的实践中,跨学科平台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变革既面临机遇,也面临挑战;而建立适应时代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既需要自上而下的顶层制度设计,也需要自下而上改革者的不断探索。

    2014年03期 v.32;No.148 6-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 地方综合性大学人才培养与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导向探析

    侯爱荣;

    地方性大学,尤其是地方综合性大学,是实现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中坚力量。大众高等教育的典型特征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标准的多样性。不合理的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方式,是形成我国大众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标准的单一精英价值取向的核心因素。改变现有的高等教育教育资源配置方式,提高地方综合性大学人才培养的实用性及应用性是当前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当务之急。

    2014年03期 v.32;No.148 1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 《煤炭高等教育》征稿简则

    <正>《煤炭高等教育》创刊于1983年,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煤炭高等教育》是江苏省一级期刊,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中国煤炭教育协会主办,立足于煤炭行业、面向全国,以系统地反映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为主要内容的学术性刊物。《煤炭高等教育》是中国期刊网(CNKI)独家上网协议期刊,

    2014年03期 v.32;No.148 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8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