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作评述

学术信息

  • 中煤高教后勤管理研究会在河南理工大学召开

    建宁;

    <正>2014年7月30日上午,中煤高教后勤管理研究会2014年年会在河南理工大学召开。中煤高教后勤管理研究会理事长、中国矿业大学副校长赵建岭,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副校长王忠强,黑龙江科技大学副校长李振民,河北工程大学副校长何立新,河北联合大学副校长朱方成,河南理工大学副校长卫中玲等15所煤炭高校近60名后勤主管领导及管理部门与后勤实体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中国矿业大学后勤管理处处长刘建光主持。

    2014年06期 v.32;No.151 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校长论坛

  • 坚持办学特色 推进内涵发展 全面提升学校办学质量

    邹友峰;

    <正>强化特色、提升内涵是高校发展永恒的主题,是提高高等学校办学质量的基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发挥政策指导和资源配置的作用,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这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2013年8月23日,刘延东同志在直属高校工作咨询委员会第23次全体会议上强调:

    2014年06期 v.32;No.151 10-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5K]
  • 以陕西高校巡视诊断为契机 推动学校内涵式发展

    杨更社;

    <正>全面推动高等教育由外延扩张为主向内涵提高为主转变,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紧迫任务。开展巡视诊断是推进高校内涵发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强化办学特色的重要举措,也是陕西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转变教育管理方式、推进管办评分离的创新举措,对于推动高校内涵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开展巡视诊断工作的背景目前,高等教育发展方式正在从以规模扩张和空间拓展为特征的外延式发展,转变到以提高质量和优

    2014年06期 v.32;No.151 14-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1K]
  • 发挥特色优势 建设高水平师范大学

    王磊;

    <正>近年来,淮北师范大学发挥特色优势,加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高,"政产学研用"合作不断深化,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显著提升。一、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基本形成了有特色高水平教师教育体系依托国家级特殊教育重大建设项目、国家级教师教育特色专业、省级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等优势与特色平台,学校秉持培养卓越教师、精品师范的理念,以教学为中心,以育人为根本,以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

    2014年06期 v.32;No.151 18-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7K]
  • 坚持质量为本、特色为根 推进行业特色大学内涵式发展

    刘泽功;

    <正>一、加强行业特色大学建设,是构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内涵长期以来,行业特色大学在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在支撑和引领我国基础产业发展中,形成了围绕行业产业链进行学科专业布局、资源投入配置和师资队伍建设的办学模式,为我国工业经济发展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创新人才和行业技术骨干,取得了大量原创性科研成果,成为本行业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知识创新源泉,也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独有的大学类型和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90

    2014年06期 v.32;No.151 20-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4K]

改革与发展

  • 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周贤超;

    我国现代高等教育自诞生至今便是一个逐步国际化的过程。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及高等教育国际竞争日益剧烈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提高自身国际化水平,显得至关重要。在深刻理解高等教育国际化本质内涵与特征的基础上,理性面对当今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所遭遇的诸如发展水平不平衡、人才流失严重、商业化气息浓厚、学科竞争力薄弱、教育主权遭受弱化等挑战,从五个方面提出进一步加快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的应对策略:树立全球意识、培养国际化人才,加强制度建设、营造良好人才环境,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强学科建设、提高学科竞争力,完善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管理体系。

    2014年06期 v.32;No.151 23-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6K]
  • 广西高等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基于弹性系数的视角

    尹宁伟;

    扩招后的十年,广西高等教育和经济获得了较快发展。通过高等教育规模与经济发展的弹性系数研究发现,广西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比较低。广西高等教育必须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理性扩大广西高等教育规模;坚持错位发展,形成广西高等教育的特色与优势;科学调适,优化广西高等教育结构"的发展战略,才能实现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2014年06期 v.32;No.151 28-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7K]
  • 矿业类高校研究生就业问题及对策研究——以中国矿业大学为例

    畅军亮;

    煤炭经济形势的短期恶化对矿业类高校毕业生特别是研究生就业产生重要影响。通过对中国矿业大学近三年的研究生就业情况的分析,指出矿业类高校研究生就业现状中存在就业滞后、各专业不平衡、继续深造比率低、行业发展对就业影响有限等问题,并进而分析该现状产生的原因主要在于:研究生生涯规划模糊与心理素质差、学校就业工作抓手少、文理科需求差异大与女生就业受歧视、狭窄的眼界与较差经济条件等,最后提出了破解矿业类高校研究生就业难的对策。

    2014年06期 v.32;No.151 34-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5K]

院校研究

比较高等教育

  • 中加地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体系比较

    王档良;高岳;

    地球科学(地学)专业博士研究生的培养是学科发展的重要基础。通过对比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和中国矿业大学地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体系,分析中加高校培养模式的优势及特色,吸收加拿大地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的优点,为我国相关博士研究生培养、课程改革和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2014年06期 v.32;No.151 48-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5K]
  • 荷兰研究生教学的特点与启示

    徐梦洁;吴红梅;

    以荷兰格罗宁根大学空间科学学院的硕士培养方案,分析荷兰研究生教学的特点。荷兰高校在课程设置和教师安排方面都体现了对研究生教学的重视。在授课之先,教师会提供详尽的教学大纲并严格按照大纲进度进行教学;在修读课程时,授课学时在总学时中所占的比重较低,学生的课外投入才是重点;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合作精神。为此,我国的研究生教学应借鉴其成功经验,并在相关方面予以改进和深化。

    2014年06期 v.32;No.151 5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0K]
  • 以学生为本:耶鲁大学教学助理制度的理念与措施

    刘帅;

    作为一所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的高等学府,耶鲁大学追求教与学的卓越,在教学助理的制度设计上秉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和目的。据此,教学助理的分类与职责、设岗与招聘、培训、评价等具体措施始终围绕学生,以本科生和研究生为中心,切实发挥教学助理制度的培养作用。为了充分实现教学助理制度的价值,我国高校开展教学助理工作有必要借鉴耶鲁大学的经验,明确以学生为本的制度目的,健全制度以保障顺利实施,抓好工作落实以确保制度目的的实现。

    2014年06期 v.32;No.151 57-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3K]

互联网与高等教育

  • 社交网络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赵石强;

    社交网络具有真实性、平等性和开放性等特征,这些特征使得以社交网络为载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助于培育大学生的责任意识,促进思政工作向"主体—主体"结构转型,弱化大学生交往行为中的功利思想;但同时也容易引起大学生的交际障碍、网络成瘾以及信息封闭等问题。高校思政工作者要做到积极深入社交网络,在社交网络中培养意见领袖,掌握社交网络话语权,从而主导社交网络中的大学生交往行为向着健康、正确的方向发展。

    2014年06期 v.32;No.151 6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0K]
  • 论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辅导员形象的拓展

    卢宁;

    高校辅导员作为新媒体受众和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教育者与管理者,无论是自身还是大学生都受到新媒体环境的极大影响,辅导员传统形象已无法满足辅导员自身在社会环境中互动和发展的本质需要。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辅导员应紧跟时代步伐,把辅导员形象的塑造与新媒体有机结合起来,从信息道德形象、信息意识形象、信息技能形象三方面整体上丰富自身的形象结构,进而促进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实效性。

    2014年06期 v.32;No.151 65-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0K]

德育创新

  • 高校立德树人的价值内涵与实践策略

    龚成;

    立德树人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树立引领社会发展之德,促进学生和谐成长,培养德才兼备之人是立德树人的价值内涵。深化立德树人工作,必须确立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办学治校理念,创新立德树人的工作制度,打造立德树人的使命共同体,继承立德树人工作好传统,持续推进高等教育的系统改革。

    2014年06期 v.32;No.151 69-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4K]
  • 大学生思想政治保障机制构建思路与路径研究

    郑洋;韩锦标;

    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变得更加艰巨和复杂,这对大学生思想政治保障机制的构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大学生思想政治保障机制的定义和内涵切入,阐释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保障机制的重要性,以及创建原则和思路,指出必须要从组织、队伍、物质、制度等四个方面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保障。

    2014年06期 v.32;No.151 73-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9K]
  • 新形势下大学生文化认同危机及教育管理策略

    罗希;孙文远;

    全球化时代,外来文化的大量涌入及我国社会发展转型所带来的冲击,对大学生的文化认同产生了严重干扰,给当前高校的教育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大学生的文化认同危机表现出淡化传统文化、弱化中国特色意识形态以及颠覆主流价值观的特点。在深入分析大学生文化认同危机成因的基础上,从文化教育内容、校园文化建设及教育方式改进等方面探讨了新形势下大学生文化认同危机教育管理的策略,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2014年06期 v.32;No.151 76-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5K]

高校管理

  • 基于方案和执行角度的独立学院办学政策评价

    于忠华;

    从政策方案的角度来看,独立学院办学政策制定存在程序和内容失范现象,个别政策方案违反了信息完备、民主参与、系统协调、现实可行和稳定可调原则。从政策执行的角度来看,独立学办学政策执行主体在利益博弈中面临执行困境:对独立学院办学政策执行出现的偏差采取"默认"态度,对多元利益主体的多重政策目标冲突采取"容忍"态度。

    2014年06期 v.32;No.151 8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7K]
  • 精细化管理理念下高校辅导员工作的“三重四得”

    崔志锋;唐曦;

    精细化管理理念被引入高校学生工作,为学生的教育、服务与管理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与管理模式,同时也向辅导员提出了新的挑战。面临角色困境,高校辅导员一方面要寻求自身角色定位与精细化管理理念的契合点,另一方面还要转变管理思路以确保工作实效。

    2014年06期 v.32;No.151 85-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7K]
  • 过程控制在大学课程考核中的新探索

    李果;姬永生;杜健民;

    传统的大学课程考核总是在课程结束后采取"一考定终身"的方式,存在着许多弊端,而过程控制能充分考虑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能更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从而成为当前课程考核的主流。结合土木工程的专业课程,探讨在课堂、课后和实验、实践等教学环节,通过对学生的出勤、提问、测验、课后作业、论文专题和实验、实践等方面实施过程控制的探索,在此基础上给出平时成绩,并结合课程的特点按照一定的权重将平时成绩与期终考核成绩结合起来,以综合评定学生的课程成绩,从而起到更加真实、全面反映学生学习效果的目的。

    2014年06期 v.32;No.151 89-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7K]

人才培养

  • 当代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黄琳;杨艳;

    自我教育能力是职业核心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关系着当代大学生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然而,当代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现状并不乐观,存在着许多亟待改进的方面。通过对影响当代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原因分析的基础上,进而从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创新学校教育与管理以及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等方面来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2014年06期 v.32;No.151 9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8K]
  • 专业认证和注册制度下高校安全工程教育思考与实践

    王宁;王景春;田运生;

    由于当前高校安全工程教育不能充分适应我国安全工程方面的专业认证和注册制度,因此制约了我国安全人才素质的提高。对此,一方面应当基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视角,在专业认证和注册制度下,按照认证标准为框架,设置符合标准要求的教育体系,以注册制度、社会需求和行业特色等来优化调整课程内容,突出专业课程内容的时代特征;另一方面在课内教育、实践环节、课外创新竞赛等方面加强培养实践创新能力,体现安全工程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促进对专业教学质量的提升,解决安全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未来发展和国际化趋势矛盾的相关问题。

    2014年06期 v.32;No.151 97-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8K]
  • 应用型本科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陈爽;冯平安;崔岚;田六鼎;

    实验教学是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深化实验教学改革、加强实验教学保障体系建设是推进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途径。紧紧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转变教育教学理念,不断探索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办学模式,加强教学资源体系建设,在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实验教学保障体系建设方面进行的一些研究与实践。

    2014年06期 v.32;No.151 101-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6K]
  •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大学物理教学改革探索

    于士平;

    通过分析大学物理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继而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从六个方面提出了大学物理教学改革的有效措施:加强宣传,转变观念,提高师生对大学物理课程重要性的认识;针对不同专业重新修订教学大纲,整合教学内容;讲好绪论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媒体优势,创新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素养;改革考核机制,突出专业特点,强化实践应用。

    2014年06期 v.32;No.151 105-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1K]

教学实践

  • “选矿生产实践案例分析”研讨型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实践

    沈丽娟;陈建中;谢广元;匡亚莉;

    "选矿生产实践案例分析"研讨型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是将教师引导、师生共同研讨作为一种教学理念和方法,通过科学设计、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有效设计教学步骤、研究和改进考核方法等,发挥学生在课内外两个课堂中接受学习与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和互动学习在教学中的联动作用。通过实施创新教学模式,达到培养创新人才之目的,增强了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取得了一定成效。

    2014年06期 v.32;No.151 108-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2K]
  • 基于行动学习的“薪酬管理”课程教学改革

    王智宁;许红华;叶新凤;

    "薪酬管理"作为高等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核心必修课,对于学生的理论体系构建、专业素质积累、操作能力培养及未来实际工作的开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有效破解手段单一、效果不佳、知识与能力脱节等当前课程教学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在"薪酬管理"课程教学中引入行动学习方法,从场域安排与团队组建、规则确立、任务设计、技术引导、知识收敛与效果评估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实践表明效果较为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2014年06期 v.32;No.151 112-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1K]
  • “安全监测监控”案例教学改革与实践

    邵昊;蒋曙光;吴征艳;王凯;

    "安全监测监控"是矿业类院校安全工程、采矿工程等专业的专业课程。"安全监测监控"内容多、专业性强,加之学生基础薄弱、课时安排较少,传统的教学方法只注重教学内容的传授,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难以提高。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在煤矿监测监控应用案例的基础上,精选并设计了"安全监测监控"教学案例,包括基础案列、提高案例、综合案例。通过教学案例,串联主要的教学内容,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014年06期 v.32;No.151 116-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9K]

教育广角

  • 基于ESI的工学学科国际竞争力评价研究——以中国矿业大学为例

    王鹏;李爱彬;鲍劼;

    工学是我国最大的学科,在国内外各类学科评价体系中,ESI越来越成为评价学科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学术影响力的重要指标。基于ESI数据库,对我国高校工科学科总体水平和分布情况进行评价,并以中国矿业大学为例,对比工程学领域ESI前1%国际高水平学科和前0.1%国际顶尖水平学科,对学科总体水平、学科结构及国际化水平进行分析,并给出提高工学学科国际竞争力的发展对策。

    2014年06期 v.32;No.151 119-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2K]
  • 安全事故与煤矿负责人安全管理培训探析

    杨瑾;倪宏娟;

    通过对煤矿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揭示出煤矿企业负责人管理失误是造成煤矿安全事故多发的深层原因。安全管理培训对预防管理失误具有重要作用。加强煤矿负责人的安全培训、塑造和强化企业安全理念、学习先进安全管理机制、提高安全管理技能等,是预防与控制煤矿事故的发生、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重点突破的根本措施。

    2014年06期 v.32;No.151 123-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9K]

  • 回归大学教育的本真——基于人的社会化视角

    周红;宋迎法;

    面对当今功利化的学校教育体系带给身处其中的学生、家庭、学校甚至是社会的困顿与挣扎,置身于高等教育的人们应从大学教育在人的一生全面社会化中所蕴含的意义和所能起到的作用中去思考与领悟应然的大学教育,去功利化,回归教育的本真,让大学校园在充满人文精神的追求真理的气场中,培养学生善良的人格,引导学生追求真理和追求生活的意义,帮助学生成为有人性的人、有健全人格且能独立面对社会的人。

    2014年06期 v.32;No.151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K]
  • 大学理念的现代性反思

    罗兆麟;

    在现代性发展的三次浪潮中,大学理念逐渐走向多元化。从总体上看,大学理念充满矛盾与交错、对抗与融合: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大学理念的灵魂,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是大学理念的基石,市场主义与国家主义是大学理念的生存机理。当代大学正处于多重转型当中,追寻自身内在的精神家园、达到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有机平衡,构建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形成全球化时代"国家、社会与大学"的良性互动,已成为当代大学现代性构建的当务之急。

    2014年06期 v.32;No.151 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9K]
  • 《煤炭高等教育》2014年总目录

    <正>~~

    2014年06期 v.32;No.151 127-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0K]
  • 《煤炭高等教育》征稿简则

    <正>《煤炭高等教育》创刊于1983年,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煤炭高等教育》是江苏省一级期刊,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中国煤炭教育协会主办,立足于煤炭行业、面向全国,以系统地反映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为主要内容的学术性刊物。《煤炭高等教育》是中国知网(CNKI)独家上网协议期刊,

    2014年06期 v.32;No.151 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3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