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作述评

  • 研究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文献——《高等教育全球化》概览

    安宁;

    <正>由英国巴斯大学管理学院客座教授罗杰·金(Roger King)、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教授西蒙·马金森(Simon Marginson)和英国巴斯大学营销与消费创新研究中心副主任拉贾尼·奈杜(Rajani Naidoo)合编的《高等教育全球化》(The Glob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书是近年来出版的研究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文献,该书由爱德华·埃尔加(Edward Elgar)出版公司于2013年出版。

    2015年02期 v.33;No.153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3K]

改革与发展

  • 高等教育需求影响因素的国内外比较研究——兼论劳动力市场的信号功能“悖论”

    刘文晓;

    通过对国内外有关高等教育需求影响因素研究文献的梳理发现,不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一般认为学生个体特征、家庭和社会因素、学校特征、国家政策、教育成本与收益等是影响民众对高等教育需求的主要方面。"市场因素"是一个在国内研究中很少提及而在其他国家颇受重视的变量。在今后的研究中,有必要将其作为一个重要方面来进行考量。

    2015年02期 v.33;No.153 15-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 我国高校法治教育的问题与路径

    樊红霞;张万红;

    高校法治教育是对所有在校大学生进行法律知识的学习、法律技能锻炼和法治情感、法治精神的培养。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对高校人才的培养和大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均有重要作用。作为法治教育实施主体的高校存在着对法治教育的重视不够、师资力量薄弱、课程设置单一、教学模式落后等问题。另外,作为法治教育实施客体的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参与性。改善目前高校法治教育存在的问题、更好地推进高校法治教育,需要国家、社会、高校和大学生四方面的共同努力。

    2015年02期 v.33;No.153 2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 制度变迁视角下的独立学院转设研究

    王晓春;

    2008年教育部颁布《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给出五种发展路径,由独立学院自主选择各自的发展路径。五年过渡期已经结束,大部分独立学院仍在观望、徘徊甚至按兵不动,独立学院能否成功转设,后续的制度供给与政策设计将显得尤为重要,还依赖于独立学院不断地谋取自身发展。论文分析了现有独立学院现状及已转设独立学院的发展情况,在充分尊重各利益主体"核心价值"的基础上,提出转设政策适配构想,并提出独立学院转设后的发展定位,在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与创新中探索出新的发展道路。

    2015年02期 v.33;No.153 26-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 民族地区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探讨

    张蕾;田海洋;

    高校社会服务职能已然成为当前我国高校发展无法回避的一个重大理论与实际问题,民族地区高校因其负有兴疆、稳疆的重大作用,其社会服务职能尤为重要。然而,要顺利实现这一职能,需要根据自身的发展定位、深化对服务方式的认识。在对策上,要从自身及所在地的社会实际情况出发,通过合理利用与发挥自身优势,以区域特色产业为依托,为新农村和社区文明建设多做贡献。

    2015年02期 v.33;No.153 3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理论探讨

  • 高校学术权力的滥用与规制

    吴迪;

    学术权力是大学发展的一项自治权力,也是赋予学者的基本权利。但目前学界出现的学霸现象、强制学生的学术观点以及急功近利的不正学风等学术权力滥用现象极为严重。学术权力的滥用阻碍学术的创新发展,滋长了学术专制,侵犯学生的权利和名誉。为此,要从本质上认识学术权力,加强立法规范;从制度上杜绝学术权力滥用的现象发生,建立学术公开诚信制度,完善学术权力的监督机制。

    2015年02期 v.33;No.153 37-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 主体成熟度视角下政府与大学关系

    石义秀;

    政府与大学的关系一直是高等教育研究领域无法回避的问题。主体成熟度理论为理解政府与大学两者关系从管到治、从统治到协商、从不平等到平等,最终走向协同合作提供了重要的视角;同时,强化对政府在大学中进一步去行政化、去中心化、简政放权、职能转型改革实践的理解。通过主体成熟度视角切入大学与政府的关系,提出基于这一视角下的政府与大学历时性关系模型,提出当前新形势下政府在大学改革中的权变角色定位,以推进政府在大学发展中的职能转变与简政放权。

    2015年02期 v.33;No.153 4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比较高等教育

  • 欧洲中世纪大学和中国古代大学的比较研究

    胥秋;阳夏冰;

    欧洲中世纪大学和中国古代大学都是培养人才、研究高深学问的机构,但是它们产生的背景不同,在办学性质、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试与学位制度和内部组织与管理形式方面均存在着差异,这些差异导致了东西方大学发展的不同走向,并对后世的高等教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近代中国摒弃了古代官学、书院的传统,学习西方大学建立了近代高等教育的体系;形式上学习了西方大学的模式,内核上却对太学有着天然的继承性,故其仍然是政府行政机构的延伸,大学自治、学术自由较难实现。

    2015年02期 v.33;No.153 45-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 美国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服务的内容与特点——以4所大学为例

    王兴宇;苏兆芳;

    密西根大学教学与学习研究中心、哈佛大学博克教学中心、普林斯顿大学麦克格劳教学和学习中心以及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教学和学习中心是美国高校中较有代表性的教师专业发展机构。它们为教师提供了教学咨询、多种形式的研讨会以及提供教学资源、建立学习社区等方面的服务。这4所学校教师专业发展机构的显著特点是享有较大的自主权,培训活动个性化,教师发展常态化,并且重视与其他部门的合作等。

    2015年02期 v.33;No.153 49-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 加拿大社区学院与我国高职院校文化认同机制比较研究

    李颖;

    文化认同是一种群体文化认同的感觉,是一种个体被群体文化影响的感觉。同时也是指个体对于所属文化的归属感及内心的承诺,从而获得保持与创新自身文化属性的社会心理过程。单位的所属人员对于本单位自身文化的强烈认同,既是该单位不断发展超越的伟大精神力量,又是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要素。借鉴加拿大社区学院文化认同构建机制,结合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的实际,提出增强我国高职院校校园文化认同的策略。

    2015年02期 v.33;No.153 54-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互联网与高等教育

  • 镜鉴与长入:地方高校教学中慕课资源的利用研究

    陈晶晶;何云峰;郭晓丽;

    地方高校面临窘境:教学资源相对短缺,难以满足教学需要;教师资源相对匮乏,严重影响教学质量;知识资源相对不足,无法满足师生需求;交流资源相对有限,不能顺应时代潮流。慕课作为一种优质教育资源,其对传统教学的镜鉴表现在四方面:"自主学习"的教学理念、"技术性、便捷性"的教学设计、"以学为本"的教学模式和"重在评学"的教学评价。据此,提出慕课资源长入地方高校教学的四大机制: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改善教学资源短缺现状;实施"双师教学"项目,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拓宽信息来源渠道,开阔师生视野;加强师生对外交流,提升高校国际化水平。

    2015年02期 v.33;No.153 58-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 行业特色高校MOOC联盟初探

    蔡慧;

    近年来,MOOC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兴起,为了提升本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地位,各国都在进行MOOC本土化实践,我国MOOC本土化已初见成效。但由于政策支持力度不够、教育技术落后以及运营经费不足等来自行业特色高校内外部的客观原因,加上来自行业特色高校领导者、教师等主观原因,导致了行业特色高校发展MOOC相对滞后。从目前形势来看,行业特色高校可以通过成立MOOC联盟加强优势学科的影响力、满足企业职工的学习需求、有效利用教育资源、均衡两极分化的学科布局。同时,行业特色高校以行业协会为依托平台成立MOOC联盟理事会,相似的课程计划为学分互认提供了有利条件,校企合作共同推动MOOC的创新。MOOC联盟成立的战略路径应从MOOC联盟的组织者、MOOC课程制作者及MOOC学习者三方面着手,共同推进行业特色高校MOOC联盟建设。

    2015年02期 v.33;No.153 62-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 大数据背景下大学生就业信息化建设探析

    赵志学;周军军;

    在社会信息化的今天,大学生就业管理工作也迈入了信息化管理时代,但是目前高校就业工作的信息化建设现状仍存在很多缺陷和不足,同时也面临很多机遇和挑战。在现有的研究基础上,对大数据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工作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并提出了高校学生就业工作信息化建设的要求和措施。

    2015年02期 v.33;No.153 67-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德育创新

  • 地方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及干预对策——基于福建省某地方高校的调查分析

    宫毅敏;余珊珊;

    大学生心理危机已经成为高校学生工作日益迫切而凸显的问题。防患于未然,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干预,是化解大学生心理危机的有效方式。基于实证调查的研究为加强地方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干预提供群体状况的分析,剖析个案为深入了解个体的心理特征提供思考,从而探索对大学生心理干预的有效路径,为地方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发展服务。

    2015年02期 v.33;No.153 70-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 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培养工程”实施现状及创新途径研究

    王梦倩;赵斌;魏世英;

    在整理归纳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现场调研、深度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手段,从培养理念、模式、层次、途径和保障机制角度分析"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施的客观现状及影响因素。通过分析认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取得了应有的预期效果,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为此,结合当代青年成长特点,提出创新"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施途径的对策与建议。

    2015年02期 v.33;No.153 75-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 从戏仿现象的风靡看大学生价值取向

    孔玲;

    通过对当代中国风靡的戏仿现象研究,分析当今大学生的戏仿主要有戏说、大话、恶搞等三种方式及其所体现出的大学生价值取向特点,提出从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养大学生积极的校园文化观、提升大学生健康的审美观等三方面对戏仿现象影响下的大学生价值取向进行正向引导,促进大学生个人的全面健康发展,从而推动社会的健康发展。

    2015年02期 v.33;No.153 79-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学术信息

  • 学术信息

    安宁;

    <正>《高等教育研究》(Research in Higher Education)发表运用各种不同方法对高等教育有关问题进行研究的成果,特别感兴趣的是应用高级定量方法研究高等教育问题或阐述高等教育政策问题。该刊宗旨是帮助研究者、决策者和管理者对与高等教育相关的广泛问题获得更好的理解,涵盖的论题包括:学生入学与成功、教育公平、教师问题、制度评估、高等教育治理、课程与教学、高等教育政策、高等教育

    2015年02期 v.33;No.153 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人才培养

  • 面向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生导师指导方式改革

    王德鲁;孙建滨;曹庆仁;

    从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角度对7所高校导师指导方式的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发现绝大多数研究生通过"双向选择"的途径在入学前就确立了指导关系,师生人际关系整体处于融洽状态;导师指导制度仍以单一导师制为主,研究生与其他导师交流少,导师组织学生进行学术研讨情况不容乐观;导师指导频率低、时间短,研究生参与课题项目程度低;导师指导过程中的民主性普遍较高,但管理方式偏严,师生交流的主动性需加强。最后针对不足之处,提出了相应的改革建议。

    2015年02期 v.33;No.153 83-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K]
  • 基于工程哲学的采矿工程专业学生人文素养培养探讨

    李青锋;

    结合采矿工程专业就业特点和学生培养目标,首先根据企业发展需求与从业者的差距,对大学生人文素养现状及其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工程哲学思维训练对工程专业学生适应企业需求是必须的;然后基于矿业工程中的工程哲学问题,从资源认识、矿业工程活动中的主要矛盾、规律和方法论等方面分析了采矿工程专业学生应具备的工程哲学意识,认为辩证唯物主义的工程哲学意识、积极向上的人文知识和健康的职业精神是采矿工程专业学生必备的人文素养;最后分析专业教育中进行人文素养培养的必要性,提出在专业课程教学和技能实践中渗入人文素质教育是工程专业学生提高人文素养的必然选择,并以"采矿学"课程为例进行了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工程哲学思维和人文素质培养再现,课程实践表明:这种相互交融式方法对专业知识教学和人文素质培养均能起到促进作用。

    2015年02期 v.33;No.153 88-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 面向安全行业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方案研究

    师皓宇;邹光华;马尚权;

    华北科技学院根据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培计划)通用标准及相关文件要求,制定了具有安全行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主要包括六个方面:卓培计划通用标准、大工程观念、CDIO工程教育理念、企业深度参与、学时"一增一减"、课程改革,目前该方案已应用到卓培计划专业的实际教学中。

    2015年02期 v.33;No.153 93-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学生事务管理

  • 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研究——以江西A高校为例

    曾维林;李诗琪;

    我国高校大学生的资助政策大概经历了四次较大的变革历程,目前高校贫困生资助现状中存在很多不合理的现象。为合理分配资助资源、保障各项政策落到实处、提高高校贫困生资助的客观性和公正性,课题组以江西A高校为例,对贫困生资助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对策,构建政府层面、高校层面和社会层面的多元化资助体系。

    2015年02期 v.33;No.153 96-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 大学生学业发展状况的实证研究

    汪卫平;魏善春;

    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的背景下,通过对南京8所高校1 543名学生的调查发现,其学业发展呈偏态化倾向:学业发展理性务实,但功利化倾向明显;学习态度较好,但学习策略表层化;学业规划执行力弱,创业积极性不高;学业成效总体优良,但社会实践就业化。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出发,学生学业良性发展需要:创造良好的学业辅导体系,引导学生学业发展;做好大学生的职业教育,营造就业创业的外部支持环境;建立学业发展监控机制,促进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互融。

    2015年02期 v.33;No.153 99-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教学实践

  • 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安全系统工程教学改革研究

    朱传杰;宋大钊;翟成;林柏泉;刘贞堂;

    培养安全技术与管理方面的卓越工程师是解决我国目前安全形势严峻的重要途径。据此分析了我国安全系统工程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及卓越工程师培养背景下对安全系统工程课程的具体要求。基于这些要求,提出了安全系统工程课程改革的措施,主要涉及知识结构的调整、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提高以及相应教学方法的优化等,以期为安全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提供参考。

    2015年02期 v.33;No.153 105-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K]
  • 研讨式教学在“职业危害与防护”课程中的实践与探索

    裴晓东;张人伟;李增华;

    针对工科专业课程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在教学研究基础上,构建了研讨式教学模式。采用教师导讲和优选研讨课题、学生独立探索和撰写研讨课题报告、小组交流讨论和汇总提炼、学生讲述和师生评议以及教师综述和总结提高等五个环节,改变了传统的"满堂灌"模式。实践证明,研讨式教学在重视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加重视传授给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015年02期 v.33;No.153 109-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 中国文化视角下“跨文化沟通”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

    孟丽;牛芳;李轶;

    随着全球经济、文化、教育交往越来越普遍,跨文化沟通正变得越来越重要,成为经济贸易类学生的必修课程。然而,由于大部分教材和阅读材料为西方学者所著述,有关东方文化或中国文化的部分内容需要加以充实,或者由于西方学者对东方文化精髓掌握不够,有些核心内容需要从中国文化视野来诠释。笔者立足于中国文化视角,从课程内容的补充与完善、教学方法与考核制度等方面对"跨文化沟通"课程进行改革与实践,以期为跨文化沟通与交流方面的相关教学活动做些补充。

    2015年02期 v.33;No.153 112-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教育广角

  • 弃考留学:中国高等教育的尴尬

    黎凡;

    随着教育国际化水平和国民经济条件的提升,通过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获取大学入学资格不再是高中生的唯一选择,数目惊人的高中生开始放弃国内高考备战"洋高考"。中国高等教育质量、教育方式和国际化程度三大供求矛盾成为推动每年近20万的高中生选择国外求学之路的主要因素。未来中国高等教育必须要从此三方面进行改善,以在国际高等教育竞争中不再尴尬。

    2015年02期 v.33;No.153 117-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 中国校友会大学排行榜指标体系的演变及建议

    蒙玛琳;张丽;李冲;

    中国校友会网自2003年以来,已经连续发布了12个《中国校友会中国大学排行榜》。该排行榜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综合声誉"为三大指标,用高校对科研与人才的"贡献度"进行高校间的比较。它依靠自己的评价特色成为目前最有影响力的大学排行榜之一。文章以公办高校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作为分析对象,从宏观上比较分析其12年来的发展历程,找出其评价指标体系的优势及仍然存在的不足之处,从而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完善建议,以期更好地为学生、家长及学校提供高等教育方面的参考。

    2015年02期 v.33;No.153 122-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大学联盟系列

  • “世界大学联盟”简介

    赵怡斐;

    <正>世界大学联盟(Worldwide Universities Network,WUN)于2000年在英国伦敦成立,是一个全球性的高校联盟组织,旨在推动国际研究合作和培育研究人才,通过资源整合解决具有重要意义的全球性问题。成立背景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也逐渐面临着各种全球性的问题与挑战,即:非传染性疾病的威胁,气候变化导致的环境恶化,高等教育面临着挑战,日益显著的全球化趋势对文化产生了种种影响等。然而,

    2015年02期 v.33;No.153 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8K]

  •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困境纾解

    董浩平;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是促进学校办学特色、培养经济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的必然选择,但是转型过程中四个"一高一低"的矛盾比较突出,即高校和企业对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兴趣"一高一低"的矛盾;实习实训的保障要求和办学经费投入"一高一低"的矛盾;高等教育大众化和考试招生改革背景下生源"一高一低"的矛盾;转型发展对师资队伍的要求与现状之间"一高一低"的矛盾。对于这些问题,新建本科院校要从指导思想、发展战略、管理机制、制度建设、办学模式等方面实现新转型,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促进科学发展。

    2015年02期 v.33;No.153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 服务导向: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的战略选择与实践探索——以三峡大学为例

    李洁;张朔;

    当前,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已成为地方高校的重要使命,以服务为导向也应成为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的重要战略。科学合理定位、提高人才培养的适切性、提升学科竞争优势和优化学科资源配置应成为地方高校学科建设实施服务导向战略的基本选择。作为一所水电特色鲜明的地方综合性大学,三峡大学在"双服务"的办学思路引领下,通过优化学科建设制度设计、完善学科建设组织形式、建立学科动态调整机制、依托协同创新以及推动区域文化传承等一系列举措,逐步探索出一条以服务为导向的地方高校学科建设之路,不断推动行业和区域发展的良性互动。

    2015年02期 v.33;No.153 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 我国高校校友会发展动力初探

    郭必裕;

    内外矛盾及其相互作用是高校校友会发展的动力,它决定着校友会发展的生命力与活力。为把握高校校友会发展规律,对高校校友会实施有效管理,促进我国高校校友会健康快速发展,在对我国高校校友会发展动力机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校友情谊和事业发展分别是校友会发展内在的核心动力和协同动力,母校和社会需要分别是高校校友会发展的外部推动力和控制力,并提出因势利导促进高校校友会发展的建议。

    2015年02期 v.33;No.153 10-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