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屠世浩;
<正>一、研修历程2015年8月,中国矿业大学选派15名管理干部赴澳大利亚进行为期两周的研修学习,此次研修以高校本科教学管理工作为主题,选择西澳大学、斯威本科技大学和麦考瑞大学为主要研修高校。对此次赴澳大利亚的考察,中国矿业大学高度重视并寄予厚望,葛世荣校长亲自确定考察主题,指导考察学习内容和重点;学校党委蔡世华副书记、组
2016年02期 v.34;No.159 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 王雪松;
在深入研究澳大利亚西澳大学、斯威本科技大学和麦考瑞大学教育教学的组织、管理、服务和保障等基础上,从专业方向设置、培养目标、培养方案、授课方式及实践环节等方面,以中国矿业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为例,全面比较中澳大学本科教学模式,分析问题差距,进而提出改进措施:构建模块化、菜单式的课程体系,拓宽校企合作空间,增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2016年02期 v.34;No.159 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 周长春;
以西澳大学和中国矿业大学化学工程专业为例,详细比较了两校化学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课程对应、课程模块及学分要求等方面的异同,并结合中国矿业大学的实际提出了该专业改革的相关建议,具体为:化工专业应保持煤化工特色,增加就业方向,扩展学生就业面;试点精简课程,避免课程之间教学内容重复;增加数学、物理、计算机等基础课教学学时学分,压缩专业选修课,鼓励学生跨专业大类选修基础课程,扩展学生知识面,从而培养基础知识扎实、适应能力强、复合型的新型工程技术人才。
2016年02期 v.34;No.159 8-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 杨思留;王思华;姜利民;徐淑娟;贾桂芳;
西澳大学苏格拉底研究质量管理系统集成了西澳大学核心数据和有关学术研究的关键数据,生成学校科研质量数字化管理模型。设计者根据学术成就和贡献,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可量化计算的分值,即苏格拉底指数。学校、各学部及每个教师的科研成果及质量能够通过苏格拉底指数进行直观的对比分析,有效跟踪记录教师科研任务的完成情况,为管理者和个人及时调整科研工作进度、调节教学和科研工作量提供决策依据。通过借鉴该系统,对中国矿业大学改进教师工作量管理与考核工作的启发:管理系统创新是实现教师工作量科学管理的重要支撑,科学设定工作量是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的重要基础,"以人为本"是学校制定内部管理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016年02期 v.34;No.159 13-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K] - 杨康;屠世浩;孙艳梅;曹薇;韩超;
澳大利亚先进的高等教育对我国高校的本科教学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参考价值。通过对澳大利亚高校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以服务学生为中心的本科教学管理架构、以自主学习为导向的教学方式、贯穿授课全过程的课程考评体系和以"改善学习效果为核心"的教学评价机制等方面的分析,进而提出了优化管理职能、加大教学管理队伍建设力度、建立全过程课程考评体系、加强网络信息化教学建设和完善课程评价机制等有助于提高我国高校本科教学质量的建议。
2016年02期 v.34;No.159 19-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 陈银银;管华;
大学校长任期往往决定了一名优秀校长对大学发展的贡献程度。研究我国"985高校"校长近三十年来的任期情况,并对照同期美国知名大学校长任期发现,我国大学校长任期太短;分析近些年"985高校"校长换届情况发现,我国大学校长任期不稳定。文章通过进一步研究发现,我国大学校长任期存有的这些问题是受以前相关政策影响造成的,同时大学校长的产生和任职明显具有行政化、官员化特征,这些原因导致很多不利于大学发展的严重后果。为完善我国大学校长的任期,需构建校长"选任"制度,取消大学行政级别并延长大学校长任期。
2016年02期 v.34;No.159 23-27+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8K] - 吴丽;韩樾夏;
高等院校和政府之间的关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更迭时期,从以往的从属关系转向更多层面上的合作关系,进而逐步形成权利和义务并存的相互监督机制。通过以东南大学为个案进行研究,详细剖析东南大学和政府合作办学中产生的经验,从而为促进地方政府与高校合作办学的可持续发展、构建互惠互利的最佳办学模式等提供若干可行性的实例和理论思路。
2016年02期 v.34;No.159 28-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 周本卫;宣慧;
地方高校荣誉学院作为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验田,其人才培养工作呈现出一定的复杂性。大量研究表明,师生关系对大学生的学习性投入、在校收获等诸多方面都会产生影响。通过对荣誉学院学生进行深度访谈发现,地方高校荣誉学院学生在同教师交往过程中存在荣誉与压力并存、与不同类别教师交往状态不同等现象。哈贝马斯的交往行动理论为解决荣誉学院师生交往问题提供了解决路径,即:建立价值理性统领下的师生交往观、强化主体间的对话意识、有效言语是达成理解的基础、搭建师生交往的有效载体。
2016年02期 v.34;No.159 32-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 水远璇;
当前,为适应中国经济新常态下产业转型升级和国家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要求,新建本科院校面临着向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转型的问题。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以"能力为本,重在应用"为人才培养理念,其人才培养规格应当体现应用性、创新性、综合性和实践性四大特征。通识教育可以纠正新建本科院校在向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转型过程中的种种弊端。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的通识教育应从理念、制度和实施三个层面实现体系重构。
2016年02期 v.34;No.159 37-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 常维亚;邢鹏;刘迎春;郑前进;
"互联网+"时代高校相关信息系统建设研究面临以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条件和战略要求。移动互联网的能力提效和标准规范化是高校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中的重要问题,其研究有助于高校实验室更好地以科技服务于社会和人才培养。通过将ISO17025标准引入到高校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有助于提高面向社会提供鉴定、评估、测量、培训服务的质量与标准化,有利于高校实验室更多地参与国际实验室认可领域的双边、多边合作。在国内高校高标准的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中引入ISO17025标准,也具有突出的引领作用和指向意义。
2016年02期 v.34;No.159 73-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 云美厚;赵秋芳;
大学生逃课现象折射出高等院校课堂教学上的问题。通过对高校课堂教学的剖析,教师在课堂管理和课堂教学中的6种过失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大学生逃课之风,具体过失表现为:责任心不强,课堂管理不作为;教学水平不高,上课照本宣科;教学内容不当,信息量不足;教学方法老套,单调乏味;成绩评定不科学,考核不规范;教师人格魅力不足,示范作用缺失。教师具有遏制大学生逃课现象的职责和义务,需严格课堂管理,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创新教学方式。
2016年02期 v.34;No.159 78-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 时艳芳;李连梅;
青年教师作为新建本科院校的新生力量和学校长远发展的主力军,其教学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校的教学质量和育人水平。然而,受学校其本身主客观因素的制约,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在教学起始阶段、教学过程中和教学反思阶段存在诸多问题。为切实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需青年教师和学校共同努力。一方面,青年教师以自身发展为突破口,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学习、以教为乐,善于思考、做反思型教师。另一方面,学校则要以制度建设为基础搭建青年教师发展平台:注重教学、严把入口关,加强培训、提高效果,提供平台、加强指导,科学的评价与反馈。
2016年02期 v.34;No.159 84-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 罗建波;朱哲;龚琪峰;
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到高等教育强国的历史性跨越,离不开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而究其根本宗旨和最终目的,则是培养学生的国际化素质。国内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历经几十年的发展,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对培养学生的国际化素质造成了阻碍,进而影响大学和学科的建设。以中国矿业大学为例,分析理工院校学生的特点,并总结经验,提出加强学生人文知识素养、提供国际交流机会、建设校本国际化环境等适合理工院校学生国际化素质培养的策略。
2016年02期 v.34;No.159 90-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 范韶维;
在实践中注重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的有机结合,开展系统性教育,充分利用多种教育形式的优点是摆在当前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的重要课题。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的对应策略为:继续充实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师资队伍;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主渠道对于完善高校教育的重要性的认识,高度重视必修课或选修课建设,尤其注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互动性,提高课程质量。
2016年02期 v.34;No.159 94-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 李守军;马小平;邱义臻;
多因素协同反馈式教学模型是在"构思、设计、实现、运作"工程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开展的教学探索,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培育教学模式具有重要意义。以"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为例,多因素协同反馈式教学模型可以指导教学改革,具体来说,关注理论教学的目标驱动机制,实践教学的任务驱动机制,网络教学的动力驱动机制,以及教学成绩的过程评价机制。经过3年教学实践,论证了模型各因素的协同作用机制并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2016年02期 v.34;No.159 98-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 张长立;白现军;
加强案例教材建设对于促进公共管理学科发展和培养高素质的公共管理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当前的公共管理案例教材在数量上和质量上还存在诸多缺陷,需要增强其系统性、时效性、本土性和典型性。通过精选主题、广搜素材、提炼升华、反复打磨等基本流程,可以创作出高质量的公共管理案例。
2016年02期 v.34;No.159 115-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 温晓慧;黄海洋;王晓蕾;钱永坤;
微观经济学实验教学将经济学理论和具体的实际操作相结合,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有效途径。文章阐述了实验模块教学的意义,并以实验经济学为视角将微观经济学的实验内容分为基础模块、研究模块和综合模块。通过三个相对独立又有联系的模块学习和建设,夯实学生的经济学基础,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微观经济学实验更具科学性和系统性。
2016年02期 v.34;No.159 119-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 贺虎;隋旺华;曹丽文;孙如华;
为了适应国际学院学生培养模式的特点,通过分析"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课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提出参与式教学方法改革并成功进行了实施。首先,是将课程的知识体系与递进关系进行了进一步的梳理,在传统授课模式的基础上,遴选了相关内容并制定不同的参与式教学模式。然后,在教学过程,强化过程考核,突出能力与学习态度,设计了合理的过程考核评价评分方法,解决了突击应付难题,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提高了教学与学习效率,这对国际生的培养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2016年02期 v.34;No.159 123-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