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继辉;宋定坤;
热词是传播媒介的变革与媒体技术迅猛发展背景下的产物。大学生是网络热词的追捧者、传播者和创造者,网络热词对大学生道德教育存在双向的影响。正向的网络热词有助于引领大学生凝聚共识,传递主流价值观,加强文化认同,激励创新精神;负向的网络热词则消解了主流价值在网络空间的表达,凸显道德失范现象,同时对传统语言表达形成冲击。因此,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发挥网络热词在大学生网络教育中的正向功能。
2018年01期 v.36;No.172 15-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 徐梦洁;吴红梅;焦凌佳;
质性研究在科研领域受到的关注产生了对质性研究教学的需求,但是质性研究教学注重实践性的特点与质性数据分析对数据品质的要求,增加了质性研究教学的难度,影响了质性研究教学的开展。网络问答社区产生的海量文本使得质性研究教学得以另辟蹊径。教师依托"经济地理学"这一课程,立足网络文本,以扎根理论为分析方法,开展质性数据分析教学。尝试后表明,基于网络文本的质性研究教学能整合已习得的知识点,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拓展研究思路,进行有创意的研究。即便网络文本存在一些不足,但以此为基础的质性研究教学仍然具有相当程度的可行性;同时为确保教学质量,教师在质性研究教学的引导作用也不容忽视。
2018年01期 v.36;No.172 19-23+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K] - 朱蕤;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如何有效利用先进信息技术改进教学,将互联网终端转化为英语教学的有力工具,这是大学英语教育所面临的重要的课题。在探讨智慧课堂应用于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优越性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践,详细阐释了智慧课堂环境下的具体课堂设计。尽管目前智慧课堂平台的构建和应用存在诸多困难,但智慧课堂的实践有助于转变教学理念和改革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解决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难题,为提升大学英语教学效果提供新的方向和路径。
2018年01期 v.36;No.172 24-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 刘鹏靖;谷洪波;
创新是国家进步的动力,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是我们国家屹立于民族之林的基石。在当今经济竞争、人才竞争日臻激烈的国际环境下,研究生作为我国人才储备的重要来源,其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升日趋重要。但当前我国高校研究生仍然存在创新意识淡薄、创新能力缺乏的状况,通过分析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现状与问题,探讨我国目前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缺失的原因,进而提出以下改进措施:更新教学理念、鼓励跨学科培养,加强导师队伍建设,营造创新科研氛围,加强研究生的自我培养。
2018年01期 v.36;No.172 36-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 王媛;陈山漫;汪辉;
教育供给侧改革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在教育供给侧改革视角下,通过分析浙江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现实困境、研究产业结构升级背景下专业学位教育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的适切性,发现浙江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省内区域间发展失衡、专业学位教育科类结构与产业结构适切性偏低、教育质量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实现浙江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有效供给的对策建议。
2018年01期 v.36;No.172 40-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 梁晓;
研究生培养中的"学术门户"是指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伴随着导师和学生的交互关系,且通过导师对学生在学术上和人格上的影响而自然形成的师生关系和同门关系,其具有学缘性、继承性、封闭性、排他性等特征。在布迪厄的场域理论视角下,"学术门户"的产生是场域、惯习、资本、符号四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场域是一个关系性空间,为"学术门户"的产生提供了环境基础;惯习是实践的内在机制,是"学术门户"产生的心理根源;资本是实践的动力学原则,是"学术门户"产生的物质基础;符号权力把现存的关系合法化,是"学术门户"产生的制度因素。
2018年01期 v.36;No.172 44-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 马明;
以职业为导向的在职人员申请研究生学位制度于2017年发生重大变革,给培养单位带来了新的挑战。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具有"一个提高、两种生源、三层动机、四类身份"的显著特点,在新招生制度视角下,基于培养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应积极探索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研究认为,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需在培养方案、课堂学习、能力考核、导师指导、专业实践等多方面进行相应的调整。
2018年01期 v.36;No.172 50-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 杜超;祝婧媛;
通过对365名在校大学生的研究探讨大学生负性生活事件对成长主动性的影响以及精神信仰在其中的作用。结果发现:生活事件与成长主动性正相关,社会及实用主义信仰与成长主动性正相关,超自然信仰与成长主动性负相关;社会信仰、实用主义信仰在负性生活事件与成长主动性的关系中调节作用显著,在高社会信仰和高实用主义信仰的人群中,负性生活事件对成长主动性的影响作用更低;超自然信仰部分中介了生活事件对成长主动性的影响。
2018年01期 v.36;No.172 67-70+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 郦炬;邱洋海;
以微博、微信、微课等微媒体为代表的微时代对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研究产生了广泛地影响。既有的研究强调就业指导工作意识的"微转向",更关注微平台技术在就业指导工作中的使用以及围绕技术平台的管理配套研究。研究主题和内容同质性强,难以满足工作的深入推进,建议加强如下三方面研究:对微平台效果的实证研究;微时代理念与就业指导工作深度融合的措施研究;微平台与传统就业指导工作体系的深度整合研究。
2018年01期 v.36;No.172 7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 吴御生;罗三桂;
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是一个涉及政府、高校、企业和学生四个子系统的系统工程。基于协同理论视域,目前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存在政府支持力度不足、高校服务企业能力不强、企业积极性不高和学生主观能动性发挥缺失等问题。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协同效应的产生,需要政府发挥主导调控支持作用;高校提升培养与服务能力;企业全程参与协同培养和大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
2018年01期 v.36;No.172 76-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 陶宇炜;陶依洋;谢爱娟;罗士平;
混合学习是互联网时代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在梳理混合学习研究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研究探索构建基于混合学习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并提出培养路径和实施策略。该模式从"前期准备、教学组织、学习行为管理、学习评价"四个过程对高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进行准实验研究发现,学生的自我创新效能感得到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激发,从而为混合学习环境下高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提供解决方案。
2018年01期 v.36;No.172 8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 祖大庆;闫瑾;
基于理工科高校英语专业目前发展遇到的困境,以中国矿业大学外文学院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为背景,通过分析"双一流"战略背景下理工科高校英语专业发展的机遇和问题,探索理工科高校英语专业如何构建复合型、实用性和国际化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体系,以期适应"双一流"建设目标的要求提升理工科高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促进我国英语学科和英语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2018年01期 v.36;No.172 85-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 王琼;朴雪涛;
"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加快了沿线各国经济的繁荣与发展,同时对外语人才的需求也与日俱增,尤其是对小语种专业高端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然而,我国高校对小语种人才的培养出现招生数量不均衡、重语言教学而轻综合素质的培养、教师资源匮乏、实习实训基地及岗位欠缺等问题。因此,要不断加强和改进高校小语种教育,包括加强小语种教师队伍建设,增设小语种人才的实习实训基地和实习岗位,努力培养小语种人才的综合素质,打造复合型小语种拔尖人才,为"一带一路"倡议的进一步开展储备高端人才。
2018年01期 v.36;No.172 90-93+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 刘海燕;孙文远;
小班研讨课不单是教学方法的改变,教学规模的缩小,更是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中心"教学范式的转型,开好小班研讨课需要教师革新教学认知、掌握更多的研讨教学策略。小班研讨课一般包括准备、实施、反思等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对小班研讨课的成功开设都非常重要。成功的大学小班研讨课应营造尊重、宽容的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全面的参与,课程设计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将讨论主导权让渡给学生。此外,在研讨中还要尽量让学生的发言保持平衡,允许沉默,避免表面讨论和教师"独裁"现象发生,创造性进行分组以促进学生参与等。
2018年01期 v.36;No.172 94-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