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与发展

  • 高等教育机会公平的障壁与突破

    西曼;

    高等教育机会公平是基础性公平,贯穿于大学生生涯发展始终。高等教育机会公平体系由起点机会公平、过程机会公平及结果机会公平构成。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机会公平发展存在政策公平度保证无力、高考及录取公平境遇不佳、公平伦理缺失及就业机会公平失衡等问题。高等教育机会公平提升方法可以归结为:合理诉求机会公平;系统提供差异性教育机会;规范资助机会视角的政策及实践;强化大学生事务机会公平管理。

    2019年05期 v.37;No.182 5-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9K]
  • 现代化之路:高校更名的历史及现实

    谭子妍;

    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中,许多高校通过更改校名寻求发展。从历史上来看,我国高校更名经历了六个阶段,期间多受客观因素影响。当前高校更名则具有范围广、次数多、盲目等特性。校名变更对高校发展的影响具有两面性,并非所有更名都能带来"红利"。"表面"的更名反映了高校对教育现代化"内涵"的追寻,是高校改革与发展的印证。校名既承载着一所高校的厚重历史与精神诉求,也寄托着未来发展的希冀。更名与否并没有对错之分,惟有在坚守内在传统的基础上不断顺应时势,才是一所高校追寻教育现代化的正确之路。

    2019年05期 v.37;No.182 1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0K]

比较高等教育

  • 美国高校新能源类专业建设研究与启示

    张源;万志军;严红;左银辉;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新兴专业,在我国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以阿尔弗雷德大学的可再生能源工程专业为例,结合美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介绍了美国高校新能源类专业的建设情况;从专业内涵与方向、培养目标、毕业要求和课程体系等方面对比了中美高校新能源类专业建设的异同,提出了一些专业建设的思考。

    2019年05期 v.37;No.182 17-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1K]
  • 美国高校本科学生学习成果评估的有效标准及循证实践研究

    刘芝含;李晓虹;朴雪涛;高亚杰;

    美国高等教育非常重视学生学习成果评估,因而美国高校本科学生学习有效评估项目对美国12所不同层次、类别及发展方向的高校样本进行了循证实践。研究发现:高校普遍聚焦于学生学习增值,强调学习成效证据是学生学习成果评估的基础,高校通过树立切实性的评估期望,开发个性化的评估标准,建立专业化的评估队伍来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具有试点先行,逐层推进、闭环式评估、全方位成效改进的实践特点。一方面,说明学生学习成果评估正走向专业化和科学化;另一方面,说明学生学习成果评估的循证实践可为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提供重要的启示。

    2019年05期 v.37;No.182 24-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7K]
  • 世界一流大学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以哈佛大学和伦敦大学为例

    郑雅倩;

    哈佛大学和伦敦大学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具有典型性。其以促进学术研究能力与职业发展能力为基本目标,在人才培养方式上体现为:建立全方位且多轮考察的遴选机制,设置高透明度且纵横深化的课程体系,构建严要求且内容丰富的实践体系,建立重实践且科学严谨的评价体系。借鉴两者的培养模式,我国在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应做到:立足学位特征,坚持"两位一体"培养目标;严格制定遴选标准,确保生源质量;完善课程体系,深化理论与实践的融合;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提升职业发展能力;基于培养目标,建立严格的过程和结果考核评价体系。

    2019年05期 v.37;No.182 36-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6K]
  • 日本一流博士教育改革的现状及特点——以“卓越研究生院计划”为例

    宁园;

    在知识经济和全球化时代,为满足国家对高端人才的需求,扭转"博士脱离"现象,日本于2018年起开始实施"卓越研究生院计划"。该计划旨在大学同国内外大学、研究机构、国内企业合作,共同商讨培养方案,培养有引领作用的卓越博士人才。通过对卓越研究生院计划及其实施现状的研究分析,其具有资助项目精简,资助额度提升;多元主体加入,"官产学研"合作深入贯彻;评审主体多样,实行全程评价;等特点。

    2019年05期 v.37;No.182 43-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3K]

教育心理

  • “一带一路”沿线来华留学生心理适应研究——基于贵州省2所高校的调查

    马鸿霞;陈艳;

    随着"一带一路"沿线来华留学生队伍日趋庞大,跨文化适应带来的留学生心理适应问题日益突出。对贵州省一所本科与一所专科院校的282名来华留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留学生的心理适应整体处于及格偏上水平,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留学生心理适应的离散程度较大,应做好心理预防工作,谨防中、重度抑郁症的发生;国籍、来华前的出国经历及其对中国的了解程度是影响来华留学生心理适应的主要因素,建议同时做好输出前及输入后的教育工作。

    2019年05期 v.37;No.182 49-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3K]
  • 萨提亚模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重构

    马亚静;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主观幸福感的现实途径,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在教学实践中存在教学目标和形式单一、教学内容实操性不足、教师与学生的心理联结感薄弱等问题,学生的获得感仍显欠缺。萨提亚模式作为一种以体验性和正向导向为特色的心理治疗模式,在助人和教学过程中具有双重优势,运用其助人目标、理论和方法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教学进行重构,有助于打造出流动的、丰富的、延展的、希望的课堂。

    2019年05期 v.37;No.182 54-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4K]

高校管理

  • “双一流”背景下地方行业高校发展战略分析

    龚莉红;孙辉;

    "双一流"建设过程中,一些具有行业特色、在社会上具有较高美誉度、能够较好服务社会发展的地方性行业高校并没有入选,它们既有尴尬境地也面临机遇和挑战。地方行业高校具有"区域"和"学科"双重特性,两者互为依托。地方行业类高校只有致力于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和行业急需的专业和学科建设,造就一批具有交叉学科背景的学科集群,形成产学研螺旋式发展,才能实现"弯道超车"。

    2019年05期 v.37;No.182 60-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3K]
  • 马太效应影响下的地方院校发展策略探析

    赵英;朱倩楠;

    受到马太效应的影响,地方院校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教育经费投入相对不足、高层次人才队伍集聚困难、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等困境。"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地方院校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地方院校需要科学定位、特色发展,协调处理好与政府、市场的关系,立足地方发展,有效地降低马太效应产生的消极影响,促进学校整体实力的提升。

    2019年05期 v.37;No.182 65-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0K]
  • 应用型高校的基本特征及发展策略——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视阈

    张丽娜;

    应用型高校具有培养目标的复合性、办学主体的多元性、服务面向的地方性、教师队伍的多面性和培养模式的整合性等基本特征。借鉴行动者网络理论中行动者、转译、异质性和网络等核心概念,应用型高校需要动员并重视所有相关行动者,需要丰富和强化行动者及联结的异质性,需要开展复合型人才取向的转译,并最终构建起有助于应用型人才培养和应用科学研究的利益结盟式网络。

    2019年05期 v.37;No.182 7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3K]

人才培养

  • 智能采矿人才培养定位及课程体系的构建

    万志军;屠世浩;徐营;张东升;李桂臣;姚强岭;程敬义;张源;郑西贵;

    培养智能采矿人才,既是推动煤炭行业转型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采矿工程专业改造升级的有效途径。基于OBE理念,构建了智能采矿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掌握智能采矿基本理论和技术并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据此确定了毕业生能力与素质及知识结构要求;通过分析智能采矿与传统采矿的差异,得出了智能采矿课程体系内在逻辑关系;按照"智能感知—智能决策—智能控制"主线,重构了智能采矿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新课程体系对人才能力素质培养及知识结构要求实现了全覆盖。

    2019年05期 v.37;No.182 77-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9K]
  • 煤矿机械工程类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究——以太原理工大学为例

    庞新宇;廉自生;任芳;王义亮;谢嘉成;

    在"双一流"学科建设背景下,太原理工大学针对煤矿机械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了深入探索。结合行业和专业特色,充分发挥学术优势,研究远程及虚拟现实技术在实践教学活动中的应用,实现科研与教学活动的有效融合。通过高校与煤机企业深入合作,共同培养人才,建立实践基地,构建多渠道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模式。

    2019年05期 v.37;No.182 83-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5K]

研究生教育

  • 新时代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问题与对策——以徐州市高校为例

    郑萌萌;

    新时代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正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研究成果在数量、质量以及针对性上都相对不足,课程教学中存在教学方式单一、教学内容远离生活实际、师生关系局部不和谐以及考核方式不完善等问题。面对存在的问题,新时代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需要从教师选配、教学效果、考核方式、教学空间四个方面不断改革和创新。

    2019年05期 v.37;No.182 88-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5K]
  • 优秀硕士生学习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以B大学国家奖学金获得者为例

    高瑶;

    以北京某985高校为个案进行调查研究,探究国家奖学金获得者学习特点,并挖掘其背后影响因素。借助Nvivo分析软件,归纳总结出他们学习的共性与个性特征。学习共性之处包括五点:对学术的认知更加成熟;情感更加成熟;抗挫折能力加强;意志逐渐加强;行动更加有效。个性特征是指处事处人的风格不同。影响学生学习特点的因素主要有四点:学部平台、导师因素、朋辈因素、家庭因素、个人因素。为了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学术能力,提出以下建议:一是主动建构师生关系;二是积淀、模仿和创新;三是完善自我观念,勇于尝试。

    2019年05期 v.37;No.182 94-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5K]

课程教学

  • 微积分的辩证思想及其文化价值透视

    付夕联;张玉峰;

    微积分作为人类智慧的结晶,可以解读人类社会中许多思想认知,其中包括有重要教育意义的辩证思想。以数学方法论为指导,从历史及文化视角对微积分中的常量与变量、有限与无限、特殊与一般、整体与局部等对立统一关系进行了具体分析,由此揭示相关知识的内在联系,并给出方向性的教学建议。依据微积分中否定之否定、量变质变规律的具体体现,通过微积分辩证思想应用的实例分析,透视出其中的文化价值。

    2019年05期 v.37;No.182 100-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5K]
  • 基于学习能力提升的物理有效学习策略

    文军;

    学习能力是人们在学习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人们学会学习的标志。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了物理学习能力,即形成了组织学习物理的能力,获取物理知识形成物理素养的能力,运用物理知识的能力,伴随学习物理的过程而发生的观察、记忆、思维等智力技能。物理学习能力的建立是物理有效学习的前提,正确的学习策略是物理有效学习的保障,良好的学习环境是物理有效学习的条件。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把时间、空间还给学生,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的自觉的行为,从根本上实现物理学习的高效和优化。

    2019年05期 v.37;No.182 106-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8K]

教育广角

  • 能源类高校学科发展趋势研究——基于2010—2018年SCIE收录论文的分析

    任莉新;曲绍燕;

    通过统计2010—2018年SCIE收录的能源类学科论文,获得发文在所属学科、期刊分区方面的分布数据,揭示各学科的科研发展现状。运用Cite Space软件,以参与统计的3 229篇英文文献作为数据源,绘制论文的合著者、合作机构和研究领域共现可视化图谱,探讨科研合作团队及热点研究领域,为能源类高校评价学科发展、开展学科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2019年05期 v.37;No.182 113-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7K]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数据统计分析与研究前沿热点解析——基于西安科技大学2009-2018年数据

    王晓文;沈思;冯永财;

    通过对西安科技大学2009—201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金论文研究前沿热点深度剖析与挖掘,旨在增强对学校科研状况及特点的了解和把握,并为学校的科研管理与规划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一方面,基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LetPub网站及科学网对总体资助情况进行分析;另一方面,对国内部分煤炭高校、省内部分省属高校资助情况进行比较,同时利用DDA(Derwent Data Analyzer)和Citespace分析软件进行文献数据分析,以预测其发展趋势。结果显示:西安科技大学获批项目数量及SCI/SSCI论文产出逐年增加,科研水平在逐步提高;学科特征表现为以安全技术及工程、矿业工程、土木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等学科为代表的多学科交叉与融合逐步形成。研究前沿主要聚集于煤炭资源绿色开采、煤自燃、化工新材料、洁净煤技术、矿井顶板涌(突)水危险性预测、滑坡敏感性等方面。

    2019年05期 v.37;No.182 120-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6K]

  • 以教育高质量发展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中国煤炭教育协会高等教育分会2019年年会暨第二十一届校长论坛”综述

    王秀芝;

    2019年7月25~27日,中国煤炭教育协会高等教育分会2019年年会暨第二十一届校长论坛在安徽理工大学召开,来自安徽省政府、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中国煤炭教育协会、龙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及全国18所煤炭行业高校,共计60余位领导齐聚一堂,围绕"煤炭行业院校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的会议主题,以专题报告和主题演讲的形式,从高质量发展路径的认识与实践、国家当前安全形势、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三方面进行了报告和研讨。此次年会为新时代煤炭行业院校转型发展注入了新思想、新智慧,增强了各院校之间、院校与行业协会、企业之间的交流与联系,凝聚了为能源资源领域发现、储备、培养一批栋梁之材,以煤炭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支撑煤炭工业发展,保证国家能源安全和高质量发展的共识。

    2019年05期 v.37;No.182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1K]
  • 中国煤炭教育协会高等教育分会2019年年会暨第二十一届“校长论坛”在安徽淮南召开

    <正>7月26日,中国煤炭教育协会高等教育分会2019年年会暨第二十一届"校长论坛"在安徽淮南召开。来自安徽省教育厅、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中国煤炭教育协会及全国煤炭行业院校的60余位代表出席论坛。本届论坛由安徽理工大学承办,论坛主题为"煤炭行业特色院校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中国煤炭教育协会理事长李增全主持开幕式。安徽省政协副主席、教育厅厅长李和平,中国煤炭教育协会高等教育分会会长、中国矿业大学党委书记刘波,安徽理工大学党委书记郭永存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

    2019年05期 v.37;No.182 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3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