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楚红丽;汪江颖;
本研究以当代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基于心理契约的视角,探讨在高校实行综测评价制度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契约的现实状况及其与学习焦虑的关系问题。研究对北京、天津、湖北等多地大学共计457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发现被测大学生心理契约类型分为交易型、平衡型、关系型;学习焦虑量表则包括学习情绪焦虑、学习结果焦虑、社会评价焦虑;心理契约总体得分及各子维度能显著预测学习焦虑。其中,交易型心理契约最能引起社会评价焦虑,平衡型心理契约最能引发学习结果焦虑,而关系型心理契约则会降低学生的社会评价焦虑。这些研究发现提示我们:关注学生心理契约类别及其不同需求,改善大学生评价目的被单一评价制度异化的现状;引领大学生关注自身兴趣,由被动学习转向主体性学习,减轻过分关注外在评价带来的学习焦虑。
2020年01期 v.38;No.184 52-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6K] - 朱焰;林爽;
近年来大学生心理问题发生的数量与日俱增,及时、便捷、准确的心理预警是预防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重要途径。高校的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存在着人为评判的不确定性、信息收集反馈的滞后性、信息内容的欺瞒性、学生心理数据的庞杂性等局限,而大数据技术为解决这些难题提供了可能性。基于大数据技术建立的大学生心理预警系统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心理健康普查系统、心理状况动态评估系统和心理变化实时监测系统。采用元分析的方法分别检验各子系统的指标体系对心理健康的预测作用及其预测程度,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为高校及时、便捷地掌握在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提供大量且准确的数据,可以为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危机状况并进行及时干预提供有效支持。
2020年01期 v.38;No.184 60-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4K] - 罗匡;张珊明;祝海波;唐智彬;
我国政府与大学致力于理想大学建设。众多学者在理念氛围、人的培养、大学教师和理论范式等方面对理想大学进行阐述和讨论。从大学生的角度出发,围绕校园环境、大学生形象和教师形象等设计问题选项,对长株潭地区大学生进行心目中理想大学形象问卷调查,从而了解学生个体对现实大学的直观感知和对理想大学的期待追求,并寻求走向理想大学的方向:真实自然的校园氛围,知行合一的师生温暖以及保守创新的多元发展。
2020年01期 v.38;No.184 68-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0K]
- 吴素婷;孙曼丽;
社会互动作为推动高校教学发展的有利因素,近年来已成为高等教育改革关注的焦点。以研究主导型教学著称的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为增强大学的国际竞争力、改善师生的教学体验,于2019年3月启动了iLEAP项目。iLEAP项目以《高等教育学习框架》中的学习理论为基础,以《澳大利亚国立大学2019—2022年战略计划》中相关措施为指引,通过开展课程开发项目和奖学金计划,发掘课程内在价值,带动师生共同参与。在iLEAP项目的教学实践中,师生运用咖啡课程、角色扮演等互动形式了解交互式学习在课堂中的可能性和必要性。鉴于对iLEAP项目背景及内容的研究,我国高校师生在交互式学习的应用中应做到:深化教学改革,完善教学资源建设;提升专业素养,激发教学创新活力;强化合作学习,发挥个体主观能动性。
2020年01期 v.38;No.184 74-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7K] - 刘明生;
体验式教学是职业教育最基本的教学方式之一,是提高职业生涯教育质量的有效方式。高素质教师、体验式教学平台、科学的教学管理是职业生涯教育实施体验式教学的必要条件。目前,职业生涯教育体验式教学着重要解决好体验情境创设不当、体验活动流于形式、课堂教学节奏失衡、体验效果评价不全面不及时等问题。活动教学和情境教学是职业生涯教育实施体验式教学的两个主要策略。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合适的教学管理与评价制度是职业生涯教育实施体验式教学的基础性条件。
2020年01期 v.38;No.184 81-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9K] - 问鸿滨;张昊;
混合式教学是现代教育的"新常态",其内涵和应用范围不断拓展。西安交通大学军事教研室将"对话"引入"军事理论"在线教学,解决了当前混合式教学互动性差的问题。教研室通过师生与文本对话(师本对话)、师生对话、生生对话,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优化高校军事理论教学流程、教学设计,最终创造一个平等、真诚、和谐、具有互动性的、全身心投入的在线课堂对话情景,调动教师与学生的积极性,保证了在线学习与线下课堂教学质量实质等效。
2020年01期 v.38;No.184 86-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7K] - 李雯倩;张雪梅;
听力教学不仅要重视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而且更重要的是增强他们的语用能力。言语行为理论是研究言语行为发生机制和表达逻辑的语用学理论,对于语言教学,尤其是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有着方法论与实践论上的双重指导意义。通过对"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的系统划分,言语行为理论分析了言语行为的发生和作用过程,对于遵照语言内在规律开展大学英语听力教学具有重要影响,有利于优化其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从实践维度看,大学英语听力教学实现对言语行为理论的借鉴可以从提升学生对于听力语境的判断能力、强化学生基于交际环境的听力训练以及创新英语听力教学的课堂组织形式来加以实施。
2020年01期 v.38;No.184 92-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9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