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与发展

  • 行业特色高校的高质量发展:内涵、路径与研究展望

    王帮俊;李爱彬;

    质量观是直接影响高等教育行为的基本理念,对于确立高校的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基础性意义。行业特色高校与所服务的行业共同发展进步,为行业培养输送了大批人才。在对行业特色高校目前发展现状以及国内外研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提出了在新时代背景下行业特色高校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在遵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战略导向的基础上,提炼出了行业特色高校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梳理出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方向、根本任务以及应涵盖的内容,进而分析了行业特色高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路径和措施等问题,并对未来的研究提出展望。研究结论可以为加快行业特色高校"双一流"建设、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行业创新人才培养提供理论支撑。

    2020年05期 v.38;No.188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3K]
  • 职业教育中的创业意识与职业精神:内涵、关系及其融合

    党建民;谢瑶;

    近年来高职院校积极响应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要求,努力探索创业教育和职业教育融合的新兴教育模式,为国家培养兼具职业性和创新性的复合型人才。创业意识与职业精神具有共同的目标,相辅相成,其融合发展可事半功倍。目前高职院校对创业意识和职业精神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相关的师资与教材,更谈不上两者的有效融合。针对问题与现状,高职院校应转变观念并积极探讨促进创业意识与职业精神融合的路径。

    2020年05期 v.38;No.188 7-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8K]

人才培养

  • 服务学习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影响:理论框架、学科发展与受益群体

    徐碧鸿;

    服务学习作为一种教学法,在我国既受到了研究者的关注也推进了高等教育的改革实践。当前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不同学科对服务学习的接受度与关注度是有差异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医疗与护理、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工作三个学科。高等教育服务学习实施的主要利益相关者是教师、学生和社区成员,三者是通过课程教学联结在一起的。服务学习的理论框架在我国还有建立起来,其本地化的过程依然会相当漫长。

    2020年05期 v.38;No.188 12-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4K]
  • 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实践育人功能与实施策略

    潘静;

    实践育人是我国大学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重要途径。大学生志愿服务作为一种社会实践和实践育人活动,具有主动性、集体性与社会性的特点,有利于大学生塑造"公共精神"与实现"政治学习",因而在实践育人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为更好地发挥志愿服务活动的实践育人作用,需要在观念上加强组织的引导,需要加强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统筹设计与基地建设,需要加强志愿服务的过程管理与志愿服务品牌的宣传与培育。

    2020年05期 v.38;No.188 19-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0K]

高校思政

  • 新时代精准思政的逻辑、原则与路径

    秦蕾;

    高校学生全面发展的多样性差异要求我们必须提高思政工作的精准度。精准思政也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应对复杂局面、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以及全面提升育人效果的应然路径。精准思政必须坚持遵循客观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和个性化精准育人等实践原则,从全局层面构建完善的思政体制机制,以数据驱动实现对思政工作态势的精准感知,在思维、内容、行为等方面转向复杂范式,以最终实现对思政工作对象的精准发力。

    2020年05期 v.38;No.188 24-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6K]
  • 网络直播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挑战与策略

    周良发;唐冰冰;

    思想政治教育有序推进和高质量发展需要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撑。网络直播催生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环境,在教育资源、教学场所、学习思维、师生互动等方面为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巨大契机,同时也面临严峻的挑战。将网络直播嵌入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直播教学全覆盖,需凝练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直播教学内容,搭建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直播教学平台,打造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直播教学名师,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直播教学评价方式。

    2020年05期 v.38;No.188 29-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9K]
  • “三全育人”模式与博士后党支部建设

    张鸿莹;李春全;

    加强博士后党支部建设,是提高创新型青年人才基本素养的内在需求,是高校在"三全育人"模式下培养精英人才的使命担当。当前高校党建工作缺乏对博士后群体的重点关注,博士后党支部建设普遍缺乏针对性,博士后党员对于支部建设的参与性不积极。高校要精准把握博士后党员群体的特点,选优配强支部书记,创新活动方式和文化建设,以党建促科研,最终提升博士后党支部活力。

    2020年05期 v.38;No.188 36-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3K]

高校管理

  • 安全工程专业本科生“全程分阶段”导师制模式探讨

    李祥春;陆卫东;崔哲;高佳星;刘嵘;

    对安全工程专业本科生实施的培养质量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专业知识水平"等的欠缺,制约着培养质量的提高,而本科生导师制被寄予厚望。当前安全工程专业本科生导师制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两个问题:一是学生多导师少,学生获得的指导资源有限;二是导师职能定位不明确,过于偏重或缺失某些环节。"全程分阶段"导师制模式,可以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指导项目需求,确立不同的指导内容及其指导侧重点,让指导更有针对性,让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效果更佳。

    2020年05期 v.38;No.188 40-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3K]
  • 科技企业孵化载体与大学科技园融合发展路径研究

    康亚飞;马吉骁;

    科技企业孵化载体主要包括各类孵化器和众创空间,其功能特征可概括为专业创新、协同创新、整合创新。当前科技企业孵化载体与大学科技园在融合发展方面存在着载体供给缺口较大、政府的作用有待加强、孵化链条存在短板环节、盈利能力不足等困境。促进二者融合发展的路径主要有四个方面:从运营主体看,要鼓励龙头骨干企业、高校院所参与建设运营;从建设质量看,要加强地方政府顶层设计和统筹布局;从集成优势看,要以载体为基础建设宜居、宜业、宜创的众创社区;从持续发展看,要采取持股孵化手段增强盈利能力。

    2020年05期 v.38;No.188 45-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1K]
  • 新文科背景下高校文科实验室建设的现状与策略

    刘秀凤;刘莉;

    目前高校文科实验室建设普遍存在重视不足、投入不足、管理不善等问题。加强高校文科实验室建设是新文科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提高文科课程教学质量、促进学术创新、增强专业特色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转变意识、优化实验室师资配备、建立科学管理模式、加大经费投入力度等是当前推进文科实验室建设的有效策略。

    2020年05期 v.38;No.188 49-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4K]

比较教育

  • 世界一流大学新教师教学发展项目研究——以密歇根大学为例

    马培培;

    在主要以学术声誉为评价指标的背景下,如何提高一流大学的教学质量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教学质量的提升依赖于教师的教学能力,而新教师的教学发展是起点,也是关键点。密歇根大学以教学中心为核心部门促进新教师的教学发展,主要开展的项目包括入职培训、培养未来教师的会议、大量的研讨班、针对新教师的短期课程,以及高校教师资格证项目等等。针对教师学术压力较大,参加教学发展项目的时间、动力和兴趣都有限等状况,密歇根大学的措施为:多样化之中有所侧重;以服务为导向,以强制为辅助;采用全程评估。

    2020年05期 v.38;No.188 53-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3K]
  • 美国大学治理的社会参与机制及其启示

    刘旭东;李悦;李聪慧;李鹤飞;

    社会参与力量在美国的大学治理体制中普遍存在,它与政府和学校交织在一起,共同组成"政府—学校—社会"三分结构的大学治理框架。基于美国伯克利大学的典型案例,分析高校治理中的社会参与机制,通过微观和宏观多方位角度探究美国大学治理中社会参与机制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实施途径等问题。美国大学治理社会参与机制对我国的启示是:大力扶植社会参与组织的发展,加快董事会的建立与发展;政府对社会参与组织给予保障,加强制度建设;完善信息公开制度,拓宽社会参与的渠道选择;建立健全社会参与高校管理运行机制,突破社会参与路径依赖。

    2020年05期 v.38;No.188 59-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1K]
  • 美国高校学生学习成果评估:现状、困境与启示——基于美国国家学习成果评估中心的NILOA调查

    黄雨晴;李晓虹;

    美国国家学习成果评估中心为改进高校内部质量和回应外部问责,开展了三次全国性本科生学习成果评估调查活动。从学生学习成果设定的通用性、驱动因素、方法及工具、支持因素和结果使用几方面对最新调查进行了解析,发现美国高校已经建立了注重直接证据的评估文化、出台了评估政策并且拥有多样化的评估工具和方法,但同时也面临评估信息公开、评估技术开发、评估结果使用、教师参与程度等方面的困境。美国经验对我国高校学生学习评估的启示是:我国的本科教育质量评估应从"教学质量评估"向"学习质量评估"转变;明确我国本科教育阶段学生学习成果及评估标准的设定;学生学习成果评估应着力挖掘反映学生真实学习情况的直接证据;大力提升高校教师参与学生学习成果评估工作的积极性。

    2020年05期 v.38;No.188 64-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9K]

大学教学

  • “四史”教育视域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的问题及其对策

    王慎;

    作为面向全国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四史"教育的主阵地。如果以"四史"教育的标准来衡量,当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在教学中存在"前重后轻"、问题意识不突出、教学方式单调等问题。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师队伍的专业结构不够合理,部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师的共产主义信仰不够坚定。这些问题的解决既需要国家和高校从政策层面予以扶持,也需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师作出努力和付出,主动地提升自己的能力。

    2020年05期 v.38;No.188 72-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4K]
  • 网络文本舆情对股价影响的案例教学设计研究——以凯莱英股票市价分析为例

    王世文;王依婷;侯依青;

    在金融课程教学中,如何直接展示情绪、舆情、股票市价三者关系,激发学生主动研究兴趣,掌握资产市场定价规律,案例教学是一理想模式。疫情期间,一方面生物医药行业股票成为二级市场热点,另一方面凯莱英获得知名资本高瓴的战略投资,形成了网络信息"双舆情效应",股票市场价格也优于行业表现。在利用Python对股评文本进行爬取和处理的基础上,通过规范的案例教学设计,有利于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和培养学生的研究解决问题能力。

    2020年05期 v.38;No.188 77-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8K]
  • 高校在线课程:起源、现状及其完善路径

    王晓珍;刘珊;

    在线课程的早期形式是公开视频课,其发展方兴未艾,突发新冠疫情又将其推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在线课程影响和改变着高校的教育理念、教学模式、课程内容。当前我国高校在线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有:课程形式单一,教学内容缺乏创新性;在线资源不均衡且更新滞后;教学团队亟需完善,等等。完善高校在线课程的措施有:避免单纯追求点击率和轰动效应;优化课程相关内容,打造优秀的教学团队;筛选、优化媒体技术,扩展共享资源;完善教学管理,搭建混合式教学模式平台。

    2020年05期 v.38;No.188 83-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5K]
  • 国内高等外语教育翻转课堂研究:知识基础、研究热点与未来走向

    王欢月;闫冰;

    借助CiteSpace软件,以CNKI和CSSCI数据库2012至2020年间的外语翻转课堂类文献题录信息为数据来源,绘制文献共被引网络图谱、共被引聚类时间线图谱、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谱并进行关键词的突现探测,厘清该研究领域的奠基性文献,梳理知识基础的演进路径,明确研究热点并预测未来研究走向。研究发现:外语翻转课堂类论文在外语类核心期刊中的发文量偏少,而多存在电化教育类、教育学类等期刊中;外语翻转课堂类研究热点包括技术支撑与翻转课堂相结合的研究、教学实证研究、微观的语言技能应用类研究等。未来研究的可能趋向有:与产出导向法结合的研究与实践、与ESP结合的应用研究、微观层面的应用策略研究及混合式教学实践等。

    2020年05期 v.38;No.188 88-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8K]

  • 《煤炭高等教育》2020年征稿简则

    <正>《煤炭高等教育》创刊于1983年,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最初作为中国煤炭高等教育顾问团高教分团的会刊,是国内第一批高等教育类专业学术期刊之一,是至今为止煤炭高等教育系统内惟一一份公开发行的教育类专业学术刊物。目前《煤炭高等教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中国煤炭教育协会主办,是江苏省一级期刊。刊物的读者对象和服务面向为:高等院校的广大师生、教育行政管理人员、教育科研单位的研究人员、教育决策部门领导及管理人员等。刊物立足于煤炭行业、面向全国,以系统反映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为主要内容的学术性刊物。长期以来,《煤炭高等教育》崇尚学术,走精品办刊路线,科学研究在国内高教界具有较好的口碑与影响力。《煤炭高等教育》是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和超星"域出版"上网协议期刊。国际标准刊号为:ISSN1004-8154;国内统一刊号为:CN32-1365/G4。

    2020年05期 v.38;No.188 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0K]
  • 下载本期数据